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以才引才,“朋友圈”都回来了

2017-03-07 | 徐晶卉 | 来源 《文汇报》2017年3月7日 |

人才政策的“口碑效应”,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凝聚更多高科技人才

王翌的朋友圈居然在上海聚齐了!

这是一桩挺不可思议的事。他在清华大学有两个同窗“死党”,三个人毕业后一起去了美国读博士,聚会地点原本一直在美国。然而,这一既定“设置”忽然转变了风向:2010年,“死党”之一顾晶率先回到上海,创业成功后,把王翌也拉回上海创业,王翌随后又说服另一“死党”林晖回沪共同创业。

以才引才,一个圈子里的高端人才,能接二连三被引回上海,靠的是人才政策的“口碑效应”。相比粗放型广撒网式的人才招募,“以才引才”不仅更加精准可靠,而且也极大拉升了创业成功率。

循着同班同学脚步回沪

王翌下定决心来上海创业的契机,是清华时期同班同学顾晶的一通电话。

彼时,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顺利进入谷歌总部担任产品经理,是语音识别及深度学习领域的顶尖人才,萌生过创业念头,却没有勇气“下海”。而顾晶则回到了上海创业,凭借超分辨显示技术,成为联想、中兴等手机的供应商,不仅创出了一番天地,更是入选为中央“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你来上海创业吧,这里可以施展更多才能,而且很多人才政策对技术人才都很有吸引力。”顾晶将引荐他回国的杨浦区海外人才中心负责人介绍给了王翌,打消了他最后的顾虑。

人们都说商业模式是可以复制的,没想到回沪创业的流程也可以复制。2013年在上海注册公司后,为“贪图方便”,王翌基本“复制”了顾晶走过的所有流程,比如在人才政策上,他先是成为了杨浦区“3310”人才计划的A类人才,最终又申请为中央“千人计划”人才,与顾晶的轨迹如出一辙;还比如,公司直接搬进了复旦科技园———那是顾晶公司所在地,搬过去,是因为他很清楚,按照相同的人才政策,他的办公室房租,每平方米可以享受1.5元的补助……

人才集聚显现“滚雪球效应”

王翌在上海创办的互联网公司叫做“英语流利说”,简单来说,就是让用户看着手机屏练口语,随后根据发音、语调的准确度打分,这个项目的核心技术在于语音识别技术———在线打分相当于让用户与一个“机器人”说话。

创业不可能单枪匹马,在组建团队时,王翌下意识地想到了美国的“朋友圈”,一口气召回了两位顶尖人才,“林晖是大学同学,在谷歌总部担任研究科学家,属于语音识别领域最顶尖的那一小拨人。胡哲人是美国互联网大数据公司Quantcast的资深软件工程师,可以帮助我搭建应用的基础框架。”王翌告诉记者,在他的说服下,他们仨组成了公司的高管团队。人才回得来,还得留得住。根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去年4月公布的《留学回国人员来沪工作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实施细则》,林晖很快落户上海。

令王翌没有想到的是,林晖接过了引荐人才来沪的第三根“接力棒”。回国后,他又从美国召回了一批技术人才:一位已经拿到谷歌录用通知的留学生回来了,一位给苹果iOS系统做开发的外国技术专家也欣然来到上海……据悉,目前“英语流利说”150多名员工中,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技术人才占到了10%。

“磁场”背后是“人才雁阵”

以才引才的案例并非仅仅发生在王翌一个人身上。IBM全球服务部商业智能首席顾问刘世平被吸引回上海后,创办了上海吉贝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完成包括银行、电信、税务、网络、制造业等多个国内同领域的首例商业智能项目,为了保持持续创新力,刘世平频频出手“揽人才”,最近从星展银行、甲骨文、德勤等外企引入一批大数据、风控领域的顶级专家。

如何吸引和留住海外高端人才、加大孵化支持力度,是上海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进程中必须破解的一道关键题。这其中,人才本身的“磁场吸附力”不可忽视,要加强人才自身的“磁场”,在人才圈里形成“口碑效应”,与人才政策的顶层设计与阶梯式布局息息相关。

有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上海人才政策的“雁阵”已相当完善———国家级的“百人计划”“千人计划”“万人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上海的“千人计划”“曙光学者”“东方学者”“领军人才”等共同搭建起人才发展的“天梯”,不仅每个年龄段的人才都可找到对应的人才培养和支持计划,而且不同层级和领域的人才都可以各得其所,大大提升了人才服务投放的精准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