百年清华

岁月回响 世纪人生

2018-12-18 | 潘秋辰 | 来源 华府网2017-11-15 |

——中国新文化先驱刘大白之女刘缘子老师百岁寿宴侧记

缘子老师100岁了,依然微笑向暖,安之若素。

上周日,我与很多人一起,第一次参加了一位百岁女士的寿宴,她笑意安和地坐在大堂中央的椅子上,接受着众多朋友和晚辈们的祝福。她的微笑带着暖暖的神韵弥漫开来,有一种福泽无声无息地传递到每个人心坎上。

众人的心声,如出一辙,感慨岁月如何在这一百年间浸润出这样的温婉儒雅。只要你望见她那沉静而微笑的眼神,你就会看到严霜酷寒融化后的沁透,这是灵魂的轮廓,是梅香傲雪的骨骼,是永远在黑发丛生里不服老的豁达与开阔。

刘缘子的父亲刘大白,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及新诗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创办人之一,复旦中文系主任,教育部次长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刘缘子泛舟昆明滇池

她,是中国新文化先驱刘大白之女——刘缘子老师,出生于1918年11月8日。按中华民族虚岁的古老传统,祝寿祝九,于是这一天,她的百岁生日便淹没在一片祝福声中,她理所当然地成为福祉的代言,人间的祥瑞。

满大厅的许多桌都是银发如霜的老人,一问,不是与她一起做义工的同道和挚交,便是多年的学生和朋友。在大华府多个华人组织里,这交情一相往便是几十年,任岁月的霜剑知趣退场,任摧人老的刀戈悄然避让。百岁已然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尊严,生活的、生命的,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生尊严。


百岁生日宴上,老寿星笑逐颜开

她见来客们吃得差不多了,便主动起身离座,准备亲自一桌桌敬茶以表谢意,女儿和身边朋友担心她会脚力不支,未承想老人家连手杖都不用,健步稳稳地一桌桌走了过来,大厅里手机拍照声此起彼伏,完全不亚于当红影视偶像走红毯。

她的女儿刘嫄精心制作了汇集母亲七彩人生的幻灯片,用幽默的解说语言,貌似轻松地串起了百年时光,而实际上这一百年所经历的苦难,又岂是我们从这种超脱的人生胸襟中能全然明了的。大家满怀兴趣随着解说穿梭于时代长廊,刘嫄博士诙谐风趣的话语,与现场宾客时时互动,“猜一猜照片上哪个小女孩是我母亲”,“再猜猜她是中学篮球队的女篮几号?”,“还请猜猜她在八十多年前全省的游泳比赛中得了第几名”,“猜中有奖喔!”。


华府作协金庆松会长(右一)、陈小青副会长(左一)、写作工坊高霞班长(后中)向刘缘子老师祝寿

随着讲述,听众了解到老人家坎坷的一生就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最佳缩影。不过历史沉淀尽管沉重,在女儿的演绎中却也不乏轻松调侃,让听众听得趣味盎然。由于家庭和战乱的原因老人家自幼年起就不断辗转搬迁,以至于就读过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名字写下来是满满的一页。刘嫄将这些学校丰富的历史背景一一道来,让听众不仅一步步追随了老人家的足迹,更对中国教育史上数所名见经传的学校增进了了解。在特定的历史年代老人全家的所有照片均被付之一炬的悲情,则让听众为缘子老师能从失散半个世纪的老友手中重获珍贵的婚纱照而庆幸。

刘缘子老师每天还主动辅导护工(右一)英语

老人家在战争年代避乱乡下时,苦中作乐,学习织布、绣花、养蚕、种菜、猎野兔为她的蹉跎青春留下了些许快乐印记。在刘老师率真的天性里,所有的时代悲苦都在晦暗中还原了大自然本来的色彩,让她100年的每个人生阶段都充满着七彩光谱的能量和光芒。

刘老师的逸闻趣事如星辰闪烁,她考大学的坚定和智慧,避开了自己学科上的数学弱势,至今还饶以为乐。因为少年时在酒乡绍兴练就了好酒量,喝一两斤黄酒面不改色,为此她在昆明时还曾将赴华协助抗日的美军军官比得败下阵来。

丁文重先生为刘缘子老师制作的生日礼物——所到国国旗袖珍版

席末,女儿和女婿向刘妈妈敬献了特地请日前访问华府的著名书法家陈炳彪先生书写的“寿比南山”条幅,又献上一尊陈年绍兴花雕,来自故乡的老酒还未开盖就散发出久蕴的江南醇香。接下来,华府作家协会、半杯清茶社、华美老年协会和家园中心的朋友们,过去二十多年里刘老师义务教学的中英文班的学生们,以及许许多多得到过刘老师帮助的人们,依次献给老人鲜花、贺卡和礼物。华府诗友社社长季肇瑾女士献上了一首贺寿诗,艺术家李强、黄其智伉俪献上自作的艺术品,最有趣的一件礼物则是丁文重先生亲手制作的刘老师足迹所至国家的所有国旗袖珍版,旗帜如林,色彩斑斓,这是人生的另一种七彩……

大家满心敬佩地聚集在老寿星身旁,与这位福寿祥瑞的百岁老人合影留念,全场的福气、喜气都盛开在“刘老师健康长寿”、“刘妈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千福万贺之中。

