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柳无忌:与朱自清同寓伦敦的日子

2017-03-01 | 柳无忌 |

本文摘自《负笈百年》,张春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街边偶遇

抵伦敦后还不到几天,住在不列颠博物院附近一家小公寓内,有一下午在街上溜达,忽然迎面来了一个比我更矮的东方人;再走近一看,是个中国人的相貌。我们大家停步,面对面相互谛视,觉得有点面熟。就这样,我无意地遇到了在清华大学教我李白、杜甫那门功课的朱自清老师。他比我大不了几岁,我又是他的一个好学生,在异域相遇,有一番亲切的感觉。

我们没有寒暄,就各自说出来到伦敦的经过。那是1931年的秋季,朱自清(他是位作家,我何必以先生、老师那样称呼他!)在清华教满了五六年书,得到休假的机会,就一个人去英国游历、参观、作研究。他以后还要到欧洲大陆去观光。我呢,在耶鲁得到学位,还有一年的清华官费,获得留美学生监督处(那时候正值梅贻琦回清华去当校长,由赵元任接任监督)的准许,去欧洲一年,在英、法、德图书馆内探访所藏中国旧小说,第一站是伦敦。在与朱自清不期而遇的时候,我正在寻找可以安身的住处,与他的计划不约而同。最好不过的,如能找得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同住,比较热闹,有照应。朱自清的英文会话有困难,我毕竟在美国已住了四年;对于我们,伦敦虽同为异域,我却以老马识途自居了。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找到一处理想的房屋,在伦敦西北郊附近,那是一座老式的房子。当年它应是十分漂亮、阔绰的,可是现在却与主人同样的命运。当我们按铃时,一个爱尔兰女佣人把我们接进去,跟着房东太太与她的女儿也出来,与我们交谈。她们温文有礼,说有两间房,愿意租与东方人。这样,我们就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上流妇人”、希布斯太太的家中住下了。

希太太出租的两间房子,一间大的正房朝宽阔的芬乞来路,窗户十分清亮。另有一间侧房,对着邻近的另一家房屋,稍阴暗,但亦颇舒畅。朱自清虽是清华教授,所拿到的月费恐怕不见得比我的多,而且他得接济在国内的家人数口。因此,他挑了那间侧房,把正房让给我。我们高兴地在当天搬进去,这样就同住了有三四个月。在此时期,我们每天与希太太及小姐同进早餐与晚饭。这是英国租房的惯例,与美国不同;除午饭外,房客餐宿于寄寓的家中,与房东太太保持相当友谊。在这方面,朱自清与我做到了。我喜欢英国丰富的早餐,晚饭更讲究,而希太太的那位爱尔兰女佣兼厨子,菜也做得有味;更何况,希太太虽然家境困难(在她那条街上,住她那样房子的人,普遍是不会把房间出租的),对房客的膳食却从不吝惜,她毕竟是英国上等人家出身的。因此,我们住得好,吃得好,而使朱自清更高兴的是他有听讲英文的机会。像他在回忆文中所说的,那位房东小姐(她高出我们有两个头)平时很静默,我们两个东方人更不大讲话,所以饭桌上只有老太太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把她们家中的一些故事都搬了出来。小姐有时补充一两句,我们偶尔也参加一些赞许的话,表示听得津津有味。那时候,希布斯太太高兴了。她说,她喜欢我们,比从前所收的日本房客要好得多。这正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候,我们总算远在英国打了一场道义上的胜仗。

每天清晨,朱自清与我同坐公共汽车进城。芬乞来是在伦敦北部的一条交通大道,有公共汽车站,距离希太太的房子不远,上下十分方便。汽车并不拥挤,尤其在芬乞来路一带,乘客尽是些文质彬彬有礼貌的绅士式英国人。一到不列颠博物院附近,朱自清与我分手,各奔目的地。他好像很忙,去各处观光,很有劲儿。我现在已记不得他去的什么地方,虽然在他的欧游文章内可以约略地看出他的行踪。我呢,终日埋首在博物院内翻阅中国旧书——特别是一些通俗小说,那是为当时一般汉学家所不齿的。早餐晚饭吃得好,午饭就马马虎虎,有时干脆就不吃(我在耶鲁大学读书时,一天只吃两顿:早餐与晚饭)。

秋天为伦敦最好的季节,但不久雾季随着来了。抗战期间,我曾在重庆——所谓雾重庆——住了几年,但总觉得伦敦的雾给我的印象更深。有好多次,当朱自清同我在芬乞来路上等公共汽车时,雾的浓重,使人有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车子怎么样开呢?除汽车夫外,另有一个帮忙的人,我们可以叫他副车手,在马路上高举火炬,往前开路,汽车就跟他慢吞吞地行着。平常十分钟的路,要走几十分钟。幸而到伦敦市中心时,房屋林立,雾气被阻,在明亮的灯火照映下汽车可以开得快些。一直到不列颠博物院下车,我方始喘出一口气来。接着就置身于同样阴暗的大阅览室内,在聚精会神的读书时忘怀了那可怕的、使人窒息得透不过气来的浓雾。

