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固体力学专家杨卫

2008-10-23 |

杨卫,1954年生于北京。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底获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特聘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9月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

1987年至1988年受聘为英国皇家学会邀请学者;1988年和1990年分别在法国Grenoble大学和美国Brown大学担任短期客座教授;1993、1995年两度在美国加州大学担任短期客座研究员;1996年10至1997年2年在台湾大学担任特案研究员;1998年1至4月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客座研究员;2000年9月至2001年4月担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国际交流讲座教授;2002年7月至9月担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客座教授。现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担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力学学报和Acta Mechanica Sinica主编。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数理学部咨询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委员,数学力学组副组长。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全委会委员,兼任微纳米力学工作委员会主席。2005年起任亚太断裂学会主席。
 研究方向包括:宏微观破坏力学、结构完整性评价、材料的增强与增韧、微小型航天器研制。从事断裂力学、细观与纳米力学、力电耦合失效等领域的研究。在断裂力学研究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超越下瑞利波,激发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纳米力学与细观塑性理论中颇有建树。发展了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之间的跨层次算法,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并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提出准解理断裂理论,解释了裂纹钝化后再出现解理的现象。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和畴变电致疲劳模型,可以计算电场循环的裂纹扩展量,提出电致质流失稳模型。
获得科研奖励包括: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一获奖人);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第一获奖人),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两项。学术专著《宏微观断裂力学》1996年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图书奖。出版中英文学术著作10种,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收入论文90篇,学术著作被SCI引用968次,其中他引790次。
 1988年获得北京市五四奖章和中国青年科技奖;1992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奖章,被评选为北京市十佳教师之一;1994年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同年获得“国家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首批进入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等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2001年起被聘任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得全国五一奖章。2004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清华人》2005年第二期

相关新闻

  • 112024.10

    杨卫:从读者到作者,科学出版促进学术传承

    1979年,杨卫在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他的授课老师杜庆华教授向学生们推荐了《连续介质力学导论》。这本书由知名力学家、美籍华人冯元桢所著,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

  • 052008.12

    无悔的选择

    邢永明(1986硕,2000力学博)我从小生长在内蒙古武川县,1976年高中毕业后在本地插队,1977年考入内蒙古工学院机械系?在机械系读了一年半后,由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向往和钟爱,就转到本校师资班力学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后留校当教师? 刑永明学长在工作室工大培养我成长内蒙古工学院非常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多年来,尤其是在几位清华学长的主持领导下形成了很好的风气,各届领导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都很投入,倾注了大量心血?我很幸运地成为...

  • 162022.12

    黄克智:清华园里的“三严”大先生

    他是清华园乃至力学界闻名遐迩的严谨先生。因为严谨,他博学多才;因为严谨,他硕果累累。他的严谨不仅成就了一生的业绩,也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清华大学,影响了力学界,影响了一代人。他是黄克智。2022年12月6日,黄克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5岁。黄克智黄克智(1927—2022),固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教授。1927年7月21...

  • 152017.11

    杨卫院士获力学Warner Koiter奖

    Warner Koiter奖设立于1996年,用以表彰固体力学领域中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且在国际力学界有引领作用和广泛影响的科学家。往届该奖....

  • 282005.04
  • 282013.01
  • 022021.04

    杨卫院士:评判学术不端,责任和能力要分清

    近年来,在科研领域,撤稿、数据图片误用、诚信失范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不乏著名高校和教授。这不禁让人疑惑,我国的科研诚信问题越来越多了吗?此外,出现学术不端,除作者外,是否也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的失职?如何保证科研诚信、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杨卫。

  • 062020.07

    杨卫院士:勾勒人类基础研究的天际线

    力是什么?在许多场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力学家杨卫都喜欢引用《墨经·经上》中的名句来阐释:“力,形之所以奋也。”意思是说,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 272016.04

    飞行力学专家陈士橹院士逝世 享年96岁

    我国航天事业和航天教育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著名飞行力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航天学院名誉院长陈士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

  • 302021.11

    郑哲敏:力学家的报国之“力”

    郑哲敏(1924.10.2—2021.8.25),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