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校友通讯》促进清华校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010-06-29 |

○孙 (1970工物)

《清华校友通讯》创刊于1934年1月1日,由于历史原因几经中断,1980年4月复刊,今年是《清华校友通讯》创刊76周年,复刊30周年。早在1909年10月游美学务处派出第一批47名学生赴美,清华校友群体开始出现,1913年有清华校友组织,1914年中文和英文《清华同学会季刊》面世,这是清华校友刊物的起始点。1915年成立清华留美同学会总会,是清华校友群体的雏形。历经百年沧桑,在清华园这块土地上学习和工作过的清华校友已近十七万人。百年来,清华校友活动不断积淀,形成清华校友文化。先有校友活动,后有校友刊物,校友刊物是校友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平台,《清华校友通讯》促进了清华校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每一种文化都产生自己的价值体系,即是说人们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来自特定的社会环境。

清华校友这个社会群体经历了怎样“特定的社会环境”?又产生了怎样的“价值体系、信仰和行为准则”?

清华校友所处“特定的社会环境”有三方面,由此形成三方面独特的信仰和行为准则。概括起来就是:受屈辱的校史激发形成的爱国文化;感恩母校、怀念师长的爱校文化;精诚团结、相互提携的互助文化。“爱国、爱校、互助”是“清华校友文化”的精髓。

第一,清华校友爱国文化。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是留美预备学校,但清华学生却担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任。早在1917年《清华周刊》第95期文章写道:“清华同学会何会也?砥行励学,卧薪尝胆,将为吾国树才之会也。”1934年1月梅贻琦校长在《校友通讯》创刊词上说:“清华与别的学校有两个不同之点:一则清华系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所设立,庚子之役是国家的奇耻大辱,庚款是民众之膏之脂。所以清华的同学是立在特别的地位,是负有雪国耻、兴国运的使命的……”,概括地说出了清华学子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传统逐步形成并世代传承。闻一多“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侯德榜“我的一切发明都属于祖国”,王淦昌“我愿以身许国”,邓稼先“假如能够再生,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朱凤蓉“我们是清华毕业的极普通的学生,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都是清华校友耳熟能详的经典爱国名句。以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和他们弟子为代表的清华学人,宛如华夏大地璀璨明星,为中华文化作出重大贡献;以清华校友为领军人物和骨干的“两弹一星”元勋为振兴中华作出杰出贡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岗位建功立业,等等,是清华校友爱国文化世代传承的展现。复刊以来的《校友通讯》中《我与清华》、《值年园地》、《荷花池》等栏目,篇篇文章都抒发着清华学子的爱国情怀,是清华校友爱国文化的最新体现。

第二,清华校友爱校文化,包括爱校感恩文化和爱校捐赠文化。

清华学子为什么热爱清华母校?百年清华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出大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清华学子引以自豪。从清华园走上社会,适应各种工作,得心应手,为祖国服务,事业有成,“走遍天下都不怕”,爱校之情油然而生。清华校友爱母校审时度势的睿智,爱母校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目光,更爱母校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方略,感谢恩师传道、授业、解惑使学子获得健全的人格,感谢母校“团结百分之百”的博大胸怀,感谢母校“双肩挑”的制度培养出担当大任的能力,感谢母校“强迫锻炼”使儿女们获得强健体魄,感谢母校严谨的学风培养出的一丝不苟治学精神,感谢母校对家境贫寒学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总之,母校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融化在清华学子的血液之中,成为每一位校友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

百年以来,校友对母校的赞颂溢于言表。冯友兰“在清华的几十年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代”。季羡林“清华园,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回忆起清华园,就像回忆我的母亲”。王淦昌“我觉得我很有运气,有机会考进了清华大学,遇到了这么多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在这样好的环境中读书”。朱镕基“水木清华,春风化雨,教我育我,终生难忘”。胡锦涛“清华园里奋发向上的政治空气,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艰苦朴素的优良校风,深深地陶冶了我们,指引我们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至今仍在我们身上起作用”。他们说出了全体清华校友的心声。

爱校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爱校捐赠文化”。

清华校友捐赠主要有捐款、捐赠纪念物、捐赠建筑物和园林花木等形式。早期是捐赠纪念物,以1919级捐赠的喷水塔和1920级捐赠的“行胜于言”日晷为典型代表,后来又有各种碑石、纪念塑像以及清华世纪鼎等纪念物。20世纪30年代校友捐赠建筑物,以1927年校友捐款购置并修缮骑河楼39号清华同学会会所为最早,1990年各地校友会捐资重建二校门,以后又有捐赠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东校门、新清华学堂等。2001年九十年校庆前后,各地校友捐赠园林花木的越来越多。我们考证到校友最早的捐款是1921年2月10日华北清华同学为纪念母校十周年奖牌基金的筹款,“由会员酌量捐助,每人以至多十元,至少二元为率,即席解囊捐助者计二十余人,得款八十多元”。2008年校庆前夕,化学系1989级池宇峰等四位年轻校友,捐款3200万美元建设清华百年标志性建筑“新清华学堂”,成为清华建校以来最大的一笔校友捐赠,是校友爱校捐赠文化的典型案例。他们表示,母校百年标志性建筑一定要由清华儿女捐资兴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回馈母校,激励学子们秉承清华精神,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

