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关于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

2015-01-23 |

○孟凡茂(1979自动化)

新年伊始,11日,《凤凰网•历史》以《冯友兰称为西南联大校歌作词遭疑》为题再次转载岳南发表在《博览群书》(2009年)的文章《破解西南联大校歌悬案》。12日,《中国科学报》刊登隋淑光的文章《西南联大校歌>之作者辨析》。两文都是论证冯友兰才是联大校歌歌词的真正作者。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博士以前著文谈清华校歌时以罗庸为联大校歌词作者,近发文称罗庸为作者系“讹为”,应为冯友兰。为此,笔者更新了以前贴出的文章《西南联大校歌歌词的原创作者是谁?》,继续论述罗庸为校歌歌词的原创作者,冯友兰为合作者。

应该说,19814,黄延复发表了《西南联大校歌考》(《清华校友通讯》19813期),歌词作者问题就已解决,即罗庸为原创作者,冯友兰参与了定稿工作。但在此之前,冯友兰称自己是歌词作者,并多方查证。先是从朱自清的未刊日记找到相关记载,又查联大历史档案,找到未署作者名字的歌词抄件,最后,冯友兰把自己的认定写到《三松堂自序》中,以证明自己是歌词的唯一作者。19876月,黄延复、张源潜发表《西南联大校歌制作经过》,以确凿的史料论证罗庸是联大校歌《满江红》原创作者,之后,此结论得到学界广泛的认同。200112月,台湾学者翟志成发表《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辨》,自称推翻了黄延复的结论,认定冯友兰才是歌词的真正作者。对此,岳南等人大加赞赏,并著文引用,广为传播。

校歌作者问题经历了这30多年的讨论,一方是冯友兰本人及其传记的作者,如翟志成、田文军等,他们或依据记忆判定歌词作者,或从思想逻辑角度来推证冯友兰该怎么做,并不理会史料记载。也有人真信了翟志成的逻辑推理,进而沿着那个思路引经据典,写出上万字的文章,论述冯友兰是歌词的真正作者。一方是联大校史的研究者和联大校友,如黄延复、张源潜、张清常、张友仁等,他们以联大的史料为依据,判断回忆文字的是否符合史实,研究校歌创作的实际过程,确定谁是歌词的原创作者,谁是参与者,解决了歌词作者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双方举证和论辩,重新审视历史档案,认为应恢复19396月油印歌片署名方式,认定罗庸和冯友兰同为校歌歌词作者。

相关新闻

  • 182010.06
  • 072011.11
  • 232015.01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52012.11

    简讯目录1~29期(文纪俊整理)

    筹备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情况汇报 欢庆西南联大北京校友会成立 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名单及情况简介 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

  • 272018.03

    遥望张清常

    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曾是西南联大最年轻的的教授,他是西南联大校歌的曲作者。

  • 212022.04

    再见了,潘际銮

    1据清华大学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在他生前,我们曾多次报道,今天的推送带大家认识这位老人。

  • 112024.09

    口述历史与传承文脉——我的西南联大访谈录

    西南联大校歌里说:“绝徼移栽桢干质。”绝徼,是边远之地。1937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所著名大学“辞却了五朝宫阙”,一路南下,弦诵“山城”昆明,成为那个时代的盛事;昆明,亦因此成为一代学子向往的圣地。而出生于“山城”的我,在懵懵懂懂中长大,关于那时的一切,学校、老师、书本和城市都没有告诉过我更多。对我而言,这片土地似乎一度失去了记忆,重回“绝徼”之境。直到多年前开启关于西南联大的访谈工作,使我的生...

  • 022019.01

    云南校友会联合举办读书会 纪念西南联大80周年

    11月17日,清华大学云南省校友会联合北京大学云南省校友会、南开大学云南省校友会、云南师范大学校友会、川大望江楼,共同举办联合读书会启动典礼暨首期主题....

  • 26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