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田芊:回到那一年——初入清华园的回忆

2024-01-09 | 田芊(1964级精仪) |

那一年,1964年我踏入了清华园,是我的一生中新的起点。1970年毕业留校,从此一直学习、工作和生活在清华。当年入清华时的情景,至今虽然许多已淡忘,但仍有不少点滴记忆犹新。此时,我真想回到那一年,1964年。

(一)

那一年,接到清华的入学通知书,让我喜出望外特别兴奋,全家都很高兴。我能上清华读书,这得感谢杨廷宝先生。他与梁思成均是我国建筑大师,齐名为“南杨北梁”,时任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杨先生家与我家是近邻,高考时为请教填写大学报考志愿,母亲特地带上我去拜访他。我的第一志愿原来是南工建筑系,杨先生一看就说,学建筑,第一志愿要填清华。他的指点决定了我以后的人生道路,虽然我聆听他的教诲不多,但杨先生可谓是我上大学的第一个导师。没想到命运选择我会梦想成真,我被清华录取了,不过录取的是精密仪器及机械制造系(当时简称机械系)。上清华以后,我更是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指点与帮助,至今铭感不忘。

那一年,我第一次离开从小生活的地方来到千里他乡,由于一直处于兴奋中,离家告别父母时没有伤感,从南京到北京在火车上10多小时竟无一点睡意。到了北京,走出车站很快找到清华新生接待站,上了校车直奔清华园。汽车从北京站开出,路过天安门一路往西,开了好一会还没到,倦意上来迷迷顿顿中到了三院新生报到处。我下了车,看着圆顶红砖的大礼堂及周围的一切,才意识到我已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新生报到处很顺利办完手续,上来一位热情的同学引导我来到宿舍7号楼。这位同学是前一天先到的新生,来自浙江的余官正。他是我在清华遇到的第一个同学,虽然不是同班,但后来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头几天,我漫步在清华园里想熟悉一下环境,游走到工字厅、清华学堂大楼、大礼堂、科学馆、图书馆、体育馆和气象台等。看着这些满是历史痕迹曾走出过诸多名人的地方,心想这里就是我要学习和生活六年的地方,将开启我新的人生道路。那时,根本没有料到这里却是我这辈子一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开始了我和清华的不解之缘。

开学了,当我拿到学生证、图书馆借书证,特别是佩戴上白底红字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清华大学”校徽时,才意识到我已是清华的一名学生了。这些证件上都有我的学号:640483,这个号码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的。学校的开学典礼更难忘,我们全体新生排队走进大礼堂,第一次来到这里,觉得像进了教堂将要接受洗礼。主席台上一排人中的两个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是身穿蓝布干部服的蒋南翔校长,一位是打着西式领结服饰的马约翰先生。两人都讲了话,大多内容记不住了,但唯有蒋校长的两句话面包和猎枪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至今没忘。面包”也有说“干粮”,犹如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但仅获得这些是远不够的;因此必须还要有“猎枪”,即掌握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可得到更多的粮食。所以,清华要求学生“基础厚,能力强,能创新”。“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是向马老学习,要有健壮的身体。马老童颜鹤发、精神抖擞,那时他已在清华工作50年了。清华自建校起就重视体育,体育不及格是不能毕业的,课后的体育锻炼更是活跃。现在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这句清华人唱响的口号,已深入人心。

机械系也举行了开学典礼,系馆在西主楼的南楼,不久就迁入刚刚落成的9003大楼。系主任是金希武先生,戴着一副金丝框眼镜,是一个儒雅良善的学者。会上由系副主任沈钊讲话,他是高个、红润的脸上总带着微笑。很多年后他因病住院时,我时任系党委书记曾专程看望了这位老系主任,他是一个特别和蔼的人。开学典礼后,我们被留下进行了选专业民意测验,当时有三个专业:机械制造、精密仪器和光学仪器,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填写了精密仪器,因为主观上感觉仪器比机械高端、精密比光学高端。

其实,我们的分班在录取时就基本已确定了。命运又一次选择了我,本来想上建筑系结果来到机械系,想学精密仪器又分到光学仪器。说实在话,当时孤陋寡闻的我什么都不了解,自己也并无喜好特长。我们都很单纯,就像是一块泥,捏成什么样就是什么。包括后来毕业时,因为那时知识分子是“臭老九”、清华又是“文革重灾区”,我并没有想留校,但却被选中留下当了“新工人”教师。现在回想,确实是命运之神再次眷顾了我,留在清华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从此,在清华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五十年,其中有乐也有苦,但终归于是幸运的一生、无悔的一生。

