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百年清华记忆】早期清华的校园文化

2009-10-26 |

●校史研究室 韦庆媛

■ 历史篇

  清华学校提倡培养学生“德、智、体三育并重”,学生课余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各种文艺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文艺社团的活动带动了校园文化生活的丰富,激发了学生思想的活跃,也培养出了一批专门人才。

  早在清华建校之初,各年级学生就组建了级会,1911年建立了 “英文文学会”,1912~1913年,出现了 “基督教青年会”、“达德励志会”、“唱歌团”、“达德学会”、“摄影团”等。1914年以后,更涌现了“科学会”、“文友社”、“物理研究会”、“文学会”、“辞社”、“游艺社”、“铜乐队”、“童子军军乐队”、“国际考察会”等。以后又不断有新的社团出现,其中有 “美术社”、“二十社”、“ 社”、“辞令研究会”、“国语演说辩论会”、“英语演说辩论会”、“得而他社”(DeltaSociety)、“演说会”、“演说辩论组”、“戏剧社”、“雅致社”、“菊社”、“小说研究社”、“清华文学社”等,至20世纪30年代,校内文艺社团已达几十个。

  文学

  清华早期校园文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肇始期、革新期、振兴期。

  五四运动以前为肇始期。这一时期,多数学生一心苦读,到外国学习多选择实业学科、政法工商等,校园文学气氛并不十分活跃。校内渐渐出现了《清华周刊》、《清华学报》、《清华年报》等刊物,代表人物有洪深、吴宓、闻一多等,他们在校刊开设专栏,如洪深专栏“课余漫笔”、吴宓专栏“余生随笔”、闻一多专栏“二月庐漫纪”。

  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兴起,文化领域内进行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清华文坛进入革新期。这一时期学生中人才辈出,校园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192018,清华学生会将 “新闻科”改为 “出版委员会”,《清华周刊》开始以白话文为主要体裁,以闻一多、梁实秋、顾毓琇、谢文炳等新秀为代表,撰写了大量新诗、白话散文等,使清华校刊令人耳目一新。19201211,由1923级的梁实秋、顾毓琇、翟桓、张忠绂、吴文藻、齐学启等人成立了 “小说研究社”。不久由闻一多提议,于19211120成立了在清华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清华文学社”。

  在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之后,涌现出朱湘、孙铭传、饶孟侃、陈铨、汤世恩等。朱湘专攻文学,孙铭传专治诗,饶孟侃有敏才,诗歌、散文都甚为可观;而陈铨的旧文学较有功底,思想深刻,文字老练,多著长篇小说。其后,又出现了罗正晫、罗懋德、水天同、龙程芙、柳无忌、张荫麟等人。罗正晫专攻小说,罗懋德是诗人,水天同著作旧小说,龙程芙为诗文皆有,张荫麟则专事考证及整理之工作;柳无忌为诗人柳亚子之子,家学功底甚厚。

  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清华周刊》上的《文艺增刊》改名为《清华文艺》,19259月印行第一卷第一号,清华文坛有了自己的园地。19257月朱自清来到清华任教,给清华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清华荷塘为背景的散文 《荷塘月色》,很快为人们广泛熟知,至今仍为中小学生必学的课文。朱自清、杨振声等一批优秀教师也加入到清华校园文学领域中来,先后担任学生社团的导师或顾问。

  1928年以后进入振兴期,成立了清华中国文学会,创办《文学月刊》,组建了文学组织“晨星社”等,其间代表人物有李健吾、李惟远、曹宝华、郝御风、霍士休等。1926年著名文学史家浦江清来清华任教,192810月著名古典文学家俞平伯来清华任教,清华文坛出现了一派繁荣景象。在清华校园文学沃土中涌现出的这一批又一批新人,日后都成为中国文坛上的大家。

  戏剧

  清华虽是留美预备学校,受西方思想影响很深,但同时校园中也蕴含着悠久的中华文化传统,中西文化荟萃在这里和谐共生。这是20世纪初期清华的特色,其明显表现在新、旧戏剧共存校园中。

