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杨廷宝:中国建筑永不消逝的乐章

2009-01-13 |

1983年,在杨廷宝先生辞世不久,《新华日报》刊登了建筑学界泰斗杨廷宝事迹的长篇通讯《广厦万间栋梁千章》,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杨廷宝(19011982),19151921在清华学校读书,后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他的名字和国内100余处优秀建筑联系在一起

  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图书馆的设计有他的心血;北京天坛、国子监、雍和宫等古建筑的修葺,凝结着他的才智;中山陵音乐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中央体育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下关火车站、雨花台烈士陵园、大校场机场、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沈阳火车站、北京和平宾馆、王府井百货大楼是他的杰作;张学良少帅府的红楼、孙科的延晖馆、宋子文公馆是他匠心独运的建筑珍品……他的名字和100余处优秀建筑联系在一起。

他,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最杰出的建筑学家之一、史称“南杨(廷宝)北梁(思成)的”东南大学教授杨廷宝。他从1940年任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起,在东大工作了40多年,历任建筑系主任、南京工学院(东大前身)副院长、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名誉主席等职,先后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和1961年两次当选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

杨廷宝 (油画) 冯健亲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东大建筑研究所名誉所长齐康教授1949年考进中央大学建筑系,在杨廷宝先生身边学习、工作了30多年,杨老廉洁奉公的精神一直铭刻在他的心间。他告诉记者,杨老最厌恶请客送礼,弄虚作假,不浮夸、不张扬,总是默默地做着他应做的工作。他清楚地记得,一次从外地出差归来,他送杨老回家,到家门口时,杨老拿出客人送他的一盒绿豆糕问:“齐康,这盒绿豆糕,要不要上交?”还有一次,他俩一起到上海出差住在锦江宾馆,主人为杨老安排了一个套间。杨老不愿住,就让齐康去找领导,要求换个双人间住在一起,说这样住宿费可以节省一点。2001年,在杨廷宝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齐康院士写下了《思念》一文,抒写了他对恩师的思念和敬仰:“宗师追求的是境界,在建筑上这个境界不但是功能的、艺术的、还是技术的,但更高的境界就是建筑文化的高山……它是永恒的,永远存在我们的心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大博士生导师钟训正教授也是杨廷宝先生的弟子。钟院士回忆说,杨老在教学和工作上要求很严格,批评起学生来很严厉,同学们私下称被批评是“刮胡子”,称他为“杨老板”。那时,我们最怕被杨老板“刮胡子”。我在大一上学期时,有一次杨老给我们班布置一次素描作业,时间是4小时。同学们那时有些浮躁,以为一般作业嘛混个及格就行,所以只用了个把小时就把作业完成交上去了。杨老看后非常生气,给全班刮了胡子:“画素描最需要的是揣摩,用心来画。看看你们的作业!有几人是用心揣摩后画的?就凭这个态度,还学什么建筑?都给我转系算了!”被杨老狠狠刮了一顿胡子后,班上学风大变,期末作业同学们做得格外认真,进步比较明显。杨老看后喜上眉梢,一下把系里的童寯、刘敦桢等几位先生都请了过来,让他们一起看,一起批改我们的期末作业。

  杨老学习上对学生要求很严,但他奖掖后学的良苦用心和无私情怀让人非常感动。钟院士说,1984年,那时杨老已去世两年,学校有两个去美国做访问学者进修的名额。学校分管副校长通知钟训正,决定派他去美国,并告诉他这是杨老生前就安排好了的,而钟训正本人此前却从没有听杨老说起过这事。

