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梁思成、林徽因居住故事

2013-10-25 |

林徽因梁思成旧居

  卢沟桥事变后,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随着营造学社先迁长沙,后于1938年一月到昆明,住在巡津街一所名为“止园”的宅院里。1939年年初,营造学社搬到了龙泉镇的麦地村,租住于兴国庵之中,这次搬迁的原因一是敌机轰炸,二是为了龙头村的史语所,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料开展研究工作。

  “每到一个地方,如果要参观,一定要看看这个地方的县政府、孔庙、重要机关、学校以及街道布置法,城墙的建筑法才对,不是单看看铺子卖什么。”林徽因在告诫女儿时说道。营造社搬到麦地村后,梁思成夫妇所开展的第一项研究就是昆明的古建筑进行调查。那段时间,梁思成长年外出考察,林徽因则留守兴国庵主持日常事务,既要负责孩子的照顾和教导,又要整理大量的绘制图纸和文字资料。

  193810月至11月,经他们调查的有圆通寺,土主庙、建水会馆、东寺塔、西寺塔、真庆观大殿、金殿等约50余处昆明主要的古建筑。这可以说是昆明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古建筑类文物的普查,仅以当年拍摄的照片而论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此次普查中整理出来的建设年代、历史特点、图纸、测量数据更是一批留在昆明文化史上的奇珍异宝,意义深远。

  初到麦地村,梁思成一家住在兴国庵大殿旁一间泥土铺地的潮湿的小屋里。后来由于不知战争何年何月结束且归期遥遥,而龙头街一带自然景色非常美,老朋友又大多云集昆明,也需要一个聚会场所。于是,1939年年中,夫妻俩决定为自己设计和建造一所住房。

  在龙头村民居建筑“一颗印”的建筑群中,梁、林夫妇设计建筑的土木结构平房的梁林故居与众不同却也并不突兀。青瓦白墙,紫漆门窗,80平方米的三间正房坐西向东,一颗开着黄花的槐树,一颗挂着红果地桃树,一颗披着绿叶的柏树,正用他们的枝枝叶叶抚摸着低矮的房檐。

历尽艰难,1940年春天,梁思成回到昆明后,这座房子还是建成了。虽然并不豪华,却十分舒适和温馨,两座系那个对独立的平方构成了建筑主体,坐西向东的正房三件,正房的南厅是客厅,中间是书房和卧室,北间是孩子和林母的住房。对面的两间附属房则坐东朝西,一间是厨房,一间是佣人住房,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庭院。院中开着淡雅的小花,洗衣沐阳抑或是孩童嬉耍,都算十分惬意。

(严天秀 报道)

转自《昆明日报》20131024

相关新闻

  • 272015.02
  • 092015.09
  • 162021.06

    吴晨:十余年一直为复兴北京的美好而努力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吴晨(2000级博,建筑),对林语堂的这段描述印象很深,“北京真的很美好。”吴晨感叹着,这里的过去,留下了深厚而绚烂的积淀;这里的未来,也孕育着无限的机遇和可能。最近十余年,这位曾获得过业界殊荣的建筑师,一直在为复兴北京的美好努力着。

  • 262024.02

    “为中华盖楼”:未曾远去的建筑大师们

    2023年的北京、上海、南京三地,分别以“信步西东”“西行画录”“长春园迹”“旅欧画录”等为主题,开设了多场别开生面的水彩和铅笔画展,画展的主人公并非是某位声名显赫的画家,而是一位近年来才在专业领域之外为人知晓的建筑师,他的名字叫童寯。2023年正值童寯逝世40周年、出版代表作《东南园墅》60周年;北京、上海、南京,正是他求学深造、事业起步、传道授业的三座重要城市,在这里,他结交了梁思成、赵深、陈植、杨廷...

  • 312011.10
  • 182016.03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梁思成林徽因致陈岱孙的六封书信

    这几位本该诗书风雅的人,当时正处于穷愁困厄之中,艰难的生存境况与坚韧的精神状态,在信中显露无遗。

  • 282021.10

    师从梁思成的93岁清华奶奶直播讲宋词走红:我这是“逆生长”

    近日,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钮薇娜奶奶因为直播宋词课走红网络,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清华奶奶”。1928年出生的钮奶奶,今年93岁了。她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梁思成,之后从事建筑设计工作,退休后笔耕不辍,写了三本书。2017年,年近九旬的她住进了养老社区,开始研究宋词,给老年朋友们上宋词课,甚至开了网络直播。钮奶奶说:“我这一生都热热闹闹的,老了我也不服老,也要一直学习,我觉得这是‘逆生长’。”得知记者...

  • 272023.12

    暮年梁启超

    2023年是梁启超诞辰150周年。梁启超是大变革时代的启蒙者,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他的家风学风深深影响子女,成就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俊彦”的家族传奇。他只活到56岁,人们在怀念时不免感叹,“正写到最佳状态、写到兴头上的梁启超的突然弃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现代学术的重大损失。”梁启超的最后三年,遗憾颇多,他曾打算把全部主张堂堂正正著出一两部书来,却终究没有实现。若不是“国忧家难,重重叠叠...

  • 052022.01

    陈善科:拜访梁思成先生

    1962年4月上旬的一个周末晚上,我和10 多位同学一道去拜访梁思成先生,梁先生在客厅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批青年学子。那天晚上,他的心情特别好,始终笑容满面,妙语连珠,侃侃而谈了三个小时左右。梁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1962年2-3月在广州参加全国科学工作会议的情况。他说,这期间,戏剧创作座谈会也在广州举行,3月2日,周总理向两会人员作了《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恢复了1956年“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的结论。...

  • 282017.03

    陈志华:我们这一代人的乡愁

    陈志华,1929年9月2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河北省东光县。1947年入清华大学社会学系,1949年转营建系。1952年毕业于建筑系并留校任教,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