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朱湘与柳无忌

2008-10-23 |

朱湘(19041933),1920年入清华大学,是二十年代清华园的四个学生诗人之一,与饶孟侃(字子离)、孙大雨(字子潜)和杨世恩(字子惠)并称为“清华四子”,后来与其他三子成为了中国现代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在校期间,他的艺术天分已经崭露出来,当时就是清华校园的文学名人。

柳无忌(1907--2002),柳亚子的长子。1927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在耶鲁大学获英国文学博士学位,又赴欧洲深造。1932年回国后,历任天津南开大学、长沙临时大学教授。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此后定居美国任教。他学贯中西,在国内讲授西方文学,到美国讲授中国文学,为中西文学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被公认是中西比较文学的重要开拓者之一。

朱湘与柳无忌同为闻一多、梁实秋等人所组织的清华文学社的成员。

19278月,朱湘与柳无忌结伴乘船前往美国留学。同年9月,到达威斯康辛州苹果镇上的劳伦斯大学。他俩在校外合租一间民房,实行三同,即同房、同床、同桌。柳无忌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那时,我们同床同卧,是否异梦就不得而知了,所能知道的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好梦,要在文学方面作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二人留学后,朱湘因西人鄙视我们华族,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愤然两度转学,先是离开了劳伦斯大学前往芝加哥大学就读,后又前往俄亥俄大学学习。原计划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结果连学士学位也未获得,就提前3年,于19299月回国,应聘到新建的国立安徽大学,担任英文文学系主任。此间,柳无忌留在了美国,完成了学业,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天津南开大学任教。

因社会环境和孤傲的性格等因素,朱湘于1932年离开了安徽大学。他一直找不到职业,在长沙、上海、北京等地辗转漂泊后,来到天津,跑到南开大学,求助于柳无忌,希望能谋得一个教职。柳无忌尽力为他寻找关系,但没有结果。

由于长期失业、生活困难、文路受阻、精神颓伤,1933125日清晨,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的济慈的朱湘,在乘船从上海前往南京的途中,投江自杀。朱湘死后,其妻霓君出家为尼,其子小沅、其女小冬流落街头。柳无忌在前往悼念亡友之时,同闻一多一起将小沅和小冬安置在南京的孤儿院。

事隔多年后的1987年,出版了由柳无忌、罗念生等人整理编辑的朱湘书信集《海外寄霓君》,得稿费1000元,柳无忌将这笔稿费送给了朱湘的长孙朱细林,以解其生活之需。

学者文彦先生长期从事朱湘研究,每当他向柳无忌先生请教有关朱湘的生活细节时,柳无忌先生总是详细地予以回复。当时,远在美国的柳无忌先生源源不断地把他所保留的有关朱湘的资料,甚至把朱湘的长孙朱细林在海外发表的有关祖父的文章,也从美国邮寄给文彦先生。

柳无忌是南社创办人柳亚子先生的公子,2002年病逝于美国。从他与朱湘的交往、朱湘死后他对其后人的照顾、以及他生前保留有关朱湘的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俩的友谊是多么深厚(袁鹤群)

本文摘自《安庆日报》 2008年6月1

相关新闻

  • 122016.10

    柳无忌与朱自清的师友情

    1925年,柳无忌入清华园,有缘结识朱自清教授。他们在清华、英国伦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结下深厚的师友情谊,成为当时流传文坛的一段佳话。

  • 262009.10
  • 192021.03

    水天同在北京

    读到水天同先生著译的《黑美人》,是在一套“兰大百年萃英文库”中。正如文库前言中所引的诗句:“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这套书让我们在纵览百年兰大的学术贡献的同时,又认识了一些成绩卓著而又隐而不彰的学者大家。水天同先生就是其中一位。读这本《黑美人》一书,惊叹于他非凡功力所传达出的译作神韵,也受感染于他的激扬文字。尤其在与当年学界同代人的论辩文章中,他既显示出广博的学识,也显露出敢于质疑权威的胆识...

  • 252022.01

    水天同——“半世飘零弹铗客”

    水天同是我的异母兄长,他出生于1909年,生母早逝,他在祖母照应下长大。他从小擅于辞令,学校集会游行中,他常被老师抱到台上作即兴演讲。那是民国初年,学校和社会鼓励学生在大庭广众演说。进入中学时,父亲考察欧美教育归来,便鼓励他投考清华准备留学。他14岁(1923)考入清华学校,在他之前,已经有甘肃学生进入清华读书,因为过不惯那里的生活而申请退学的事情。他后来回忆说,临行时有亲友来送行,对他的赠言是“到清华...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12017.03

    柳无忌:与朱自清同寓伦敦的日子

    他总是伏在案头读书或写信,我不便去打扰他。就是有几次我们空闲了聊天,也寡言笑,不时相对着作会心的领悟。这也许就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 152012.10
  • 232013.08
  • 252016.03

    无01班

    无01班

  • 252016.03

    无06班

    无06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