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姜震宇:用父爱挑战中国式接送难题

2016-07-15 | 徐蓓 | 来源 《解放日报》2016年6月3日 |

姜震宇(1990级本、1995级硕,汽车系)

生命中的下一步该做什么

我的第一个职业是汽车工程师。我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后来在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获得机械工程硕士学位。2000年,我在美国一家位列500强的汽车公司当研发工程师。

31岁的时候,我利用业余时间,考进康奈尔大学法学院学习。后来很幸运,我去了华尔街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那是最好的律师事务所之一。

我的第三个职业是一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首席财务官。因为我在做律师的非常忙碌的日子里,还自学并考试通过了很难的CFA三级考试,成为一名特许金融分析师。

我这个人可能天生是劳碌的命,什么事情都轻车熟路了,生活有点安逸了,我就感觉有些不安。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做了不到两年后我又想:下一步在我的生命当中,应该做一些值得自己去努力的事情,做一些我自己很喜欢、又能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中国独有的接送孩子难题

那到底做什么呢?后来我回到北京,从接送孩子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开始了新的创业。

接送孩子这件事情,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在美国,他们的校车系统很发达,把孩子送上车就行了,下午再去接一下,就在门口。

可是到了北京,我需要自己天天去接送孩子,非常辛苦。我一般夜里12点多睡觉,然后早上6点多就得起床送小孩。到了下午,我们没空去接,又得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去接。

我仔细想了一想,接送孩子这件事情,从上幼儿园开始,可能要到初中毕业才能停止接送,这样一共有整整12年。每年孩子大约上学9个月,一个月算20天,如果每天接送两次,来回一共要走4次,所以算到一起,总共要接送8640次。如果你每次花半个小时的话,那就是4320个小时。那是什么概念?一个人正常上班,除去法定假日,一年250个工作日,8小时一天,也就2000个小时。

所以说,为了接送孩子上学,可能需要有些爸爸妈妈额外花上大约两年半的工作时间,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全国有1.8亿孩子在上学。可想而知,有多少家庭每天都在为接送孩子这件事情操心,它不仅仅影响到父母辈,还影响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那么这件事情是不是中国独有的呢?是的。我在别的地方没有查到过。而且,这个问题其实大家早就意识到了,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互联网上、电视上,很多人都在抱怨中国式接送问题。

“小伴”两个字满含着感情

于是,我就打算做一个APP,做一个平台,能够帮助家长们找到同路的伙伴,大家轮流接送孩子,我们把这个平台叫“小伴”。为什么起这个名字呢?因为我觉得这两个字满含着感情,刚好可以体现出我们的理念——家长和孩子之间其实是一个小伙伴的关系,孩子给我们很多快乐,家长则给孩子坚强而温柔的呵护。

我找到了两个合伙人,他们都是资深的网络行业高手,我们这个团队非常精干。

“小伴”刚刚上线一个多月,有很多家长在用这个APP,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前两天我刚好参加一个会议,一些投资人说他们特别不能理解:你们三个人的简历都非常高大上,怎么做起接送孩子这件看起来层次很低的事?你们找一个人去执行不就完了,何必亲力亲为?

是的,我们确实选择了亲自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觉得,接送孩子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它牵涉到孩子,对每个家庭来讲,孩子是最重要的。

“小伴”这样一个平台,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事,它还牵涉到孩子的安全、家庭的隐私。建这个平台本身是出于社会责任感,所以我们必须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流程都了解得特别清楚以后,才放心地把这个平台交给家长去用。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要把自己做事的严谨态度,把我作为父母的爱心,把一个科技公司的高标准,都融合到“小伴”的长久发展中去。


相关新闻

  • 042018.06

    王淦昌:中国式“巨人”

    他是一个特别神秘又特别有趣的人。他一生口头上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有趣”。而他从事的工作,就是国家最“有趣”,也是最高机密的事:研制核武器。

  • 182022.02

    一片“冬奥雪花”画了三年 中国式浪漫来之不易

    当下热销的冰墩墩“无处可抢”,最近有人抢起了冬奥雪花。说起冬奥雪花,许多人印象最深的一定是冬奥开幕式上那一朵。96片“小雪花”组成“大雪花”,橄榄枝周围环绕着“银丝带”,“大雪花”和“银丝带”之间非匀速双向同心旋转。采访中,设计师李旻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这朵“雪花”历经近三年,反复修改了三百多稿,才惊艳呈现于世人面前。冬奥开幕式上让人惊艳的“雪花”雪花造型有中国结元素中国结造型“大雪花”如...

  • 242010.02
  • 042008.11
  • 192022.09

    于洪宇 | 中国“芯”,世界梦

    真正把科研中的研究成果转变成实际的社会应用,是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院长于洪宇(1994级材料)的初心和愿望。他与集成电路器件打交道已有20余年,回国后着手氮化镓(GaN)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技术研发,希望能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当下需求贡献绵薄的力量。于洪宇20世纪90年代,于洪宇考入清华大学,在材料科学工程系度过了5年的大学时光。那时,校园广播里播放的“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给他留下...

  • 202019.09

    华创资本吴海燕:中国企业软件的机遇、挑战和预言

    9月17日,在36氪“2019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上,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发表主题演讲,讲述了中国企业软件行业的机遇、挑战和预言。

  • 142020.05

    周庆安: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挑战和认同建构

    中国故事既要有独特的认知价值,也要有共同的风云和艰辛,能让受众在新媒体平台的中国故事里,不仅读到异域山水,也读到美丽乡愁。

  • 232021.04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智算”时代计算产业面临三大挑战

    “‘十四五’时期,计算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近日在江苏苏州出席“浪潮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2021”时表示,进入智慧时代,计算技术、产品与产业面临多元化、巨量化、生态化三大挑战,计算产业格局有望重塑。当前,AI技术渐趋成熟,无人农场、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等改变着延续上千年的农业生产方式;智能工厂让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医疗机器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大显身手;无接触送货...

  • 162009.01
  • 112018.01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新一轮汽车革命:中国的机会远大于挑战

    “制造纯电动汽车的难度并不是非常大,就目前电动车的核心技术而言,中国和国外的汽车企业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未来的汽车必然会呈现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