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骆名灯:高手并不是无所不能

2007-11-07 |

本刊记者 王

由惠州市委、市政府首次设立的奖励人才、激励创业的最高奖项——突出贡献人才奖于日前揭晓,在总共10名的获奖者中,84级精仪系校友骆名灯摘取科教之星的桂冠。

骆名灯现为华阳多媒体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作为惠州市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科技尖子,他拥有5项个人专利,其DVD机芯及伺服的核心技术打破国外企业对该项技术的垄断,填补了国内开发的空白。开发和主持开发的机芯产品有三大系列10多个品种,2002年至2005年在华阳通用累计生产数量312万台,创产值2.2702亿元,利税1130万元。他还是1996年共青团广东省委“共青团科技标兵”,1997年广东省劳动模范。

从车间技术员做起

199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骆名灯踌躇满志,希望能在研发岗位上大显身手。但实际工作岗位却与他最初的“自我设计”有所出入,因为他被分到车间当技术员。“一开始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几乎是打杂,如研究一些样机、分析并修理不良品、整理文件、画画图等,时间一长,感觉自己似乎成了一个被人遗忘的‘边缘人’。”骆名灯对初出道的往事记忆犹新。但他并没有因不受重用而消沉,相反他还利用这段时间,将车间里所有录音机的机芯都解剖了一次,并绘制了各个机芯的结构原理图,对各个机种的结构特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天,厂长对骆名灯说:“你是研究生毕业,既然是好钢,就该用在刀刃上。”骆名灯领到了一个机芯技术员的差事。他接手时,该机芯的不良率在10%左右。骆名灯着手对生产线的不良项目进行分析,找出5项主要原因,发现了一些设计方面的问题,一些结果得到了日本设计人员的确认,并进行了修改,使生产线的直通率提高到95%。“我负责的这条生产线被评为优秀生产线,获得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奖励。”骆名灯笑着说。

高手并不是无所不能

一直以自己的生产制造水平而自豪的信华公司,在1994年遭遇了一次严重的挑战:厂方从日本引入了一个新机芯,它是供给美国通用等国外汽车厂商使用的,第一次生产时的不良率竟达60%,而通用的要求是100万台中不良数不能超过25台。通用方面派人来生产现场监察,提出的问题超过百项,监察的结果是不合格。

作为这个新机芯技术方面的负责人,骆名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只有与高手打交道,才能更多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学到改进的方法。他带领技术人员进行攻关。那段时间加班成了家常便饭。经过共同努力,新机型的质量终于踏上了百万级的台阶。”

“通用给信华发来了优秀供应商的奖牌,现在这个奖牌还在信华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里。”骆名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所谓的高手并不是无所不能,而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我们就是在与他们同台竞技中提高自己。”

打破技术封锁和垄断

上世纪末,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直生产磁带机芯的华阳也面临从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的产业升级,要开发一种新产品以提升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我们已错过了VCD机的时代,DVD机时代刚刚来临,我们一定要揪住不放。”公司作出了这样的重大发展战略调整,并把DVD机芯开发的任务交给了骆名灯。当时日本公司的DVD机芯都不外卖,国内的DVD整机厂只好用DVD-ROM来制作DVD整机,成本很高,但质量却不稳定。为此,他和同事专门跑了一趟广州海印电器城,目之所及几乎都是日本产品,且价格十分昂贵。他们花了2万多元买回4DVD整机。他说:“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DVD机芯搞出来,以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和垄断。”

买回来的4DVD机派上了大用场,骆名灯和他带领的团队对DVD的机芯进行大解剖,小到一颗螺丝和一条线路都不放过,拆了又装,装了又拆,直至完全弄清机芯的原理和结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夜以继日地攻关,第一款机芯生产出来了。为适应市场需求,骆名灯带领团队又马不停蹄地开发出另一款DVD机机芯。初战告捷后,2000年,骆名灯又把目光瞄准了车载DVD机芯的研发,这在国内是较早的。经过3个多月大量的试验和理论分析,骆名灯取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确定了机械抗震的参数和伺服参数,研发出来的机芯其抗震性能比日本的同类机芯还要出色,成为车载DVD机芯的一个卖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