我们是1964级、70届的光0班,全班有36人,其中女同学6人,来自天南地北从黑龙江到广东,以北京、上海、江苏和福建的居多。班主任是康立民老师,他是我到清华认识的第一位老师。康老师为人热情诚恳、工作认真,给予我教诲与帮助极大,后来又一起工作多年,对我的影响极大,他是我一生难忘的良师益友。还有辅导员李中和、级主任陈玉新,李中和是高年级光6的学生,她是一个阳光美丽的大姐姐;陈玉新是刚毕业留校的教师,他像个长兄显得很厚道但讷言,熟识后我们称他大老陈。我后来毕业留校工作,在学校工作中与他接触甚多,一直把他当作犹如兄长的老师和朋友。班主任后来换成是心地善良的李克兰老师,待我们如孩子。她工作很认真细致,一直记得我上学时有些血压高,直到几十年后她还叮嘱我注意高血压,很是让我感动,可惜她已仙逝而去。

在第一次班会上,由光学仪器教研组副主任冯铁荪进行专业介绍,听说他是留苏的博士,同学们十分敬仰。他个子不高,浑身充满活力,后来我留校有幸与他一起工作很多年,更是感到他学识丰富、才思敏捷,是一个极其能干的人。尤其是在他带领下进行气体激光器、激光陀螺的研制和应用,他是给我帮助和影响极大的恩师。他患肝炎多年,却一直不惜身体带头力行,终因肝硬化而病逝。临终前他还专门托其夫人校医院陶大夫,将其认真整理的科研资料转交给我。可是我没能完成他的遗愿,这是我深深感到愧疚的事。教研组还有梁晋文、戚康男、王民强、邬敏贤等老师,后来都给予了我很多关爱与帮助,至今师恩难忘。

在这次班会上,成立了团支部和班委会。我被指定为团支书,我感到有点意外忐忑,这不知是否因为我在中学当过学生会主席的缘故。副支书是席珉稼,她是上海女同学,毕业后分配到陕西汉中的工厂,改革开放后调回上海,可惜好景不长她患癌症不幸早逝了。班长是宋小逸,他是一位文质彬彬、本分实在的北京同学,毕业分配到甘肃武威工作,后到国家专利局工作成为专家干部,我们至今常有来往,成为难得的挚友。在大学头几年里,由于班级工作缘故,他俩是我交往最多的同学。

19703月,光0班在清华四川绵阳分校(部分同学,31人)

我班的同学个个都很优秀,虽性格志趣各有不同,但互爱互助友好相处,很快就形成一个可爱的集体。我和同学中相处最多的是住在一室的6个人,其中陈文博和刘雪冬是北京人热情大方,常以地主之谊照顾我们其他4个南方同学,宛如故交。大家一起学习讨论相互帮助,躺在被窝里夜话其乐融融,有时也相互争论和开开玩笑。记得最有趣的一次是,刘雪冬从家里带来一瓶北京王致和臭豆腐乳,臭豆腐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来自广西的何同学闻不惯,坚决反对放在室内。起先几次刘雪冬设法藏起来,但无奈味道太浓,何一找就找到了。于是刘搞了一个恶作剧,将臭豆腐乳汤涂抹在何的床头上。只见何推门进来立即喊道:又把臭豆腐带到屋里了。他到处寻找未果,就躺到床上,反而觉得臭味更浓,起身再找还是没找到。可一躺下又闻到,如此反复几次,把我们都笑翻了。

我班有两个稍微特殊的同学贺鹏飞、胡劲波,他们是高干子弟(贺龙、胡克实之子)。在清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不少,但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并没有什么特殊待遇,与大家相处颇为融洽打成一片。胡劲波性格开朗为人十分随和,与我脾气相投成为好友,至今时有往来。贺鹏飞,我们都叫他“贺胖子”,毕业后他受父亲牵连吃过不少苦,后任海军副司令,正可大鹏展翅时却不幸英年早逝。他很乐意为班上做事,是我班义务理发师,大一暑期军训时他曾帮助联系到天津杨村驻军66196师。我们来到部队第一次穿上军装领到一杆枪,队列操练、站岗拉练、夜间演习、实弹射击等,真正体验了野战军部队的训练和军营生活,难得地当了一个月的“兵”。

同学之间的友情最为清纯。毕业40年我们曾聚会,同学们多年不见分外亲热。毕业后大家走过的路各有不同,但都始终自强不息地努力前行,很多同学成为单位的骨干做出业绩,但也有一些同学已故去令人不胜悲哀。不忘同窗六载,同学聚一堂;不枉人生一世,人间走一趟。2020年毕业50年我们准备再聚首,可惜被突发新冠疫情给搅黄了。现在大家虽然身在各方,但心在一起;虽然青春不再、容颜已改,但那份想念不变、情谊依旧。