  早在1914年,清华年刊上就出现了京剧 《杨贵妃》的彩排剧照。20世纪20年代以后,校园内出现了一些专门研究和演唱京戏、昆曲的团体,如“云卿社”、“旧剧研究社”、“北光剧社”、“菊社”、“古音社”等。1926年成立的“菊社”,曾于建校15周年庆祝会上演出《捉放曹》、《坐宫》、《黄鹤楼》等,由校长曹云祥亲自主持开幕仪式,全校教职员、学生和家属观看非常踊跃。

  在推崇旧剧的同时,新剧在这一时期相当活跃。中国的话剧演出活动最早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学生演剧。首先是一些教会学校的学生在圣诞节等宗教节日演出一些宗教故事剧,后来逐渐走入社会。这些戏由于基本取消了传统戏剧里的歌唱,而代之以较口语化的语言,演出的也都是一些现代生活内容的故事,在服装和表演风格方面较明显地改变了传统戏剧那种强烈的虚拟化的特征,而更接近于生活。所以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新剧”或“文明戏”,以区别于传统的“旧剧”。

  清华学生演剧活动始于建校之初。这是因为留美预备学校的学生是由各省推选而来的。那时各地交流较少,学生年龄尚小,有些学生从未离开过家乡,对家乡以外的语言既听不懂、也不会说。到了清华,日常的“官话”使许多学生感到听、说很困难,因此演说、演剧就成为最好的练习语言的途径。学生参加演剧活动非常踊跃,每年都举行话剧比赛;张彭春来校任教务长之后,更推进了演剧活动的开展。据不完全统计,从1911年到1921年,全校共编演了上百台新戏,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洪深和闻一多等人。

洪深

闻一多

  洪深1912~1916年在清华学习的4年中,凡是学校演戏时,差不多每场都有他参加。他又是一位编剧能手,当时演出的戏剧,十有八九都是出自于他手。在洪深离校后,闻一多成为校园戏剧活动的中心人物,他几乎在每部戏里都担任角色,演出效果极佳。19191月下旬,“清华文艺社”改组为“新剧社”,专门编演新剧,闻一多、吴泽霖曾分别担任过编演部总经理、庶务部总经理。192111月,校内几个文艺团体合并,成立“清华文学社”,新剧社并入后改为戏剧组。1922~1923年,闻一多等离校后,校内戏剧活动曾一度萧条,直到20年代后期,教授中的张彭春、杨振声,学生中的李健吾、陈铨、万家宝(曹禺)等振兴了戏剧,清华戏剧又活跃起来。清华新、旧剧的演唱与研究、宽松的生存环境,推动了校内戏剧的活跃,使戏剧成为洪深、曹禺等一生的选择。

  音乐

  建校初期,校园内就成立了业余音乐社团———“唱歌团”,最初分为中等科和高等科两部分,中等科有社员15人,高等科22人,均由美籍教师施丽小姐指导。唱歌团成立后,每年都定期在大礼堂举行音乐会,有时还到校外去演唱。后来很多教职员及其夫人也参加演出。

  清华改办大学后,学校设立音乐部,分为西乐和中乐两部分,聘请俄籍教师托诺夫任提琴导师,德籍教师古普克任钢琴指导,聘请中国古典戏曲和音乐大师溥侗担任中乐的讲授和指导。在新年、春节及校庆日,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会或演唱会,有时是西式的,有时是中式的,有时则是“中西合璧”的,经常演奏中外名曲。

  这样的文化环境,影响了年幼的学生,学生们的音乐修养得以大大提升。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如建校之初的赵元任、汤蔼林、王瑞娴、周淑安,20世纪20年代的顾岱毓、应尚能、黄自等,后来都成为很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表演家等。

赵元任

  赵元任1910年考取清华留美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数学,1914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18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任清华学校心理学及物理学教授。1921年再入哈佛大学研习语音学,19256月应聘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成为清华国学院著名的四大导师之一。赵元任学识渊博,艺术造诣很深。母亲擅昆曲,父亲擅奏笛,他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薰陶,少年时学习钢琴,在美国留学时曾选修作曲和声乐,并广泛涉猎西欧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五四运动以后陆续谱写了约100多首作品,他的很多作品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与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勇于创新。如歌曲 《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呜呼三月一十八》、《也是微云》、《西洋镜歌》、《老天爷》,以及合唱曲《海韵》等流传至今。