本文作者潘秋辰与刘缘子老师

大家以为寿宴时间久了,缘子老师身体可能会吃不消,未曾想她不拒任何一个“粉丝”的要求,一一与大家合影,偌大的餐厅洒满了亲情、友情的光辉。她从未染过的整洁发髻挽在脑后,丝毫不凌乱,些微参杂的白发似乎在诉说着她八十五岁高龄依然登临印加古国八千呎高峰的奇迹。老人家至今依然爱吃红烧肉,至今保持着读书看报并圈划错别字的习惯,至今旺盛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求知欲望,至今坚持着尽量自己照顾自己的独立精神……,当时光浅淡了记忆的色彩,老人家却在她的世界里用100年完整保留着经得起岁月见证的名媛风范,如果要解读真正的精神贵族,真正的书香名媛,她应当是最好的范本。

连着几天各界朋友举办百岁生日宴,刘缘子老师收到了好几个这样的蛋糕

我细数着缘子老师从年少一路走来的历程,哪怕在黯淡无光的历史隧洞里,她也用生命的光芒照亮蜗行摸索的道路,不仅给自己,也给他人。她当年是杭女中的全才型美女,游泳、跨栏、篮球、划船样样第一;她编辑了上百期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化译丛》杂志,后来又主编翻译了《人类的故事》(房龙著)等外文书籍;她从四十多岁开始就热心公益事业,创办街道图书馆、教英文、作翻译;她六十多岁后走出国门游遍了世界二十多个国家,还曾于风景名胜地客串英语导游。而且她超脱于物质金钱之外,在百年人生中自力更生、自食其力,把对生活要求降到最普通的水准。她至今居住在面积不大的公寓里,却生活得井然有序、书香满屋;她百岁高龄不但尽量生活自理,且每天还主动帮助护工学习英文。

是什么让她在名利面前淡如止水?是什么让她在尊严面前巍然屹立?是什么让她在喧嚣面前静者为圣?这一切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思量,人性,就是这样在她弱小的身体里恒温着,温暖着这个世界,一百年。

老寿星祝福大家都像她一样健康长寿!

筵席将散,我的手握在缘子老师瘦削而温暖的掌心,虽然我的身材比她高大许多,在她面前我却觉得仍要向她仰望,因为她瘦弱却刚直的身躯已经远不能用身高来衡量。我知道世界有多大,岁月有多长,苦难有多深,命运有多舛,她的人格魅力和内心的能量就有多厚重,她是百年晨曦里永不褪色的那一道七彩霞光。

握着老寿星的手,我默默地想:等我活到100岁,也要向她那样依然小酌几杯,无意贪醉;等我活到100岁,也要向她那样依然黑发丛生,不惧迟暮;等我活到100岁,也要向她那样依然心性本净,物我两忘……

2017年11月8日于华盛顿


相关新闻

  • 182018.12

    岁月回响 世纪人生

    她,是中国新文化先驱刘大白之女——刘缘子老师,出生于1918年11月8日。按中华民族虚岁的古老传统,祝寿祝九,于是这一天,她的百岁生日便淹没在一片祝福....

  • 062009.05

    记电子系“管九”班同学毕业50周年聚会

    经久弥深 历远弥真承欢(1959电子)正当母校欢庆98周年华诞之际,迎来了电子系“管九”班同学毕业50周年的聚会之日。

  • 052019.12

    从我做起,接续奋斗|李金英:铮铮强音,必有回响

    作为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尽管当时校内的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李金英老师和那时化72班的同学们学习热情都十分高涨。在深夜里,不少人用手电筒照明、坚....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22018.11

    李吉伟 盛万山:清华颂

    朋友:你知道清华吗? 你了解清华吗? 我会深情地告诉你, 清华是驰名中外的大学。 引人瞩目,令人向往, 一个神奇的名字, 五洲赞扬, 世....

  • 132022.04

    笔尖下的江河——《从文自传》创作与出版始末

    《从文自传》初版插图一盏灯照亮了房间之中的黑暗,沈从文伏案笔耕不辍,灯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的记忆像沅水一样涌动,绵延千里,在他的笔墨下流淌。笔尖划过方格稿纸,发出刷刷的声音,有一种迷人的节奏,笔墨与稿纸的缠绵,是他心头捂热的鲜活的故事。沈从文在创作时,时间静止了。他身处的现实世界仿佛消逝了,他借助纸与笔创造了一个世界,他就是那个创世的主人,毫不疲倦地挥洒着他的才气,酣畅淋漓的才气……然而,现实...

  • 282020.10

    只有我看得见的光——百岁诗人郑敏心灵肖像

    学人小传郑敏,1920年7月18日生于北京,祖籍福建闽侯。诗人,翻译家,西方文艺理论家。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52年于美国布朗大学获英国文学硕士学位。1955年回国,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西方组(现中国...

  • 302021.08

    张利兴、朱凤蓉:马兰花,马兰花……

    多年以后,当空中升腾的蘑菇烟云早已散尽,平沙莽莽定格为书架上的照片,张利兴挽着妻子朱凤蓉,回到了上海。17岁离开家乡,归来已是两鬓风霜。1966年10月,一列闷罐车从北京出发,载着清华大学毕业生张利兴和几百位青年,向远方驶去。终点在哪里?张利兴并不确切知道。只知道,那是天山深处,一个地图上找寻不到的地方——马兰。两年后,朱凤蓉从清华大学毕业,也来到这里。从此,他们在戈壁滩扎下根,成为新中国“两弹一星”...

  • 102011.01
  • 09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