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携笔从戎的军中新秀--走近当代军人朱胜

2007-11-07 |

(朱胜,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

时间:199910月的一天。

地点:波兰华沙理工大学制造工程学院学术会议厅。

二十几位教授及四十几位专家在聆听一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朱胜做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场上鸦雀无声。朱胜以其流利的英语在宣读自己的论文:功能梯度材料过渡层对氮化铝陶瓷与金属连接的影响。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规定,论文首先需在学院学术委员会60位委员的全体会议上答辩,然后,成立一个由一半外校教授参加的答辩考试委员会,进行三个答辩式考试,最后才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要求非常严格。朱胜于19981116以少有的满票通过博士研究水平评审,又以全优的成绩完成三个答辩式考试,最终以华沙理工大学制造工程学院有史以来的最高成绩59.3(满分是60)通过了论文答辩。博士学位论文主审之一、波兰最权威的表面工程专家、波兰科学院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布拉克夫斯基教授拍着朱胜的肩膀向他表示祝贺,并在评审意见上幽默地写道:“唯一的遗憾是评审者很难找出缺陷,我居然没有挑出一处错误。”论文的另一位主审、学院副院长卡恰多夫斯基教授在论文的评审意见中写道:“这是我有生以来读到的最好的博士论文。”为此,学院院长诺威茨基教授破例致函时任中国驻波兰大使陈隶表示祝贺。1123,学院学术委员会全体大会正式通过,授予朱胜Ph.D博士学位。

博士答辩评审结束,教授们陆续散去,朱胜激动地拉着特地赶来作为旁听的妻子崔然的手,注视着崔然深情地说:我应该感谢你对我的支持。正沉浸在幸福之中的崔然双目闪动着潆潆泪光。此时,她想得更多的是:朱胜在这三年里付出的艰辛。记得开始时他们的住所离实验室比较远,朱胜每天单程要换两次车才能到达。即使这样,无论冬夏,朱胜也总是第一个到达实验室的人。三年里,别人放假休息的时间,朱胜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自从崔然来到华沙后,为了让朱胜吃上可口的饭菜,她常常在家做好饭,中午再给朱胜送去,晚饭后还要陪伴着朱胜在实验室里一直工作到深夜,久而久之还能帮助朱胜打打下手。朱胜学习的那几年里,实验室的看门人竟把朱胜当成了学院里的教师,而错把一位真正的学院的教授拒之门外。这件事,在实验室里引起好一阵笑谈……在今天这特殊的日子里,那些已经深深地留在了崔然脑海里的件件往事,突然间都涌现在眼前。今天当崔然看到朱胜顺利通过答辩,既感到欣慰,更感到自豪。

此时此刻,朱胜则想起了他到华沙的第二天与导师霍辛斯基见面的情景。记得那次刚一见面,导师就交给他20多篇文献,当天晚上,导师就出国访问去了。朱胜随即开始查阅文献,了解实验室的设备。导师给了他两个课题方向:一是当前陶瓷异种材料连接领域中的难点----AlN陶瓷与金属的连接;另一个是世界材料科学界的前沿课题----功能梯度材料。朱胜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查阅了大量文献,同时熟悉了系里的主要设备,他认为自己有把握将这两个难、新技术结合在一起,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那是19972月的一个周末,他向导师汇报了自己的设想。导师听过之后,惊喜异常,居然利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和他进行讨论,并最终将他的课题定为:氮化铝陶瓷与金属的功能梯度结合。最后,导师语重心长地对朱胜说:“这是一条目前还没有人走过的路,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我相信你的智慧和勤奋会使你成功。”导师的话,给了朱胜极大的信心。晚上八点多,朱胜告别导师。当他踏着月光返回住所时,心情格外兴奋和轻松。那一天正是中国的春节;三年中,留给朱胜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实验研究期间真空泵出了故障,他硬是自己一个人咬着牙将几十公斤重的设备搬上搬下地进行修理,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最后终于修好了;更令朱胜难忘的是,在自己被批准公派出国留学之时,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殷切希望他早日学成回国;还有,自己在波兰留学三年,装甲兵工程学院的徐滨士院士和马世宁教授都曾经专程来看望他,他们期盼着他尽快学成回国,为学院建设贡献力量……那一幕一幕情景,如今历历在目……

在波兰读博士一般要4年,可以延长到8年,但朱胜仅用了3年。这是奋力拼搏的三年,是用辛勤的汗水铺就的三年!