有时候,普通多在周末,朱自清与我共同行动,如去Hampstead旷野散步。那不是一个整齐的用人工布置的公园,只是一片浩漫、没有边际、灌木丛生的原野,望出去有旷然无涯的感觉,好似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这里游客甚多,它不但是在伦敦郊外可以游玩漫步的旷地,而且是好多作家居住的地方,如散文家约翰逊博士、斯蒂尔爵士、戏剧家高尔斯华绥,都曾卜居在这一带。在Heath里面,也有名人的坟墓,与有纪念性的房屋,其中我最喜欢去游的是英浪漫诗人济慈的住处。他去罗马(他死在那里)前,曾有一个时期住在Hampstead Heath(离芬乞来路不太远),在那里他热爱着他的情人,写出了好几篇有名的诗歌。据说,就在此处的济慈纪念宅(那里有一些他的遗物及诗稿),诗人在晚上听到了夜莺鸣声,有感而作那首杰作《夜莺歌》,让他的灵魂遨游于诗的想象的领域,暂时忘怀了生命的孤寂与悲哀。

结伴同游

这时候,有好几位英国近代诗人住在伦敦,我们曾去听过Walter de La Mare 的一次演讲。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给我印象较深的,是那大讲堂内挤满了人头,大家引颈等待着诗人的来到。这时,他年近六十(生于1873年),白发垂垂,态度端正,语音和悦,讲话有诗意。因坐在后排,我虽倾耳聆听,他的讲辞却懂得不多。我与朱自清还去过在不列颠博物院附近的一家诗铺,找了许多时间方才寻着。不记得是谁开的,好像是一位姓Monro的诗人,但是我可能把他与美国女诗人,在芝加哥办新诗杂志的HarrietMonro混在一起了。那家铺面很小 ,设在一座建筑物的地下室;拾级而下,进入诗铺,里面陈列着各式样的新诗集子与杂志,颇令人有美不胜收的感觉。我对现代英美新诗并无好感,没有买什么书,只看看而已。有一次,在那里开一个朗诵诗会,我们也去听,到的人并不少。一切在记忆中早已模糊,不知是谁在朗诵,大概是没有名声的新诗人。

对于浪漫诗人的爱好,使我去离伦敦不远的Marlow镇(在伦敦西部,约三十英里)去探访雪莱曾一度居住的宅子。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写雪莱当年与死后在英国的文名,对雪莱有偏爱,就乘便去Marlow游赏一番。此时雪莱已与Mary Godwin同居,等到雪莱的第一个夫人投河自杀后,他与Mary正式结婚,卜居Marlow有一年之久,然后同去意大利。那是一个小镇,很少外人去,更没有中国人在那里。当地市民聚集着对我惊讶的谛视,使我不能自在地在雪莱纪念宅(仅门口有一小牌子标明)前面徘徊;而且,那里大门紧闭,走不进去。在附近小旅馆一宿之后,我就匆匆地坐长途公共汽车回伦敦去了。当朱自清问我此行的经过,我没有多少话可以讲给他听。

文章写到这里,已是离题,索性再绕道转一个大弯,讲到我从伦敦回国以后的事情。先说,现代英国新文艺批评大师Ivor A. Richards曾一度来到北平(好像以北大为大本营),代表Ogden在中国传播基本英语。继Richards之后,他的大门徒WillIam Empson(他的中文名字是燕卜荪)也来到中国,在北大教书。他来的那年,正好中日战争开始,北大与清华、南开在长沙成立临时大学,文学院设在风景优美的南岳圣经学院地址。因为同在外文系,我与Empson认识,朱自清也在那里。那位新文艺批评界的后起之秀,当时年纪很轻,身材高大,总是醉醺醺的红光满面。他一句中国话都说不上来,生活琐事一切都得公超为他招呼。我还记得他闹的一个笑话。一天上午,忽然大家紧张起来,说英国人燕卜荪失踪了。原来,他有一门课,学生久等他不至,各处去寻,也无他的影踪。最后,还是有人回到教职员宿舍他的房间内(我与他邻居,当时正好在场)去寻看,方始发现他却醉卧床下,鼾睡正酣。

