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汪德熙:为振国威献终生

2009-02-06 |

汪德熙(1913.9.27-2006.8.8),江苏灌云人。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中国核化学化工专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

高昂激越的歌声,博得了观众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这是1995年庆祝中国核工业创建40周年文艺汇演现场。演唱者是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汪德熙院士、王方定院士、王乃彦院士等科学家组成的老专家合唱队。年逾8旬的著名核化学家汪德熙还担任朗诵。他那浑厚的男中音,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化学化工情有独钟

汪德熙从小喜爱音乐,曾学习过小提琴、钢琴和声乐。钱学森曾说:“汪德熙教授是一位钢琴家,有很高的音乐水平。”上世纪40年代初,汪德熙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时,经常参加由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组织的“合唱团”活动。他们演唱最多的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和《长江船工号子》。对音乐的喜爱使他曾一度有过专业从事音乐的想法。

其实,汪德熙最爱的还是化学化工。早在上中学时,他就对化学情有独钟。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始终是他学习和研究的主攻方向。1946年,在美国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他毅然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担任化学系教授和化学系主任。

1960年,汪德熙调入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担任副所长,负责化学线的工作,开始了核化工专家的历程。他上任后主抓的第一个工程是核燃料后处理工艺研究工号。他坚持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不怕承担责任和风险,坚决支持修改苏联专家原设计中弱放废液蒸发器出口管位置颠倒的错误,确保了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接着,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点火中子源的任务又摆在化学线面前。当时提出了三个方案。经过认真分析,汪德熙认为,王方定小组的化合物研制方案希望最大,建议重点组织攻关。在他的大力支持下,王方定小组克服重重困难,经过987次试验,终于出色地提前完成了任务。同时,在汪德熙的领导下,化学线在原子弹攻关方面承担的放化测定任务,都高质量地完成了,为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作出了重要贡献。

萃取法试验成功

汪德熙最突出的贡献是在核燃料后处理方面。当时,我国钚-239生产线采用沉淀法还是萃取法的争论非常激烈。经过认真分析思考,汪德熙毅然决定支持用萃取法,并指出这个方法的关键是防止乳化,同时,汪德熙建议调查组进一步调查。

二机部组成了由他担任组长和专家组成的萃取法调查组,深入全国各有关单位进行调查,重点了解铀水法和钚水法的乳化问题和萃取设备问题。

经过认真调查和反复分析,调查组认为,我国有能力使用萃取法。部领导采纳了调查组意见,决定主产品钚生产厂沉淀法停止兴建,改用萃取法并决定在原子能所热室中进行萃取法的热实验。

汪德熙亲自领导组织这项工作,他回忆说:“我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项工作上,自始至终给这项工作以支持和保证,经常到实验室现场亲自观察,并积极参与技术问题的讨论。”经过两个月的奋斗,萃取法试验成功了。19689月,萃取法中间工厂一次投产成功。这一改革,使钚后处理工厂节省投资36亿元,还节省了上千吨不锈钢。这项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不遗余力培养新人

上世纪80年代初,年逾古稀的汪德熙先生看到核工业战线人才匮乏、后继乏人的严峻情况,忧心如焚,他与王淦昌、戴传曾、李毅等联名给核工业部领导写信,建议创办核工业研究生部以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核工业研究生部成立后,汪德熙担任了首任主任。办学初期,条件异常艰苦,他殚精竭虑,四处奔波,从设备到教师,从体制到教材,都亲自过问落实。从1986年到1988年, 70多岁的汪德熙,亲自上台授课,并满足学生的需求,用英语讲课,受到研究生的欢迎和尊敬。如今,核工业研究生部成立20多年来,已培养了大批高级专业人才,为核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晚年的汪德熙除做好带研究生的工作外,还在冠醚的配位化学、同位素效应与核燃料循环化学方面进行研究,并瞄准一些前沿课题指导硕士生博士生进行研究,在钚分离科学技术、锕系元素化学领域培养出数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由于汪德熙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的杰出贡献,1990年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并参加了团中央组织的“奋斗者足迹报告团”巡回报告,1999年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强家华)

转自 200849《中国核工业报》第14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