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钱三强:新中国发展核科学的第一笔外汇

2025-03-02 | 刘晓 | 来源 《中国科学报》2025年2月28日 |

1952年,钱三强(右)和约里奥·居里

钱三强晚年曾谈到,科技实力已成为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是发展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了让科学在落后的中国生根发芽,打破帝国主义对科学的垄断和对华封锁,我们党和科学家同心同德,谱写了信任与忠诚的传奇故事。

1948年,钱三强从法国回国,担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并兼任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所长。当时许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计划发展核科学,然而在美国的阻挠下,这些核计划都搁浅了。这让钱三强深刻认识到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

北平迎来解放后,1949年3月,钱三强被选为中国人民和平代表团代表,出席巴黎的世界和平拥护者大会,大会主席是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他在法国留学时的导师。这个消息使钱三强欣喜万分,他想借这次去巴黎的好机会,托约里奥订购一些急需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但转念一想:此时此刻国家能拿得出外汇购买科学仪器吗? 钱三强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向北平文管会的丁瓒作了汇报。

“估计要带多少外汇?”丁瓒问。

“这次要买的仪器,是做原子科学研究最急需、而旁的国家不可能卖给我们的。”钱三强最想买的是中型回旋加速器的电磁铁。他说:“总估算约20万美金吧。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今次带5万美金也成。”

虽然丁瓒作了谈话记录,但从他的表情看,钱三强觉得事情没有什么希望,并为自己的冒失感到内疚:“战争还没有停息,怎么可能在这种时候拨出外汇购买科学仪器呢?”

没想到,国家领导人很快批示支持钱三强的建议,提出在代表团款项中先拨出5万美元供使用。后来,因为会议在捷克布拉格设分会场,钱三强没有机会见到约里奥,无法按原计划购买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钱三强与主管对外联络的刘宁一商量,决定从5万美元专款中支取5000美元现钞托约里奥的好友转交。

约里奥收到美元后,缜密行事,他亲自把美元包好,藏在自家花园的树下。约里奥以自己的实验室需要为借口打听,还写信到英国请人代购。

后来他帮助购买的一些原材料和小型仪器,都通过中国科学家顺利带回国了。

新中国发展原子核科学的第一笔外汇,按现在来说数额不大。然而,亲身经历了这一事件的钱三强,却对此刻骨铭心,终生未忘。1950年,汇集新中国核科学研究力量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发展日新月异。


相关新闻

  • 182008.01
  • 152009.06
  • 232021.11

    数百名科学家缘他而来,干了新中国的一件大事

    1928年,一个15岁的高中少年读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时,心潮澎湃:“由落后到富强,由黑暗到光明,期间有多么长多么大的空白要去填充……除去建立强大的工业,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别无他途!”发此感慨的读书少年就是钱三强。读完那本书,他决心上大学时报考工科。然而,4年后他就“见异思迁”了。1932年,他改变学工科的初衷,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5年后他又留学法国,师从约里奥-居里夫妇,攻读研究生。“在年轻人...

  • 172013.10

    校党委书记胡和平出席钱三强百年诞辰暨钱三强何泽慧科技思想座谈会

    10月16日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我校杰出校友钱三强先生诞辰100周年。

  • 032021.08

    他创造了核电领域“五个第一”,回国时钱三强亲自接站

    谈起父亲戴传曾,年近七旬的女儿戴依明言辞间充满了对父亲的崇敬与怀念。“在我的心目中,不论是做科学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父亲都是少有的完美的人。作为女儿,我非常敬佩他。”戴传曾立下“救国不忘读书”的志向1921年,戴传曾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戴季石是清朝末年的举人。父亲戴轩臣是一位中学教师,主要教授数理化知识。家中除了父母,还有8个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儿子。戴传曾的祖父、父亲都很开...

  • 252016.11

    专访杨振宁:中国发展最前沿基础科学,需要慢慢建立“传统”

    94岁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依然活跃在中国科学圈。在专访中,杨振宁爱举例子,他想从科学史的故事中传达的是,颠覆性的科学成果有时就在一个细小的想法中萌生了,有....

  • 282024.02

    傅鹰:新中国胶体科学主要奠基人

    傅鹰(1902.1.19—1979.9.7),祖籍福建,著名物理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胶体科学的主要奠基人。191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化学系。1922—1928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深造,获科学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后,先后执教于东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青岛大学、重庆大学和厦门大学。因不满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1944年底再度赴美,任密歇根大学研究员。在美国听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回击英舰挑衅的消息后,毅然于1950年回国。回国后,先后在...

  • 122017.07

    解放后新清华收到的第一笔校友捐款

    1981年,《清华校友通讯》编辑部收到杨廷宝(1921)、童寯(1925)、曹天受(1930)三位老学长的一篇稿件(稿件刊登在1981年10月出版的《....

  • 182019.10

    居里夫人后人追忆钱三强:他是我父母学生中地位最特殊的一个

    “钱三强从1937年到1948年在法国生活了11年,关于他的记忆永远不会从我们家人的心中抹去。他是我父母最亲近的一位学生,也是他们的一位朋友……”

  • 282024.05

    尤山度: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匈牙利汉学家

    尤山度(Józsa Sándor),匈牙利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匈牙利罗兰大学中国系名誉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语言、文化、历史的研究和传播,代表著作有《汉语课本》《毛泽东诗词二十一首》《中国与奥匈帝国》等,2023年获得第十六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尤山度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来华的外国留学生,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匈牙利汉学家,为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匈文化交流、增进中匈两国民众相互了解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