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录自《清华校友通讯》民国二十九(1940)年九月号,由孟凡茂校友(1979自动化)注释。
盖闻辟雍(1)有事(2),粤(3)称师道之尊;庠序(4)宏开,式标教泽之远(5)。是以饮酒养老(6),亲奉国叟(7)之觞;享燕训恭(8),独拜大宾(9)之驾。清华大学梅月涵校长,珪璋特达(10),擢秀南开(11);利用宾王(12),升学北美。于是栖心玄理,无弃寸阴;毕究微言,妙穷幽赜(13)。既蜚声于绝域,遂聿归乎宗邦(14)。初开讲席,阐物理之精微;继掌上庠,作人伦之师表。负书之士,持经之徒,望仪型而景附(15),慕芳声而响臻者,若百川之朝宗于海也。
教臻三善(16),化洽四裔(17);惠泽滂流,高风遐被。朝野钦其文采,中外仰其声施,诚一代之典型,邦家之宗匠者矣。既而遭时屯诐(18),戎马生郊,倭寇凭凌,中原板荡。虽博士倚席(19),横舍屡迁(20),而才秀之士,焕乎俱集,弦歌不辍,著录如市。自非贞固足以干事(21),名德足以服人,孰能使多士忘犬吠之警,边境息狼顾之忧若斯也哉!缅维校长,讲学莅事,廿有五稔。百年树人,既四分而有一;六爻系易,亦两贯而兼三(22)。功既伟矣,德莫大焉。不有题名,曷光盛事(23)。同人等俱沾凯泽,咸挹风猷(24)。于是署兹方册,昭宣仰止。庶显显令问,播芳蕤于无穷;济济英贤,被薰风于有截(25)。谨序。
注释:
(1)辟雍:亦作“璧雍”。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取四周有水,形如璧环为名。其学有五,南为成均,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中为辟雍。其中以辟雍为最尊,故统称之。《礼记.王制》:“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五经通义》:“天子立辟雍者何?所以行礼乐,宣教化,教导天下之人,使为士君子,养三老,事五更,与诸侯行礼之处也。”
(2)有事:有司。《书•酒诰》:“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孔传:“事,谓下群吏。” 孔颖达疏:“正官下治事之群吏。”《诗•小雅•十月之交》:“皇父孔圣,作都于向。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毛传:“择三有事,有司,国之三卿。”
(3)粤:语气助词。
(4)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5)式:语气助词。《大唐西域记•叙》:“故知示现三界,粤称天下之尊。光宅四表,式标域中之大。”
(6)饮酒养老:《礼记•乡饮酒义》云: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7)国叟:国中有德望的长者。《文选•张衡东京赋>》:“执銮刀以袒割,奉觞豆于国叟。”梁启超寿乃师康有为联《南海先生七十寿言》:述先圣之玄意,整百家之不齐,入此岁来年七十矣;奉觞豆于国叟,致欢忻于春酒,亲授业者盖三千焉。
(8)享燕训恭:享:宴请,以酒食待客;燕:同宴。《左传成公十二年》:“于是乎有享宴之礼,享以训共(恭)俭,宴以示慈惠。”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儒者不知音,瞽师不知义,故乐府立而风雅合。四始不明,辟雍享燕混而雅颂通。”金自注:“享,大礼也;燕,私礼也。”
(9)大宾:古乡饮礼,推举年高德劭者一人为宾,也称“大宾”。 乡饮酒礼始于周代,一种庆祝丰收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
(10)圭璋特达:《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孔颖达疏:“行聘之时,唯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馀币。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不须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后以“珪璋特达”喻人资质优异,才德出众。珪璋:比喻高尚的人品。《后汉书•党锢传•刘儒》:“ 郭林宗常谓儒口讷心辩,有珪璋之质。” 南朝齐 王俭《褚渊碑文》:“公禀川岳之灵晖,含珪璋而挺曜。”《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陆机 、陆云,实荆衡之杞梓,挺珪璋于秀实,驰英华于早年,风鉴澄爽,神情俊迈。”
(11)擢秀:形容人才之出众。 晋赵至《与嵇茂齐书》:“吾子植根芳苑,擢秀清流。”《陈书•沉不害传》:“擢秀雄州,扬庭观国。”南开:南开学堂,梅贻琦1908年毕业于南开学堂。
(12)利用宾王:谓辅导帝王。语本《易•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王弼注:“居近得位,明习国仪者也,故曰利用宾于王也。”《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子大夫选名升学,利用宾王。” 刘良注:“言当选名之秀,进於太学,利於时用,宾佐王道。”
(13)赜: 精微、 深奥。探赜索隐。
(14)聿: 古汉语助词,用在句首或句中。《诗•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大唐西域记•叙》:“游践之处,毕究方言。镌求幽赜,妙穷津会。于是词发雌黄,飞英天竺。文传贝叶,聿归振旦。”
(15)景附:如影附身。比喻依附密切。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三千景附,八百不谋。” 清•曾国藩:《送唐先生南归序》:“每一先生出,则有党徒景附。”
(16)三善:亲亲,尊君,长长。旧时三种道德规范。
(17)化洽四裔:使教化普沾。《三国志•魏志•苏则传》:“若陛下化洽中国,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
(18)屯诐:犹言艰难险阻。《宋书•邓琬袁觊孔觊传论》:“国道屯诐,宜立长君。”
(19)博士倚席:《后汉书•儒林传序》:“自安帝览政,薄于艺文,博士倚席不讲。”倚席,言不施讲席也。
(20)横舍:学舍。横,通“ 黉 ”。《后汉书•朱浮传》:“宫室未饰,干戈未休,而先建太学,进立横舍。”
(21)贞固足以干事:守持正道,坚定不移。《易•乾》:“文言曰:‘贞者,事之干也……贞固足以干事。’” 孔颖达疏:“言君子能坚固贞正,令物得成,使事皆干济,此法天之贞也。” 高亨注:“贞固,正而坚,即坚持正道。干是动词,主持,主办。”章炳麟《序》:“学术兴,则知慕爱国,性有贞固之操,不以虚言相塞。”
(22)两贯而兼三:此尚未查到出处。
(23)曷:怎么。
(24)风猷:指人的风采品格。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随王殿下》之七:“风猷冠淄鄴,衽舄愧唐牧。”
(25)被薰风于有截:有截:范围广阔,世界。《大唐西域记•叙》:“若夫玉毫流照。甘露洒于大千。金镜扬晖。薰风被于有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