如何使自己的研究将来能应用于中国,朱胜早已经做了准备。为了适应国内的设备条件,检验其工艺在中国的可行性,三年中,他曾多次利用休假的机会,有意将部分工艺实验拿回国内实验室完成。

朱胜在波兰的三年,还担任着全波中国留学生联谊会的主席。他积极配合中国驻波兰使馆教育处的老师组织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等多次留学生的活动。留学期间,朱胜的家,成了留学生之家。曾经在驻波兰使馆教育处工作过的卢枫老师,虽然时过多年,她还记得她刚刚到任时召开的在波兰的留学人员座谈会上,朱胜充满激情地表示学成一定尽早回国和朱胜帮助教育处与所在学校加强联系的一件件往事。

朱胜认为,在国外留学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的同时,也应该传播中华文明。在他学习之余,专门做了一次题为:“中国古代的材料科学技术”讲座,引起了波兰友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浓厚兴趣,波兰《材料科学》杂志主编在听过他的报告后,也深深地被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所吸引,特邀朱胜把讲稿整理成论文形式在其杂志上发表。

朱胜在拿到博士学位证书一周后,回到了北京,回到了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当谈起这些往事时,朱胜谈得最多的是徐滨士院士对他的谆谆教诲:“德为先,信为重”和他在波兰的导师霍辛斯基院士多次对他讲的:“To be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o do(要做事,先做人)。”两位恩师的为人和做人的信条以及献身科学的坚定信念永远是朱胜的榜样。在朱胜博士论文的扉页上,他庄重地写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朱胜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华沙理工大学,朱胜作为课题组的核心研究人员,参加了由波兰科学院院士沃辛斯基主持进行的波兰国家科学委员会(KBN)项目“AlN陶瓷与金属的功能梯度连接”的全部研究工作,成功地采用射频溅射等技术对AlN进行表面沉积AlTi膜改善其湿润性,采用复合等离子技术获得FGM过度层改善AlN与金属的接头应力分布,并攻克了低温真空钎焊、活性钎焊、扩散焊等多项工艺难关,系统分析了AlN与金属接头界面的微观结构、反应机理和应力分布规律,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AlN与金属的结合模型,接头强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宣读论文。研究成果成功地应用于波兰的伏洛斯瓦夫电站、都灵菲亚特工厂、格旦斯克激光器厂。另外,朱胜在低温钎焊、一般钎焊等方面也都有突破,在其国际行业领域内,已经具有一定影响。

回国后,朱胜担负装甲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工作。

在采访中,朱胜谈到,现代高科技战争,需要高技术装备,更需要基础性的预先研究作为基础。目前地方院校所进行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主要集中于装备的成型前装备加工制造中的静态材料问题,培养的人难以胜任其装备在复杂多变条件下技术保障的要求,而装甲兵工程学院是以装备服役阶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基础,以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装备再制造工程为支撑,为保持和恢复装备良好状态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装备投入使用后的保养、寿命预测、维修和再制造等相关问题,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实用性等特点,需要把装备与材料、性能、工艺和服役等作为整体进行系统研究,从事装备服役阶段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人才需综合兼备机械与材料学科的核心知识,地方院校无相应专业,其他军事院校也没有专门研究装备维修材料的专业。因此,需要加强军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的建设。

因此,朱胜回国后,首先抓的是学科建设。在徐院士指导下,由他主持,制订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规划,成功地组织申报了国家级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军用材料工程学科建设项目、材料加工工博士学位授予点和材料学硕士、材料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使该学科的学位授予点由一个扩大到四个,并申请到学科建设经费近3000万元,是原来的近10倍。另外,2000年,“AlN陶瓷与金属连接性研究”项目,根据我国的国防建设需要,获得了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重点项目资助48万。目前朱胜正在组织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110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博士后流动站的申报工作。由朱胜具体组织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获批准,研究经费150万元,标志着该学科的基础研究水平跨入了国内先进行列。           

令朱胜引以自豪的是:目前新的教学实验大楼包括正在验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基本竣工,并即将全部投入使用。实验室装备的仪器设备,从过去的价值数百万,已经增加到现在的价值数千万。目前世界上本领域内比较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在这里基本都有了。

朱胜认为,在军队院校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是,也正因为如此,科研经费相对比较充足,加之学院特别重视在国内和国际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现有5个国家级的协会和秘书处设在该院;聘请了国内26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33名专教授担任兼职或客座教授;还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日本大坂大学、华沙工业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联系并联合培博士研究生;回国三年来,派出访问学者、专家讲学、考察、进修等30多批400多人次,接待美国、俄罗斯、瑞典、波兰等71个国家和军队代表团150多批1300余人次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这一切也为朱胜回国后开展科研工作,保持与国际上的联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几年来,朱胜除了带博士、硕士研究生之外,个人在科研中也不断创造佳绩。荣获波兰国家科技委员会“Nowy Technologye”奖和2002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第一申请人申报发明专利两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13篇;十余次在国际学术年会上做报告……