  “我1978年考进东大建筑系学习时,杨老年事已高,所以没有听到过他的课。但一次讲座,杨老说的一句话让我这位刚进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一下茅塞顿开,受益匪浅。这句话就是:留心处处皆学问。”现任东大建筑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建国教授这样说。多年后,王建国担任了建筑学院领导,更是让他充分感受到了杨老建筑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特别是杨老提出的“严(要求要严)、实(学风要实)、活(思路要活)、透(理论要透)、硬(基本功要硬)”五字方针,对东大乃至全国的建筑教育影响很大。谈及杨老的建筑作品,教授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随手翻开桌上的《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选》,一幅一幅地为记者讲解它的设计精奥:你看中山陵音乐台的设计,既充分尊重中山陵主建筑,又依山就势,与地形和环境浑然一体……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在20世纪中国建筑的壮丽交响乐中,杨廷宝先生的建筑实践和他独树一帜的建筑教育思想,就是其中永不消逝的一个华美乐章。(徐勇)

来源:新华日报 2008 111

相关新闻

  • 212022.03

    得体合宜:杨廷宝先生的建筑哲思

    如果说梁思成是在历史中去理解建筑,那么杨廷宝的工作是把建筑写进历史。两条方向都是20世纪中国建筑学所急需开拓的路径,但所要历经的考验却不相同。

  • 122021.03

    杨廷宝:他的名字叫建筑师

    杨廷宝(1901—1982),字仁辉,原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近现代建筑设计开拓者之一,著名建筑学家,多次参加、主持国际交往活动,在推动建筑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建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近现代中国建筑第一人”。杨廷宝来自河南南阳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绘画艺术的熏陶。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1921年,赴美国留学,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建筑。1...

  • 102023.04

    一代建筑宗师杨廷宝

    1954年,王府井百货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当时王府井大街上最高的建筑。这座宏伟典雅的建筑,设计者是我国第一代建筑大师、建筑教育家杨廷宝。提起他,知道的人似乎并不多。在南京,杨廷宝有着更高的知名度,南京街头有近70栋建筑是他设计的。在北京,和平宾馆、百货大楼等建筑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设计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杨廷宝与梁思成、陈植、童寯等人先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志同道...

  • 272019.11

    中国建筑师董功获颁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证书

    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授证仪式11月26日在巴黎举行。作为新当选的法国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建筑师董功接受了院士证书和证章,并发表题为《回归建筑》的演讲....

  • 132017.09

    中国建筑师张轲首获阿尔瓦•阿尔托奖

    中国建筑师张轲12日荣获阿尔瓦•阿尔托奖,成为获颁这一国际建筑界重要奖项的首位中国人。

  • 102019.06

    吴良镛: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燃灯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这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的吴良镛的人生写照。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与汪菊渊....

  • 102018.01

    杨廷宝与北图新馆“五老方案”

    1987年建成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是在杨廷宝最初的设计方案基础上经过多位建筑师的优化完善后形成的最终成果。为了对当年的设计过程以及杨廷宝先生有更全面....

  • 262013.07
  • 262021.11

    世纪巨匠杨廷宝:留下百余传世之作 培养一代院士天团

    111月20日,“杨廷宝:一位建筑师和他的世纪”成就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展。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大礼堂、南京中山陵音乐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南京中央体育场……北京火车站、北京和平宾馆、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南京雨花台红领巾广场……天坛、紫光阁、北京城角楼……2参观者在杨廷宝作品前这是一份足以列入中国最美建筑名录的列表,也是一份中国人必打卡著名建筑的清单,更是一位建筑巨匠毕生的...

  • 092021.10

    三个中国建筑学学霸,在上海创业,为中华盖楼

    赵深、陈植、童寯三人决定合伙,1932年元旦创立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华盖”之名由赵深的好友、陈植家的世交叶恭绰选定,一寓意为中国建筑师在中国盖楼;二愿景为在中国顶尖,盖为“超出、胜出”之意。英文名 Allied Architects。华盖建筑事务所无论其中文名字还是英文名字,都非常贴切地预见了之后长达二十年其在中国建筑界的辉煌成就和难以撼动的领先地位,以及三位合伙人保持终身的令人感动的互相信任和诚挚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