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食堂的记忆——有感法国人拍的八十年代清华校园

2017-02-28 | 梁勤(1982级建筑) | 来源 梁勤的微信公号2017年2月27日 |

今天清华圈里都在传看法国人拍的八十年代的清华校园生活照片,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纷纷回忆起当年在食堂帮厨时看到,大厨先用大锅煮米、上屉蒸熟,然后捞到浴缸里盖上棉被焖着;另外还有浴盆放免费的米汤,早餐时这浴缸再用来盛稀饭,蓉蓉记得和女生一起帮厨一周,因为个子高被认为有力气,每天早上分到打粥……

感谢王岩同学提供的法语翻译,才知道法国人很狡猾在图片下的备注是:用瓢盛饭的澡盆满是白花花的米饭(阴性),一位男雇工在收票子……

殷明松同学记得有次星期天在五食堂义工帮厨时卖馒头,一开始收到饭票后就夹着馒头放到饭盒里,有的女生比较挑剔,要夹她指定的馒头。后来干脆只收饭票,让他们自己拿馒头,结果有个男生买了十几个,到宿舍一分才发现少了,又回来补要。

阿梁曾经做梦,去清华食堂买饭。菜票有了,一时找不到粮票,打不上饭,一下急醒了。

小桓回忆到有次在五食堂站着吃饭,有个外系的女生总翻白眼看我们,一起吃饭的凡丁就趁那女生每次翻白眼时把捏实了的馒头扔进人家菜碗,结果人家还真给吃了……

一天的时间,此照片中的人物都被指认出来了,是化工系一字班的同学们在东区九食堂吃饭。当时东区大概有6个学生食堂。因为学生多,餐厅没有地方放凳子只提供餐桌。

法国人在照片下是这样写的:站着吃饭是规矩,所以在饭厅里面只有桌子,没有椅子。

记得当年我们住在西区的新斋,去五食堂打饭,不愿意站着吃,都是回宿舍吃;后来在运动员餐厅吃饭,条件好很多,有小炒,餐前还有酸奶,宽敞的餐厅,可以坐着慢慢吃。

去年在深圳与承军同学聊天,大学那会儿他钱粮不济不时饿着了,跑去球场边上发呆,都过去三十多年了听着依然心塞。那时妈妈每月给我廿元生活费,大四后基本不要家里的钱,运动员补助够生活用了,但怎么那样粗心,身边同学的情况竟然丝毫不闻……

记忆中有些打了饭的同学会端着饭盆站在足球场边上、手球场外,边吃边看玩球,倒不记得蹲在室外吃饭的场景,菜不好吃风景佐餐。

照片下的法语备注:有的同学宁愿蹲着在外面院子吃饭。

八十年代本科学生宿舍都是四人以上甚至八人一间,我们宿舍五个人一起住了五年。新斋每层楼有两个水房、厕所,但没有淋浴。每天下午球场锻炼后都要走一百多米去公共浴室洗澡。如今新斋也改成人文学院的办公楼了。现在学校的宿舍条件好很多了。不再住这么多人了,也不用去很远的公共浴室洗澡了。

这张拍的是12号楼116室自动化系81级的同学

物理课,水利系水资9和水工91、水工92,三个班一起上课

金工实习

※※※※※※※※※※※※※※※※※※※※※※※※※

照片来源

1982级化学工程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陈慧纯在给同学的微信里讲述了照片的来源——

2006年,我在居住的法国城市的图书馆里看到一本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画册,注意到介绍高教这部分是以清华为例的,除了照片还有两三页文字说明。当时先生就扫描了下来。上周末我说到30年毕业返校的事,想起了那本书,他提醒我10年前已经保存了这些照片,而且还利用星期天在电脑里翻找出来。我把其中的文字去掉,发到各个群里希望找到照片里的原型人物,没想到大家对那些时代背景更感触,竞相传播。

当年看到这些照片,尤其看到九食堂,又觉得照片上几个人面相很熟,我就一直认为和化工2字班有关,而且毕业20年也带回去给同班同学看过,可是都否定了与化2有关,当时没有更多的方式扩大寻找,也就搁置了,可是我的好奇心一直没有消除。

我很高兴这些照片引起清华人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也看到大家现在也有了当时法国记者抓到的时代触角,这就是区别所带来的敏感度。当年我们是身在其中,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

这件事我最应该感谢的是先生,他用学历史人的眼光和方法,帮我保存着这些珍贵照片。记得当时看到这些照片时,他的发现比书里描述的还独到、深刻,可能是他比法国记者更了解我们清华人的生活吧。应该说,是一些喜爱东方文化和原汁原味文化的法国人,帮我们拍下和保存了那个时代的一些符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