校友爱校文化还体现在广大校友时刻关心母校发展,对母校取得的各项成就欢欣鼓舞;对母校遇到的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建言献策,积极提出办学建议和意见等方面,不再赘述。

第三,清华校友互助文化。1909年清华学子放洋留美,在异国他乡,人地生疏,举目无亲,校友就成了彼此最近的亲人。加之作为弱国的留学生,社会地位低下,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为了生存,必须互助;为了互助,必须联络。困难的环境铸就了清华人刚毅的性格,成就了校友之间相互帮助、亲如手足的凝聚力,逐渐形成了延续传承至今的清华校友互助文化。

老清华校友互助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为毕业生介绍职业,资助家境贫寒学生,奖掖品学兼优学生。

1924年,留美同学会明确“同学干事部的三项职务:联合毕业同学;收集刊印同学著作;介绍职业”。

1925年11月,1917级校友“捐款补助家道贫寒学行优美之学生”。

1926年5月,留美同学会为纪念母校十五周年,制定奖金新章程,“清华在美同学每有因功课出众而得免费优待,由同学会呈请监督处将该项免交学费拨交得奖人,业已蒙照准矣。”

1933年10月29日,“清华同学会总会董事会”以“增进母校利益,联络会员友谊,提倡互助精神”为宗旨,是清华校友互助文化形成的标志。

清华校友互助文化在今天得到了发扬光大,校友捐赠的奖助学金、励学金,奖掖品学兼优学子,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捐款校友人数越来越多,捐款额度越来越大,规模今非昔比。

1987年4月26日,清华校友总会第二届理事会讨论了《清华校友基金会章程》和《清华大学校友奖学金评奖办法》,决定成立校友基金管理委员会,从此大规模校友捐款开始。

1987年张宗植先生捐款设立“一二•九”奖学金是最感人的校友捐款的典型案例。

2003年4月,校友年度捐款启动,目前年度捐款率接近30%,这个比率可以和世界著名大学相媲美。

2006年3月,清华校友总会正式启动“清华校友励学金工程”,得到海内外校友的广泛拥护和热烈响应,当年就筹款468万元,2007年翻一番,筹款近一千万元,2008年再翻一番,全年共筹集二千万元。截止到2009年底,共筹集励学金4784万元,其中励学基金2683万元。总共发放1711万元,共资助本科生3660人次,约占本科生总数28%,人年均受助金额4675元。校友励学金是清华校友总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清华校友互助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职业介绍的传统一直在海外清华校友中传承。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毕业生由国家统一调配,校友工作也处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促成了校友工作的恢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校友工作蓬勃地开展起来,全国校友会组织如雨后春笋,遍及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建立了150多个校友会组织,在海外12个国家建立了50多个校友会组织。今天,校友资源已经成为每个清华人宝贵的财富,校友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当地校友的帮助。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就业制度后,新毕业的年轻校友自主创业,得到当地师长帮助取得成功的事例数不胜数。

《校友通讯》是清华校友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平台,《校友通讯》长盛不衰本身就是清华校友文化现象的生动体现。随便翻开一本《校友通讯》,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词,每一件书法、画作,就像清华园的百花争艳,抒发着清华学子对祖国和母校的热爱,《校友通讯》正是这百花生长的肥沃土壤。《校友通讯》的特点是读者和作者同一。《校友通讯》这个舞台是“自导自演”,在这个舞台上,只有师长、学长和师弟师妹,没有领导,不分彼此,在《校友通讯》上发表文章一律标注毕业系别和年限。广大校友对《校友通讯》关爱有加,看成是“精神家园”,对她的进步欢欣鼓舞,对出现的错误及时指出,对于发表自己的作品、报道自己班级和年级的活动更是奔走相告。校友的关爱是《校友通讯》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梅贻琦校长在《校友通讯》发刊词中说过:“总期望着(校友通讯)以后可以逐月逐年的进步,随着本会的前途一同发展。那么它的长进便亦可以作为本会发展程度的表征。因为它的效用大小不是编辑负责的二三人可以操定,全要靠各地同学热心帮助,使它的确成为校友联络的有用刊物。所以它既是一剂‘提神药’,它也是一个‘寒暑表’。”今天,《清华校友通讯》不正是起到了“提神药”的作用吗!她的兴旺发达不也正是说明了我们的母校清华大学和清华校友总会的蓬勃发展吗!

参考文献:

《清华周刊》

《清华同学会总会校友通讯》一卷一期

《笔底波澜写春秋》——清华校史工作50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