20104月,光0班清华毕业四十周年聚会(部分同学,19人)

开学后第一周是入学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按系组织进行,我参加如此正规的政治学习还是第一回。那时我国已开始“反修、防修”,政治教育的空气已渐浓厚,清华由“工程师的摇篮”成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先是听吕应中讲“又红又专”及200#核反应堆创业的报告,深为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感动。又到图书馆参观清华校史展和反右展览,展览中印象最深的是画着一群右派群丑图漫画,其中有钱伟长。上大学时没见过钱先生,只知他家在照澜院的独门小院里,后来见过两回。

一回是远距离的看到钱先生,“文革”中在清华四川绵阳分校,他来做参加学校组织访问美国的报告,他风趣的话语印象很深。再一回是近距离的,我2009年到上海时拜访了钱先生,他已97岁还担任上海大学的校长。我们一早来到校园里他住的小楼,他的秘书说,钱先生现年事已高一般不会客了,但他听说是清华来人连忙答应第二天就见面。不一会钱先生来了,开口就笑眯眯说:见到母校来人总是让我很高兴。他红光满面,说话底气很足。我邀请他在清华百年校庆时回母校,他说,只要身体行一定去。同时伸出手指笑着说,我可是25分进的清华哦!他对往事记忆犹新、对母校充满情感。很遗憾,第二年他就仙逝了,未能如愿参加清华百年校庆。

入学教育主题是贯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主要采取“自我革命”方式就是全班座谈讨论“红与专”,还设定了如何看待“又红又专、先红后专、先专后红”等议题,深挖“活思想”。所谓“自我革命”,即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在班会上交流,同学们相互帮助提高认识,但批评需“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如此正规的政治学习是第一次,说实话,因为我们年轻那时思想是比较纯真的,这样的讨论很是乏味,我作为班会主持人很尴尬。但开会不发言又不行,所以讨论起来是“温吞水”,班会既没有过激的话也没有冷场。

后来在年级会上一位制0班同学的话让我深思,他是藏族同学叫达瓦次仁,达瓦即月亮,次仁代表长寿。他说:我来自西藏,是个农奴的儿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翻身农奴的今天。我不知道什么红呀、白呀,只知道送我来清华学习,我就好好学,将来建设好家乡。他的话十分质朴,他的心十分纯洁,让我心灵受到震动。后来他和低一届的另一个藏族同学阿旺次仁,都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在95周年校庆时我见到了阿旺,方惊讶得知达瓦那时已在几年前病故了,淳朴直爽的他是我第一个少数民族同学,让我扼腕痛惜不已。

开学后终于上课,开始了大学的学习生活。首先数理化基础课都是听大课,数学、物理课在西阶教室上,全年级一百多人都集中在一起听课,第一次这样上课我很不适应故老走神。上习题课、实验课和外语、机械制图课是一个班一个教室,有点像原来中学的味道。但没有固定教室,如制图课在新水利馆、清华学堂大楼和焊接馆都上过。每天上课要看课表找教室,教室分散上下课有的要走十多分钟。课后自习更得自己到处找地方,在图书馆学习最好可是时常没有位置,在宿舍学习太挤嫌乱,所以当寻找到自习教室坐下学习时又好久静不下心来。

好在大一课程都不是太难,学习的压力并不大,但自我感觉学习的适应性差了一些,似乎很久一直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轨道。好容易一年多以后我慢慢地适应了,却又碰到了“文化大革命”,不久便全校“停课闹革命”,从此大学的学业中断了。有人说,我们这代人命运多舛,长身体遇到三年自然灾害,长知识遇到十年“文革”。我们这一代人是与众不同,经历了两个“时代跨越”:共和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前后,是那些激情年代的亲历者。总之,人生没有坦途,无论幸运厄运都要坦然面对,自强不息永不止步。

现在回想大学里近两年的学习,基础课基本学完打下一定基础,但是学习除了上课听讲、做作业、做实验,我没有留下特别的回忆。其中,体育课和工艺实习课的学习难以忘记,让我终身受益。清华历来重视“体魄与人格并重”、“无体育,不清华”。体育课上学习项目很多,田径、打球(篮球、排球、足球和垒球)、体操和游泳、滑冰等,既增强体质又增加兴趣。尤其在体育馆里打篮球、练体操,和夏天西湖游泳池游泳、冬天在荷花池滑冰,更是享受。