黄自

  黄自1916年考入清华学校,是中国近现代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在校读书时,参加学校鼓笛队演奏单簧管,在合唱队中唱男高音声部。1924年赴美国俄亥俄州欧柏林学院学习心理学、音乐理论和作曲,1926年获心理学学士学位。后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学习,1929年获音乐学士学位,毕业作品为交响序曲《怀旧》。19296月黄自回到上海,先后在沪江大学、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等任教,主编 《音乐杂志》等,抗战时期创作的《抗敌歌》、《旗正飘飘》等流传很广,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等。

■ 往事篇

往事如烟忆韶华

  数人弱一个 叫我如何不想他

  1936年,赵元任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唱片,以后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深受人们的喜爱。1981年赵元任重返北京访问时,多次被邀请唱这首歌。一次,在唱完这首歌后,人们向他提问:这是不是一首爱情歌曲?其中的“他”究竟是谁?赵老回答说:“‘他’字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也可以是指男女之外的其它事物。这个词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这首歌词的作者是刘半农,赵老说当年刘半农先生是在英国伦敦写的歌词,“蕴含着他思念祖国和怀旧之情”。

  赵元任还向大家讲了一段有关这首歌曲的趣闻。这首歌曲在当时的社会上很流行,有个年轻人很想一睹歌词作者的风采,想知道刘半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一天,刘半农到赵元任家里小坐喝茶,刚好这位年轻人亦在座。赵元任夫妇即向年轻人介绍说:“这位就是《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作者。”年轻人大出意外,脱口而出:“原来他是个老头啊!”大家大笑不止。刘半农回家后,曾写了一首打油诗:

  “教我如何不想他,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

  赵元任从20年代到30年代初所谱写歌曲的歌词,大部分系刘半农所作。刘半农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刘半农与赵元任的交往,初次相见是在1924年的法国,从此两人成为至交,合作近10年。当1934年刘半农因病逝世时,赵老曾深情地写一挽联:

  “十载唱双簧,无词今后难成曲;数人弱一个,叫我如何不想他!”  

  洪深与《罗宾汉》

《罗宾汉》剧照(中立白衣侠士为洪深扮演的罗宾汉,地点在清华校园内闻亭附近)

  1912年秋,12岁的洪深考入清华学校,编入1916(丙辰)级。他虽然偏重于读“实科”,却对文艺与辞令有广泛的兴趣,不但经常在校内刊物上发表各种题材的文章、评论和小说,而且还与闻一多、陈达等一起组织“国学研究会”,并先后担任过校刊编辑、年报经理等,但他特殊的爱好是戏剧。在校4年期间,他喜欢“粉墨登场”,曾多次参加“新戏”演出,由此奠定了他终身从事戏剧事业的基础。

  那时清华学校的戏剧活动十分活跃,每学期都要举行戏剧比赛。在这些演出中,洪深不仅展示了表演才华,而且经常承担编剧任务。据他回忆:“记得我从前在清华读书的时候,凡是学校里演戏,除了是特别团体为某年级的级会不容外人参加的以外,差不多每次有我的份;我又很高兴编剧,在清华四年,校中所演的戏,十有八九,出于我手,虽然所编的只是一张没有对话的幕表。”

  在编剧过程中,年轻的洪深已经表现出了创新的精神。1914年,他改译并组织演出英国名剧《罗宾汉》。

  在演出《罗宾汉》话剧中,洪深自饰主角侠客罗宾汉,周金台饰演小约翰王子,其他还有陈俊、张可治等19位演员参加演出。因为该剧很多情节都发生在森林里,单靠舞台布景不足以取得理想效果,为了再现逼真的场景,他大胆把“剧场”移至室外,在校园内丘陵树木密集的地方(今闻亭附近)演出(类似现今流行的情景戏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深得师生的赞赏。191462的《清华周刊》这样报道:“闻该剧系本英国古代游侠扶弱救贫之事迹而作,演唱时宜藉山林溪泽之景以生情,景逼真之妙,故该级已定本校大钟西南之隙地为剧场,户外演剧在本校实破题儿第一次也。”这是洪深早期从事戏剧演出的重要实践活动,也为他后来成为中国话剧的开拓者奠定了基石。

转自 清华新闻网 2009年9月8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