现在,回到伦敦去,再说一件我做的破天荒的事情:在脂粉堆中,读德国文学史。像前面所说的,来伦敦后,从我性情所好,在古老的不列颠博物院内浏览中国的闲书,如旧小说一类,有点说不过去,似乎也应当作些比较严肃的做学问的工作。已经读了好几年英国文学,不妨随着我的第二志愿,研究德国文学。我曾在芝加哥大学暑校修习一门少年歌德功课,也写了一本《少年歌德》小书。因此,我愿意多读一点德国文学,而我的嗜好是文学史。但是,在伦敦大学的课程表内,在那一季(1931年秋季)找不到一门对我合适的德国文学功课。可是,在伦敦大学某女子学院内有J. G.Robertson开的一门德国文学史。Robertson著的一部文学史,出版不久,甚得批评界赞许。但是,我不懂得,为什么这样一位德国文学史权威,却在女子学院内开设功课。慕名深切,顾不得许多,我就在摄政公园伦敦大学的女子学院内,去旁听Robertson教授的德国文学史。我有点难为情——唯一的异国男人,夹杂在那些嘻嘻哈哈的英国女学生中间;也有些失望,因为Robertson的演讲并不精彩。最初,我还是用功地抄写笔记,后来发现他的讲辞内容与他那本书中的材料只是大同小异,就懒得做笔记了。当时,我竭力劝朱自清也去旁听,但是他有自己的工作表,一天到晚的很忙,参观博物院,瞻仰文人宅,游公园,跑市场,逛书店,没有时间与兴趣到女子学院去与我作伴。

君子之交

我与朱自清一同在伦敦住了三四个月,天天见面,交往甚密,但在谈话中从不涉及家庭及私人琐事,也不提到他在清华学校的事情。我们会面时,大多在餐桌及公共汽车上,那是没有讲话机会的。偶尔,在我回房时经过他的房间,随便招呼几句。他总是伏在案头读书或写信,我不便去打扰他。就是有几次我们空闲了聊天,也寡言笑,不时相对着作会心的领悟。这也许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在现代中国作家中间,朱自清是少有的君子,我对他有深厚的敬意,同样的在道德与文章方面。他虽然经济并不富裕,但从未发过牢骚,或怨天尤人;他更未恶意地批评过任何人,不论是文人或他在清华的同事。那时候,他身体好,游兴高,不料后来竟为生活的负担,损毁了他的健康。

在英国,我计划中要做的事都已完成,住得也够了。当圣诞节前后,修毕一学期的德国文学史,看完博物院里所藏的中国通俗文学书籍,我就离开伦敦芬乞来寓所,与朱自清告别,去法国巴黎。一直到下一年春天,方才再去英国,与新从美国来的我的女朋友在伦敦结婚。此时,朱自清已在欧洲,没有参加我们在伦敦一家中国餐馆内招待朋友的宴会。此后,我与太太去欧洲度蜜月,有机会时,与朱自清偕游了好几处名胜。有一次,我们同在瑞士的Interlaken城一家旅馆住下。此城位在世界闻名的少妇峰——雪山脚下,是登山巅的一站。登山的费用极大,倘使我与太太一同去,就得花去我的一月清华官费的一半。可是,爱好风景名胜的朱自清,却兴致高高地独自去作登山的旅行,并不计较旅费。我们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又住在一起,偕去参观庞贝古城,玩得很好,增加不少见闻。最后,我们一同在意国南部的Brindisi港埠,乘意轮拉索伯爵号,路经红海、印度洋返国。

在抗战期间,我与朱自清先后在湖南南岳的长沙临时大学文学院,及云南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一起教书,由师生、旅伴,成为同事。在昆明时,我们大家有家眷,跑警报,对付生活,无暇作交际来往。抗战结束,我偕家人来美;二年后,哀伤地听到一代文人、名教授朱自清在北平逝世的噩耗。

柳无忌

柳无忌(1907—2002),诗人。1925年入清华园求学,1927年至1932年留学美国,在劳伦斯大学、耶鲁大学学习,1931年获耶鲁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柳无忌在清华结识朱自清,此后又因为种种机缘巧合,得以与这位可敬的先生陆续相伴于英国伦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结下了深厚的师友情谊,成为文坛的一段佳话。


相关新闻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122016.10

    柳无忌与朱自清的师友情

    1925年,柳无忌入清华园,有缘结识朱自清教授。他们在清华、英国伦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结下深厚的师友情谊,成为当时流传文坛的一段佳话。

  • 232008.10
  • 152012.10
  • 292016.12

    小巷深深朱自清

    车在文昌路旁一条小巷口停了下来,司机指了指路旁一个公共汽车站牌大小的牌子,上面画着戴圆形眼镜片的男子肖像,一望而知是朱自清。司机说:“朱自清故居就在巷....

  • 172017.01

    朱自清的苦恼  

    作为清华的老人,他两次任中文系主任,同时还曾任清华评议会九人委员之一,在在说明了他在清华人心目中的位置。病故后,因其拒领美国面粉而获得高度评价,但我们....

  • 022016.11

    朱自清翻译的外国诗歌

    朱自清先生是个诗人,虽然他的散文更广为人喜爱;可是,朱自清还曾有过诗歌翻译,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本来,朱自清是“北大”毕业,又在以培养出国学子著称的“....

  • 292016.03

    我在清华的日子

    现在想起来,在清华读书的日子是我人生最值得珍惜的时光之一。我们在清华刻苦学习,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如饥似渴地读书,讨论,经历了改革开放思潮的洗礼....

  • 062018.07

    朱自清:书影与背影

    今年是著名学者、散文家朱自清先生(1898—1948)诞辰120周年。前不久,清华大学老图书馆举办了“最不能忘记的背影——朱自清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

  • 13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