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清华革命先驱》序言

2009-06-17 |

按:由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写的《清华革命先驱》(上下册),系统介绍了清华地下党组织活动史要及其光荣传统,由宋平同志题写书名并作《序言》,该书于20044月出版。

宋平同志

我校档案馆中保存的宋平同志(时名宋延平)在长沙临时大学的学历卡片(档案馆提供)

20世纪初,美国政府决定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但其先决条件是该“退款”必须用于选派中国青年学生赴美留学。为此,清朝政府于1911年建立了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

当时,美国政府的目的,主要是想直接用美国教育和意识形态来培养中国青年学生,以便通过他们代表美国政府的利益来影响和控制中国的发展。正如1906年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曾直言不讳地提到:“如果美国在三十年前已经做到把中国学生的潮流引向这一个国家来,并能使这个潮流继续扩大,那么,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和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发展。——这就是说,使用那从知识上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商业追求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詹姆士的言论,充分说明了美国“退款”办学的真正目的。

历史的发展与美国政府当初的愿望相反,九十多年的史实证明,众多的清华学子以强烈的爱国情感,站在反帝反封建的行列中,在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和建立新中国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并成为国家各个方面的栋梁之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其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祖国,重民族气节,历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生于斯、长于斯的莘莘清华学子也不例外,闻一多先生的一句名言:“诗人的主要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可以作为代表。其二,帝国主义的行径起了反面教员的作用,上海滩上公园门口挂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牌子的奇耻大辱和在异国受到“二等公民”歧视的亲身体验,都使清华学子受到深深的心灵震撼而刻骨铭心;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国土沦亡,生灵涂炭,更使清华学子忧心悲愤无以复加;发愤图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成为清华学子梦寐以求的宿愿。其三,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使清华革命先驱者在那三座大山压迫下的茫茫黑夜中有了指路明灯和引路人,广大爱国师生有了奋斗的方向。

面对着民族危机、社会矛盾的不断深化,1926年清华党组织随着历史前进的潮流而诞生。从此,她团结广大师生员工进行了艰苦英勇、不折不挠的斗争。特别是随着毛泽东思想在党内指导地位的确立,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乘风破浪,不断发展壮大。192611月建立第一个党支部时总共只有三名党员,到了194812月清华园解放时,在校党员达到200多名,几近全体学生总数的10%,这期间,前前后后在清华大学这块阵地上拼搏过的共产党员累计约700名(其中,抗战前100多名,西南联大时期200多名,解放战争时期400多名)。清华党组织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师生员工,高举红旗,坚持斗争,使清华大学成为反帝爱国民主运动的坚强阵地。在抗战前被誉为“一二·九”运动的中流砥柱;在西南联大时期被誉为抗战大后方的“民主堡垒”;在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国统区的“小解放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事业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华地下党组织,在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铸成了自身的光荣传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定的理想信念。广大清华党员,在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斗争实践中,通过学习科学的革命理论、党的政策主张并通过反复探索、多方比较,而逐步建立起坚定的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想信念。他们坚信只有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救中国,坚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一定会取得胜利,从而坚定自己的人生追求,要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奋斗终生。这样,就为在革命斗争中的惊涛骇浪面前不动摇、不迷失方向打下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第二,广大清华党员忠于革命、忠于党,有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直至生命的思想准备,有崇高的革命气节。他们无论是在抗日烽火的战场上带头冲杀或是在地下斗争中面对敌人的屠刀、酷刑或是其他各种威逼利诱,都能经受住严峻的生死考验,遵循党组织的教诲,表现出一身浩气,大义凛然,绝不屈服的革命英雄气概。事实上,在二十多年漫长而又残酷的地下斗争中,广大清华地下党员表现出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崇高的革命英雄气节。这是值得清华的同志们感到光荣和骄傲的。有着这样素质的党员作为基础,清华党组织内部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斗争的坚韧性。她在面对白色恐怖、革命处于低潮或是与上级失去联系、孤舟飘摇的严峻形势下,都能坚持积极斗争,从不消极而无所作为,终于迎来革命斗争新的高潮。

第三,在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清华党组织不断总结斗争经验,学会讲究斗争策略,勇于斗争并善于斗争。党组织既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勇敢地提出带领群众前进的口号,又十分注意广大群众接受的可能性,并能争取尽可能多的教职员工和社会各界的同情,包括争取校方的谅解或中立。在形势好、斗争顺利时不骄傲,在形势险恶时不悲观。使斗争做到有理、有利、有节,从而不断取得胜利。

