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扎根在祖国的沃土上

2008-12-02 |

——工物系校友王群书、薛小刚访谈录

王群书: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所长。46岁。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在工程物理系攻读论文博士。曾获求是杰出青年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我是从河北农村来的,1973年高中毕业回农村,当过中学教师,1977年考上了清华大学工物系。1982年毕业前,西北核技术研究所(21)的陆祖荫教授转业到学校,我从他那里了解到21所的技术力量很强,专业对口,想干一番事业,所以毕业后就到21所来了。1983年我就参加了试验工作,这项工作对人要求十分严格,要踏实、可靠。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下雨,饮用水里的羊粪蛋、小青蛙都泛出来了,冬天吃的菜只有土豆、白菜、辣椒。那时也锻炼出来了,也不觉得什么。1987年所址搬到了西安。在所里对我影响大的是两个人:一是黄豹所长(59电机,中科院院士、我校双聘教授),一是吕敏(中科院院士、我校双聘教授)。我是他们的研究生,他们的言传身教,表率作用,使我终身受益。

1989年,所里也开始办公司,当时有人拉我去开发经商。但吕敏不同意,室主任范如玉(66工物,前任所长)也不同意。我就坚持下来了,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了上来。1992年当二室副主任,1996年当室主任。1997年组织安排赴美国进修一年。有的人出国逾期不归。但我从没想过要留在国外,总感觉受歧视,不是自己长久待的地方,都是给别人干的。那里提出要我延留一年,我没有同意。19984月如期回国。回所后担任副总工程师。1999年任总工程师、副所长,20029月任所长。

我在学校时原来是很沉闷的,不大吭声。同班的邓景康同学(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党委书记、教授)对我影响很大,他在校学生会工作,带着我参加一些社会工作,我的社会活动能力从这里得到锻炼。工作实践要求人的综合素质要高,包括动手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现在有的人考试很好,但能力不行。这涉及到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式。

(钱锡康 整理)

薛小刚:1989年毕业于工物系,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副所长,博士,研究员。

1989年来堆工所,当时条件不好,心情不愉快,周末经常回清华找同学玩,半年后逐渐稳定下来。我的导师清华校友阮可强(50—51),对学生要求严格,对自己的思想和事业影响都很大。硕士毕业后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当时是401所最困难的时期,经费少。但自己感觉这段时期学问上进步最大,有两篇研究论文在美国《核科学工程》发表。1995年博士毕业,这时401所形势开始好转,争取到一些研究项目,经费有了保障。当时,广东岭奥核电厂来要人,自己也有意去。征求阮老师的意见,他跟我谈了一下午,分析我的特长、优势,认为到岭奥公司工资收入虽然高,但在学术上难有大的提高,因此最后没有去。1995年后,所里形势变化很大,国家对核工业发展支持力度加大,所里的研究任务非常饱满,我们都承担了很多重要的项目,事业在发展。同时,工资待遇逐年提高。根据国家的计划,所里正在进行结构、能力的调整,调整后待遇还将有大幅度的提高。现在,虽然工资待遇比不上北京市其他单位尤其是公司,但正像我们院长说的以事业留人,我们现在工作非常安心。

(解红岩 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