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清晨,“九叶诗人”中的最后“一叶”郑敏先生踏上了远行的征程,那一片舞动了一个多世纪的叶子带着它灵动的哲思飘向了天空,飘向了远方,也飘向了生命的永恒。去年初秋我得知先生得了重病,且先生已是年过百岁的老人,对于先生的远行我多少有点心理准备,但先生的离去仍令我神思恍惚,心中久久难以平静。回想30多年前跟随先生读书的7年时光,我的眼前立时浮现出先生与我相对而坐,和我滔滔不绝地探讨中西诗歌、哲学、...
恩师祖籍江苏宜兴,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毕业后留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先生转入清华电机系任教。“文革”前,恩师曾调到清华水利系搞水电工程十余年,直到“文革”结束后,又回到电机系执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恩师曾受国家派遣,赴伊拉克参与某水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并带几名毕业设计学生一同前往。回国后,他一直从事钢铁、化工等大企业供电系统谐波检测与治理领域的科研工作。从水电厂建设转到发电厂建设,再到供电系统谐波治理,恩师从未停止学习、钻研、实践的脚步,并且总是那么较真求实,追求更安全、更可靠、更准确。先生在我国快速发展的那段时期,默默地工作、奉献了五十余载。
来到清华园,有幸在李道增先生门下学习,是对我的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情。虽然在校跟随先生身边读书的时间只有三年,但随后在北京大学工作,与清华大学相邻,因....
2024年6月9日,我正在从四川自驾回上海的途中,惊闻清华大学化学系宋心琦老师去世的噩耗,十分悲痛,当即中断了旅程,写了一副挽联以寄托自己的哀思。悼念宋心琦教授忆念吾之恩师琦行瑰意倾心教诲终身难忘,追思国之栋梁厚德载物满腹才学永世流芳。学生安利群敬挽今天是父亲节,翻阅重温宋老师给我写过的书信,往事历历在目,心情难以平静。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恩师和义父宋心琦先生。一、有缘相识得父爱我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大学...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我心目中的恩师不止一个,冯至先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人。
惊闻恩师溘然长逝,难抑心中悲恸。先生的离世,不仅是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更让我失去了一位毕生追随的导师与精神楷模。提笔之际,先生报国之热忱、治学之严谨、为人之谦和犹在眼前。在此,为悼念我的先生,讲讲我和他的故事。2023年李德平院士在钱三强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接受采访1989年夏天,初入核工业系统的我,因为一个偶然机会和一次特殊任务,结识我的导师——李德平先生。在短短的两周任务期间,他扎实的数理知识、敏捷的...
无论作为导师、领导还是作为科研工作者,先生始终展现出自身的专业素养、科学精神和聪明睿智,将个人能力的发挥从单向度的科研能力扩展到战略思维能力、科研管理....
刚过耳顺之年的我,有逾30年的时间是作为黄克智先生的学生和同事,何其有幸。他的做人做事风格对我影响至深,是我的人生楷模和指路明灯。先生虽已驾鹤西去,但精神光芒永存。我在此追忆先生与我的二三事,以纪念他对我人生的影响,深切缅怀他伟大的人格,以永久激励自己并启迪更多后人继承他的精神。先生甘为人梯,不拘一格举荐人才先生是做出举世公认的学术成果的科学家,也是师生心目中真正的“大先生”,而先生多次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