第四,清华党组织与广大群众具有血肉相联、鱼水情深的亲密关系。党组织通过建立党的秘密外围组织、进步社团、学生自治会组织等各种渠道,宣传先进的理论和党的政策、主张,并在各种实际斗争中不断引导、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和斗争觉悟。广大党员则以自身的品学兼优、模范行为、关心群众利益、代表群众呼声来取得师生的信赖和拥戴。在反动当局要逮捕党员或进步学生的紧急时刻,清华园里多次出现师生们冒着危险,挺身而出进行抢救和掩护的动人场面。

现在,清华党委决定编辑出版这本《清华革命先驱》,系统刊载清华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史要、党的组织概况和党员名录以及部分老同志的回忆文章。我深信,这对了解、研究清华党组织的历史,继承和发扬清华党组织的优良传统,教育清华广大师生和校友以及把清华办成世界一流大学,无疑是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相信在当前全国党建研究中也会起积极作用。

我热切期望清华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校友,踏着清华革命先驱们的足迹,勇往直前,不断超越,发愤图强,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清华革命先驱们高举的火炬永放光芒!

20023

*宋平(宋延平)山东省莒县人,1917424生。1934年入北平大学农学院学习,19359月入清华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1936年春参加革命工作。193710月入长沙临时大学学习,12月在长沙临大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赴延安,历任延安中央党校干事,延安马列学院组织科长、教育处长,中央党务研究室秘书。1941年起,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学习秘书,重庆《新华日报》社编辑部秘书长,新华社重庆、南京总分社负责人,周恩来同志的政治秘书等职。1947年起,历任哈尔滨市警备大队政委,哈尔滨市总工会、东北总工会副主席等职。1952年起,历任国家计委委员、劳动工资计划局局长兼劳动部副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西北局计委主任,三线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兰州军区国防工办副主任。1960-1970年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员。1972年起,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兰州军区第二政委、甘肃省军区第一政委。

1981年后,历任国家计委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国务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等职。曾当选为中共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198711月中央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6月十三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仍兼中央组织部部长到1990年)。

相关新闻

  • 032021.06

    清华地下党的光辉历程——向大家介绍《清华革命先驱》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向大家介绍《清华革命先驱》的成书经过和大概内容,帮助大家了解学习从1926年11月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建立到1948年12月清华园解放这段光辉历史。

  • 132004.04
  • 262020.05

    大师之道|梅贻琦与《英汉四用辞典》

    1911年到1949年,中国共出版了近百种各类英汉双语词典。而在这其中,蔡元培、梅贻琦、黎照寰、张伯苓这几位著名教育家曾经共同以“嘉宾”身份为一部辞典....

  • 182021.05

    杰出校友王佐良:契合与卓越——写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

    2016年初夏的一个清晨,阳光透过松柏和银杏的高大枝干,照进清华大学丙所会议室,“全球化时代的契合:王佐良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即将在这里举行。我特意请工作人员拉开窗帘,让王佐良先生生前居住和挚爱的清华园透过宽大的落地窗进入与会者的视野,彼时彼刻,自然之美与学术之美映入同一个画面,烘托出王佐良先生毕生所追求的人与自然、文字与思想、学术与人生的美妙契合。来自全国各地近50名学者齐聚清华,共同追忆畅谈...

  • 122014.09
  • 042017.09

    先父冯永轩收藏的信札

    冯永轩(1897—1979),历史学家。清华国学研究院第一期毕业,专攻历史考据学。生前为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历史系教授。

  • 062022.09

    契合与超越——王佐良先生的学术人生

    王佐良(1916—1995),浙江上虞人。英语语言文学专家、翻译家、教育家、作家。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后任西南联大助教,1947年考取英国牛津大学茂登学院,1949年回国,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校(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主编。出版《彭斯诗选》《英国诗文选译集》《英国散文的流变》《英国文学论文集》《...

  • 232020.11

    许渊冲: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师从钱锺书、闻一多、冯友兰、柳无忌、吴宓等学术大家。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外国文学....

  • 222017.02

    杨祖陶:我的哲学人生

    著名西方哲学史家、武汉大学教授杨祖陶于2017年1月22日去世,享年90岁。杨祖陶先生1945年入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1950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 282015.08

    抗战纪念访清华革命先驱黄绍湘

    2015年8月25日下午,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夕,清华校友总会副秘书长崔剑、《清华校友通讯》主编孙哲等到北京协和医院看望了清华革命先驱、百岁老人黄绍湘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