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5年研发泡沫铝,他发掘“宝藏”,一年创亿元销售额!

2019-03-20 | 来源 公号“创业英雄汇”2019-02-27 |

它是金属,但可以浮起在水上。它还具有隔声吸声性能,高架桥、地铁高铁等都有它的身影,可以大大降低噪声污染。”在中央电视台《创业英雄汇》录制现场,创业者聂刚带来了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金属——泡沫铝新材料,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在项目路演刚刚结束,便有投资人按下抢投键,愿意足额满足他的融资需求。


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聂刚,有着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副导师等头衔。在读研期间,他曾带领实验室的几位同学,完成了一系列国内科研难题,申请发明专利三十余项,被称为是有着超强大脑的“科研迷”。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实验室里有很多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的技术,大部分都在闲置,觉得非常惋惜。

聂刚在学习研究期间了解到,泡沫铝作为一种新材料,虽然并不为人所熟知,但这种新材料能够吸能防撞、吸音防火,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建筑消防等领域,是再生资源中不可多得的宝藏。但一直以来,国内泡沫铝产业技术均落后于国外,而国内市场需求却相当庞大,缺口大多依靠进口产品填补。那段时间里,聂刚一直思考着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能拥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不能做世界的泡沫铝产业领航者呢?

2014年,聂刚带着自主创新的梦想,邀请专家教授以及十余名毕业自清华的硕士、博士到家乡安徽界首创业。当时,一般博士毕业能拿到年薪15-20万,但是,他们创业初期因为条件艰苦,每个月每人只发500元的生活费,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多。聂刚说,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是因为“每个创业者都是志存高远的人”。凭着一种执着钻研的精神,团队通过长期的技术攻关,成功开发出了符合国际主流方向的战略型新兴材料“泡沫铝”,目前,他们已拥有发明专利29项,具有完整的泡沫铝技术研发、产业化生产能力。他们利用泡沫铝的高刚度性能,将产品应用于多座长江大桥的碰撞防护;利用泡沫铝的保温保冷、吸收噪音的性能,将其应用于冬奥会冰球馆等多个场馆的内装,并且正在参与火星探测器着陆缓冲器的设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研发的新材料在许多领域获得了认可,2018年,销售额达到了1亿元。

在创业最开始的时候,聂刚写了一句话:“先有人,再有事业;事业可以变,而人不变”。到现在,这句话还写在办公室的墙上。许多人问过他,带领这么多人一起创业,有没有想过失败了怎么对大家交代?聂刚回答说:“创业没有失败,所谓失败,就是在成功之前放弃了。有志气的年轻人,终能穿越现实的困难,到达彼岸。”


相关新闻

  • 032025.03

    从10万元到3.5亿元,清华博士“造飞机”

    北京延庆,有一片面积为374平方公里、真高1098米的空域。北京清航紫荆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航装备)董事长李京阳正在指挥无人机的调试。2024年,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清航装备发布了最新款的JZ-1200交叉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其有效载重达600千克,续航时间超10小时,可广泛适用于各类极端应用场景。如今,创立快10年的清航装备,从最初筹集的10万元创业经费确立交叉双旋翼研究方向起步,到现在完成了6轮...

  • 022017.11

    西南联大经验需要好好发掘——西南联大校友的回忆

    我在西南联大入了党彭珮云(西南联大1945级校友、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我是1945年9月份才入联大的,就是西南联大最后一届的学生。人家告诉我,我还是那一届学生里头年龄最小的。西南联大对我的一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个时候抗战刚刚胜利,国民党要发动内战,国家处在一种非常危难的时刻。我那时是社会系的学生,在中学就受到了一些进步思想的影响,联大是我心目中的民主堡垒,我一到联大就受到了革命的影响,在联大...

  • 012024.11

    尤洋:90后教授“跨界”,3年吸金数亿元

    “前几天中国男足比赛,大家都猜测国足要输。我用AI预测了一下,它显示国足会2:1获胜,结果真的是这样,还挺神奇的。”一见面,尤洋就兴致勃勃地向环球人物记者分享。前一天,他刚从外地赶回北京,两天后又要飞去国外,行程十分繁忙。不似大多数西装革履的科技精英,采访当天,尤洋穿了一件宽松的条纹毛衣,鼻子上架副眼镜,鼻子下有些许胡茬,是个典型的理工男。“解放AI...

  • 122018.11

    创业十年,不忘初心,The ONE CEO 叶滨细述研发智能钢琴始终

    叶滨拥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已有超过10年的创业经验。创立并研发智能钢琴项目,创办威速科技、海报时尚网。

  • 312009.12
  • 092024.01

    田芊:回到那一年——初入清华园的回忆

    那一年,1964年我踏入了清华园,是我的一生中新的起点。1970年毕业留校,从此一直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清华。当年入清华时的情景,至今虽然许多已淡忘,但仍有不少点滴记忆犹新。此时,我真想回到那一年,1964年。

  • 042022.07

    香港回归那一年,他当选为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恰好这一年,香港大学教授陈清泉成为香港第一位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者。作为一名归国的华侨,他的求学、研学和治学之路,一直与祖国割舍不开。1937年1月14日,陈清泉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马吉朗市的一个华侨家庭,祖籍福建省漳州市。1939年,幼时的陈清泉陈清泉的父亲陈盛昌非...

  • 232007.08
  • 202010.08
  • 1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