从父母是军人到自己成为军人,从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到从军入伍,在常人看来毕竟有着诸多的不同。朱胜并不以为然。说起从军的感觉,朱胜认为,除了形式上一身戎装外,内心深处更多的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感觉变化比较大的是当时自己专业方向的调整,那时,他在大学里学的是焊接专业,而读硕士研究生时的导师徐滨士院士是我国表面工程学科倡导者,于是,他的专业方向就定在了等离子喷涂表面涂覆。在徐院士精心指导下,朱胜于19896月获得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历任工艺室助教、讲师。

大概是自幼生长在军人家庭的缘故,朱胜耳濡目染,天生对军人怀有一种崇敬。“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个军人”今天的朱胜这样回忆着。

朱胜少年时期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他属于挂着钥匙自己管自己的孩子。“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和妹妹是家里的‘户主’。”在学校里,每次考试过后全年级都要排名次,只要不是第一名,父母都不高兴。今天,在朱胜对儿时的回忆中,父母的严格要求,让他永生难忘。

正是父母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军人自律的品质,从小在朱胜的身上就表现得最为突出。挂着钥匙长大的他,在班上是好学生、少先队大队长。他在军队大院里上完了小学、初中,初中毕业后考取了清华附中,高中毕业时又顺利地考上了清华大学焊接专业。

清华大学五年的学习,对朱胜的影响之大,至今难以抗拒。正是从那时起,他懂得了什么叫拼搏进取,也更深刻地体味了互助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真正含义。这一切,让朱胜受益匪浅。大学毕业时,他考取了前身曾经是著名的“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教授的研究生。这是朱胜携笔从戎的开始。

在如今已经是上校的朱胜面前,听他娓娓道来,你几乎感觉不出军人身上惯有的那种令人敬畏的威严,倒是他的睿智、儒雅和一种无处不在的亲和力会深深地感染着你。朱胜笑起来很爽朗, 毫无遮拦,周围人一下子就能被感染。 勤务兵小王说,跟老师在一起,不仅没有拘束的感觉,反而感受到他处处的关心。每次跟老师出去办事,无论到什么地方,他都不会忘记安排好司机吃饭、休息。他待他们像自己的兄弟。

朱胜的研究生小姚讲了这样两件事:现在,朱胜父母身边只有他一个子女,母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是繁重的日常管理和科研工作,使得他很少有时间去照顾他们,20024月,朱胜的父亲不幸因病住进医院,当时正逢973项目申报协调会在兰州召开,需要朱胜参加,面对被病痛折磨得已经不成样子的父亲,朱胜有些犹豫,但是身为老军人的父亲却对他说,去开会吧,工作第一,这边有你母亲照顾,不用为我担心。423,当朱胜从兰州回来时,父亲已经被检查出患了癌症。知道消息时,朱胜正在主持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成立会议,他一边听着母亲在电话中哽咽的声音,一边与10多名院士委员交流。427,他父亲第二次手术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做到下午3点,那天晚上朱胜一直陪着父亲,但是第二天一早,他母亲就来接替他,因为她知道朱胜上午还要去21世纪饭店的汽车再制造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小姚还告诉记者,200112月朱胜患了感冒,但太忙就未放在心上,后来引发急性大叶性肺炎,医生当即让他住院并严禁活动,但是当时西安有一个全军组织的科研项目评审会,需要朱胜和另外一个同志参加。接到通知,朱胜虽然身体有病,但还是决定赴西安参加会议,他带着药上了飞机。下了飞机先到医院输液,接着坚持参加完了全部会议议程。这一件件的事情,让朱胜的学生们感受到朱胜全身心投入科研教学的忘我精神,他们对朱胜,充满崇敬的感情。

曾经,就在朱胜刚刚获得博士学位时,加拿大和美国的两家大学和公司邀请他去工作,朱胜回国的决心已定,婉言谢绝了对方。

如今,面对社会上的经济大潮,不断有伸向他的诱惑,特别是他的许多同学,有的已经是百万富翁,拥有上百万资产;有的在国外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朱胜又是如何想的呢?

身着戎装的朱胜坦言:“作为国家和部队培养的当代军人,也许我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是有亲人的理解和关心,有领导的支持和栽培,有自己的追求和事业,我关心的不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祖国的繁荣和富强。作为曾经在海外生活数年的我,深深懂得只有国防的强大,才有中国人在世界上的自尊,才有华人在世界上的地位。”

这,就是朱胜----一位留学归来的当代军人发自肺腑之言。

原载《神州学人》2003-06-18 /白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