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回忆华罗庚在清华教学的时光

2010-06-07 |

万哲先

  今年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诞辰100周年。科学出版社出版《华罗庚文集》,是对华罗庚教授最好的纪念。

  新中国成立不到半年,19503月,华罗庚教授怀着满腔爱国热情,舍弃了美国大学活跃的科研环境和优越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回到清华园执教。他这一爱国行动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和清华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在学期开始的时候,清华大学注册公布的课程表里就已经宣告,这学期算学系有“初等数论”和“广义矩阵论”两门课程,授课教师是华罗庚。华教授回到清华园后,很快就走上了课堂。他当时非常兴奋,教了几年外国学生,现在回来教自己国内的学生,而他们的程度又让他赞不绝口。选课的学生更是兴奋,有幸由一位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来给他们授课,讲课又是非常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富有启发性。我有幸被系里指定为“广义矩阵论”课程的助教,从而有了直接向华罗庚教授学习并在他指导下作研究的机会。“初等数论”课程的助教是迟宗陶学长。

  在“广义矩阵论”这门课的第一节上,华罗庚教授列出了这门课的提纲。他特别强调,整个讲课计划完成以后,将会给许多数学分支以崭新面貌。华罗庚的这一讲课提纲把学生过去学过的及没有学过的许多知识都用矩阵这一工具串了起来,并且指出了发展前途。学生听了,大开眼界,极受启发,获益良多。这学期华罗庚教授除开了两门课并带领学生作研究以外,还组织了算学系的综合讨论班,请校内外的教师演讲,介绍他们自己的新成果。他还参加高年级同学组织的“婴儿”讨论班,对学生鼓励并指导,他还在算学系布告牌上出算学题征解等等。清华算学系的学术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许多。

  1950年下半年,华罗庚教授已被指定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501951学年度他仍然在清华大学继续讲授“广义矩阵论”这门课。他一面讲课,一面又指导学生作研究,这样学生既学了知识又学了作研究,收获很大。他和他的学生关于典型群方面的工作被国外专家称为中国数学五项重要成就之一。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研究工作要求很高。强调要选有意义的问题做,要有新的想法,要创造不要依样画葫芦。一旦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取得点滴成果时,他就鼓励。另一方面,他经常告诫学生,不要眼高手低,只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做到“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踏踏实实地工作,收获就会到来。

  1951年秋到1952年初,1956年秋到1957年春,他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典型群讨论班,两次讲授他在清华大学“广义矩阵论”的讲义。后来又指示我把工作继续做下去,我就根据前六章的精神,又续写了六章。由于这十二章的大部分讨论的是典型群,1963年就以“典型群”为书名出版。《典型群》这本书在国内外影响很大,培育了好几代人。原版早已绝版。曾有张家口师专的教授费心费力扫描到蜡纸上,又印了若干册。这次科学出版社将它作为《华罗庚文集》代数卷第一册重排出版,一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钟华 整理)

转自 科学时报 20106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