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纪念吴有训先生诞辰120周年:他曾长期站在中国大学教育最前线(上)

2017-12-06 | 温才妃 整理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17-11-28 |

中国科学院前副院长吴有训(1897—1977)是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国近代物理科研工作开创者,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他在国内学术生涯的近一半时间都在进行大学教育和大学科研实践,对我国大学教育与科研作出了开创与奠基性意义的学术成就与贡献。然而,由于他不宣扬的个性和种种历史原因,其上述学术成就与贡献不为国人所知!谨以此文来纪念吴有训先生诞辰120周年。

“吴有训大学教育思想”诞生

1928年,吴有训应时任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叶企孙的邀请,带着成熟的学术思想和明确的学术目标“加盟”清华。他结合当时清华大学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老清华物理系提出了以“学术独立”为宗旨的大学教育思想。

他详细地阐述了实现学术独立的学术途径和方法——通过一个个学科的独立来实现大学和国家的学术独立。此后,吴有训、叶企孙以“学术独立”为宗旨的大学教育思想,作为老清华理学院的教育总纲。

在叶企孙支持合作下,逐渐形成的“吴有训大学教育思想”,体现于老清华物理系的教育工作:

吴有训改变了传统教育旧体系,为实现教育与科研并举,科研能力被视为教师聘任重要条件之一;他开创了中国的近代物理科研工作,并作出国际公认的高水平科研成就,创建了中国最早的近代物理科研体系;实现了高质量教育,培养出了既有扎实基础知识,又具备科学实验能力的本科大学生;教师们也相继作出高水平科研成就,使得老清华物理系在国内最早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能力这一重要的发展条件,组成了“名师”队伍;最终在物理系建成“以高水平科研支撑的高质量大学教育体系”,实际地形成了“吴有训大学教育思想”。

老清华物理系因此获得了“跨越式”发展,人才辈出:为中国培养出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863”计划倡导者在内的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群体。

“吴有训大学教育思想”的实际形成,又使老清华教育全面地进入“以高水平科研支撑的高质量大学教育体系”,也填补了当年老清华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学术“短板”,造就了当年国内顶尖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理学院。从此清华大学成为了“名实相副”的、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

倡导“重学术、做实事、轻名利”

1930年,叶企孙出国休假一年,校方聘吴有训为代理系主任。就从这一年开始,吴有训在国际主流学术刊物上陆续发表一系列科研学术论文,在国内外都有很大影响。他同时针对叶企孙托付的物理系教学、治学,结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方针,使之完善和更行之有效。

叶企孙回国后感受到物理系的教学与科研都有了新进展,十分欣慰。为此,他公开表示“我做理学院长,决不干涉物理系,由吴有训决定”,并希望他同时接过物理系主任职务。但吴有训只接受了叶企孙要他继续主持物理系工作的安排,却坚定地谢绝了物理系主任职务。所以吴有训实际上从1930年起就主持清华物理系。

叶、吴的“互让”,也成为了老清华理学院的一则“美谈”。于是就出现了叶、吴亲密合作,共同倡导、努力实践“重学术、做实事、轻名利”的大学教育学术精神。

这一学术精神的“根基”是吴有训、叶企孙学术实践行为的核心指向,具体而言就是:真诚地、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搞好大学教育(包括科研)工作,实现高质量教育。

这一学术精神“根基”在学术上体现为:按学术的内在规律,一丝不苟、淡定、坚决、真诚、全心全意、努力进行实践。

这一学术精神“根基”的社会表现是:真诚地视学术(含大学教育)工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全力以赴、不计得失、想方设法地去做好、完成、实现它。

这也是后来“清华学术精神”的奠基。

开创中国近代物理科研工作

吴有训1929年至1932年期间,对有关X线散射系列课题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共发表11篇论文。内有8篇论文先后发表于国际主流学术刊物,其中首篇论文1930年发表于《自然》杂志,这也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做的近代物理科研成果发表于国际主流学术刊物的第一篇论文。

吴有训在国内最早“提倡大学教授做实验研究工作,并身体力行,开全国大学风气之先”,通过他的倡导、示范和带动,开创了国内物理学界动手做近代物理实验研究的风气。

吴有训、叶企孙推行“教学与科研并重,教师不脱离科学前沿”,并将其作为物理系聘请教师条件之一,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教育与科研并举。正如严济慈先生当年对吴有训的学术贡献评价:“实开我国物理学研究之先河。”


相关新闻

  • 062017.12

    纪念吴有训先生诞辰120周年:他曾长期站在中国大学教育最前线(下)

    在抗日战争期间和国共内战的烽火岁月中,吴有训先后在西南联合大学、中央大学任教,他全力以赴、无怨无悔地坚持着“科学报国”的实践,并且总是站在“大学教育的....

  • 042022.07

    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隆重举行

    2022年6月27日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技大学教授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上午8点30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午的赵忠尧先生纪念大会在播放专题纪念片中隆重召开,会议由物理学院执行院长陈宇翱教授主持。首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致辞,他在致辞中回顾了赵忠尧先生伟大的人生历程和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和...

  • 272018.11

    清华大学召开“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

    2018年11月22日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教育家,伟大的爱国知识分子和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

  • 112017.01

    南开大学举办系列活动纪念杨石先诞辰120周年

    1月7日,在伟大的爱国者、科学家、教育家、南开大学原校长杨石先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南开大学举办系列纪念活动,追忆杨石先先生不平凡的一生,缅怀他的光....

  • 032021.11

    社会学系举办“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

    10月30日,由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办的“吴景超与中国社会学——纪念吴景超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熊知行楼举行,会议分为清华大学和歙县两个会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县委副书记兼统战部长刘文,广东协同创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景超先生之孙吴正喆,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教授,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张玲霞,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周飞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 012022.07

    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 | 李政道深情致辞

    为了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传承科技报国、立德树人的老一辈科学家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22年6月27日成功举办了纪念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李政道在纪念大会上的发言(其子李中清教授代读)

  • 292018.11

    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10月20日至21日,纪念徐中舒先生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国内外近200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缅怀徐中舒的道德风范,研讨其名山事业,学....

  • 212018.11

    教育出版界隆重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朱自清教育文存》首发式于20日在京举行。

  • 212022.02

    “星耀中华 风范千秋”——纪念张钰哲先生诞辰120周年活动在宁举行

    2月16日是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重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张钰哲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南京举办“星耀中华 风范千秋”弘扬科学家精神暨纪念张钰哲先生诞辰120周年活动。张钰哲(1902—1986)1902年2月16日出生于福建闽侯。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1923年赴美国学习,两年后转入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在该校叶凯士天文台工作期间观测到了第1125号小行星,...

  • 252019.11

    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在清华大学开幕

    11月23日上午,“诗人 学者 斗士——纪念闻一多先生诞辰120周年展览”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主楼大厅举行。此次展览由清华大学校史馆、档案馆、图书馆、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