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为祖国的焊接事业奉献青春

2009-02-02 |

燕(1958机械)

55年前,59位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怀着投身祖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志向,考入清华机械系。选专业时自然都想进入热门的汽车、机床等专业,对“焊接工艺及设备”这个新专业知之甚少,而且流行着一个贬义词“焊洋铁壶的”,因而自愿报焊接专业的同学较少。大部分是服从分配到焊八班来的,有些同学心里总是不大高兴。四年级开始接触专业课,比我们年长不了几岁的年轻老师们把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苏联专家那里学回来的焊接专业课程现抄现卖地传授给我们,从教材到参考书、杂志全盘“苏化”。对于许多为仰慕清华的大师、教授风采而来的幼稚的青年人来说,心中不免有些失落和不满。

随着专业学习和毕业论文的培养,大家对焊接这门学科开始了解,但对我本人来说真正切身体会到焊接在祖国工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是在毕业后的1958年秋天,第一次参加到北京市委托的重大项目“800轨梁轧钢机机架板极电渣焊的研究与生产”的现场会战之后。由于当时国家的工业基础很薄弱,不具备制造截面尺寸达半米见方的大型钢坯的设备,而且即使能依靠苏联援建的东北的重机厂提供锻、铸件毛坯,也还需要靠焊接以小拼大,才能做成大型轧钢机架毛坯。可焊接大截面毛坯的板极电渣焊方法当时在世界上才刚刚出现。以潘际銮老师为首的几十人的会战大军,在市委支持下,1958年秋末选在电力供应充分的石景山发电厂的车间安营扎寨,开始该项目的研究攻关。当时刚毕业不久的焊八班一批同学,推迟了向工作单位报到的日期,其中一部分同学留下来参加了“钢轨对焊机设计”项目,邹积铎、王之康等另一部分同学则与留校的吴志强、艾雍宜、何方殿和我一起参加了“轧钢机架电渣焊”项目的科研会战。

记得会战进入最紧张的阶段是在冬季,同学们不顾严寒天气和现场的艰苦条件,在潘际銮、俞尚知、罗志昌等老师以及冶金部建筑研究院的曾乐等焊接界前辈们的带领之下,共同度过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终于成功地焊出了合格的焊接接头,随后又高质量地完成了6台机架的试制。记得第一个经切开、研磨、粗视腐蚀的轧钢机架横截面金相试片展现在我们面前时,大家都吃了一惊:多么壮观!需要用起重机才能够移动的,面积约有450 ×450 平方毫米的巨大而清晰的电渣焊接头试样,焊缝组织致密、均匀、美观。那是我生平所见到的最巨大的焊接接头试样。当时在心头升起的那种自豪感至今记忆犹新。在会战中,老师们和前辈们所表现出来的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身先士卒、脚踏实地、不怕苦累、严谨科学的精神与作风,言传身教地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难忘的课程,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焊接事业方兴未艾,我们应该为它贡献自己的一生。

1959年春,这批焊八的年轻人才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他们继续发扬敢想敢干、不怕艰苦、勇于在实践中创新的作风,在工作中作出了成绩。其中,到上海重型机器厂工作的邹积铎同学报到后就立刻投入到上海市为建造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所提出的大截面钢梁、钢柱的电渣焊任务。他不畏艰难,脚踏实地,日夜与工人并肩战斗,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使我国第一台自行制造的万吨水压机矗立在江南造船厂。之后几年,他再接再厉又先后完成了12.5万千瓦发电机大型转子的电渣焊、核电站大型锻件电渣焊等重大科研、生产项目。他多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机械部重大贡献奖等奖项。

焊接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中许多人当年都像邹积铎那样在焊接科研与生产第一线奋力拼搏过,肩负过总工、副总、厂长等重担,也有一部分同学在大学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人才。几十年来大家勤勤恳恳地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许多贡献。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作为清华焊接专业第一班的学生,亲身经历和感受了祖国50年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欣慰于自己没有辜负清华母校与焊接专业老师们的培养与期望,以曾经为祖国的焊接事业奉献过青春而自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