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杨绛指导董衡巽的翻译

2016-03-17 | 段慧群 | 来源 《人民政协报》2016年3月17日 |

  1959年,杨绛经历下乡“锻炼”,重返北京,回到研究所上班。据董衡巽《记杨绛先生》忆述,他分配到杨绛老师同一个单位,一直想向杨绛先生学点翻译的本事。有一次,董衡巽试译了英国小说家萨基的短篇小说《开着的窗门》,去向杨绛求教。

  杨绛很快就看完了,发现其中一些错误是翻译者的通病,立即找董衡巽谈话。

  “你是不是朱光潜先生的高才生?”董衡巽嘴上说“不是,不是”,心里不无得意,等着表扬。

  而当董衡巽拿过译稿后,脸“刷”地红了,译稿上打了十几个问号。杨绛问:“你是怎么翻译的?”董衡巽答:“头一遍对着原文边查字典边译,译得很慢,第二遍润色中文,速度就快了,最后誊清,誊的时候再改中文。”“你这个方法不对,你译第二遍、第三遍的时候,应该更加严格对照原文,看译文是不是符合原文,有没有走样。”

  董衡巽回到家,开始反省。他觉得自己没能把握好原文,那是英语水平问题,是可以提高的。但自己因偏爱某个词,不管同原文贴切到什么程度,便擅用了;还有,原文与中文有细微差异的地方,照顾不过来,来一个简化处理,企图马虎过去,这可是态度问题!

  杨绛的谈话给董衡巽上了一堂端正态度的启蒙课。此后,经过几十年的训练,董衡巽成为著名的文史学者、翻译家、美国文学专家。


相关新闻

  • 142016.03

    杨绛与《将饮茶》

    《将饮茶》是杨绛的一本经典散文集。这本散文集收录了杨绛对父亲,对姑姑,对从前生活的回忆。

  • 142016.12

    智者杨绛 仁者杨绛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深情追忆与杨绛先生交往点滴:在我心中,杨绛先生既是智者,也是仁者。

  • 122016.12

    杨绛先生回家纪事

    杨绛先生遗嘱执行人之一吴学昭,记录了杨绛先生“回家”之前,生命最后一段时光鲜为人知的内容,非常珍贵。

  • 262017.05

    杨绛:最美大先生

    “杨绛先生生前对身后所有重要事项,已一一安排妥帖;与众不同的是,讣告居然经杨先生本人看过……那种向死而生的坦然,对身后事安排考虑的睿智、周到、理性,使....

  • 252017.05

    我为杨绛先生拍照

    能为杨绛先生拍照留影,是我十分荣幸的事。杨绛先生关心清华的发展,在学校设有奖学金。我当时正在教育基金会从事项目宣传工作,因为工作关系,凡是与先生捐款项....

  • 312016.05

    杨绛先生的温度

    杨先生走了,但是她的睿智、幽默、坚忍、倔强……还有她的温度,将永远萦绕在我们心中。

  • 242016.03

    杨绛先生的梦

    亲人离开快二十年了,杨先生独自留下打扫战场,凭着她的倔强和坚忍,一点一点地实现亲人未竟的心愿,也为世上的读书人留下一个又一个文化瑰宝。

  • 262016.05

    杨绛先生与清华的情缘

    杨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是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锺书的夫人。

  • 172020.07

    怀念杨绛:且以“不争”过一生

    7月17日,是杨绛先生诞辰119周年纪念日。杨绛,本名杨季康。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她是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在钱锺书眼里,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

  • 212016.04

    与杨绛的一点书缘

    杨绛先生的学识及为人,得自智慧。由于智慧,她为人祥和,为文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