清华历来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实践出真知”,我们参加金工实习感到既新鲜又有趣,尝试冷加工车铣刨磨钳、热加工锻压铸焊的各项工艺掌握了基本操作。尤其是后来一年级第二学期参加进行“半工半读”试点,在老师和工人师傅带领下拆装维修了一台C- 618车床,还在车间跟班开机床加工零件,极大增长了动手能力,非常有收获是终身受益。

那一年,学习中有一件事我印象很深刻,那是年级举行制图比赛,制图老师梁德本特推荐我参加。我也比较自信,但是赛完名落孙山得了第二名。我有点不服气,找到老师看了画的图。我画的图中,有一拐角连接处铅笔描黑时不小心出了头,虽然用橡皮擦了但印痕还在,而那位第一名同学画的图无一瑕疵,我口服心服。事后我责怪自己不够小心,而清华素以严谨著称,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到清华精神传统的教育。

(二)

那一年,在初入学清华的日子里我一直很兴奋,其中一是参加了国庆十五周年游行体会到首都的伟大,二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体会到祖国的伟大。

那时,每逢国庆北京都要举行游行,那年国庆十五周年是小庆要隆重些。群众游行队伍中清华单独组成方阵,由全体大一新生参加。我们有一周的训练,每天下午下课后到大操场排队,每排20多人走队形,虽然训练很单调,但大家热情不减认真参加。101日一大早天色微明,我们就集合到清华园车站乘专列火车到西直门下车,然后排队走到建国门处待命。我们统一着装的标准服是自备的,上衣白衬衫,下面男穿蓝裤女穿裙。虽然初秋早晨有点凉,但我们年轻心里热没当回事。

直等到上午10点钟游行才开始,清华方阵在群众游行队伍最后。走在长安街上,我看着笔直的大街感到北京的马路真宽,由东往西进入广场,蓝天白云下的天安门城楼庄严无比。游行队伍渐渐口号声越来越响,队形也越来越乱了,原来是大家见到毛泽东主席站在城楼上。我们清华的队伍始终排列整齐往前走,可见清华学生的听话有纪律名不虚传,也许用清华队伍压阵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也很想看看毛主席,只能转过头把脖子使劲伸长,可是距离太远只能见到一个身影,但我总算亲眼见到了毛主席。

下午我们在西单骑河楼清华办事处稍事休息,晚上又集合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联欢。天安门金水桥前当中是清华和北大的圈地,广场上成了人和旗帜的海洋。我第一次深深感到天安门广场之宽阔,感到北京首都之伟大。暮色降临,华灯初放,乐曲声起,人群沸腾。清华文艺社团和军乐队进行表演,然后广场大喇叭响起欢快的舞曲,大家手拉手围成圈跳起舞来。我起初不好意思在一旁站着看,慢慢被感染有人来拉也就上去跟着比划跳起来,乐曲是《青春舞曲》至今没忘。过后,升起了五彩缤纷的烟花顿时把广场上空照的通明,大家欢呼雀跃,一种中国人的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欢畅激情的联欢直至深夜。

我的兴奋之情到1016日达到高潮,那天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下午就传说今天有重要新闻,晚饭后同学们就聚集到大礼堂前,把草坪都挤满了。等到新闻与报纸摘要中宣布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广播声中话音未落,大家不约而同一下子欢呼起来,而且一声高过一声淹没了喇叭广播声。一会儿《人民日报》号外来了,我们纷纷抢夺一睹为快,然后敲起脸盆饭盆自发地排着队在校园里游行起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意义难以估量,彻底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那时我国刚经历了经济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终于自力更生研制出原子弹,将多年压抑的情绪与力量一下子喷发出来,大大地长了中国人的志气。那一幕众人欢呼的场景令我终生难忘,我感到祖国的伟大,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那一年是我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而人的记忆往往是生活琐事记得多一些。我不时会想起,初入清华时的生活和衣、食、住、行的种种往事。

先说“衣”。那时实行票证,做衣服买布需布票,加上我的家庭经济不富裕,我平时很少添新衣。要到北京上大学了,除了买了一个绿色的行李箱,就是买了件短棉大衣以御北方之寒。其他以前穿的旧衣服,只要不是太破的都塞进了行李箱。那时清华不用交学费和住宿费,但吃饭穿衣、书籍及学习用品需自备,生活困难可以申请“人民助学金”。我班家庭生活困难或不宽裕的同学很多都申请了,助学金最多是每月15.5元,我也申请到每月5元助学金,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深感钱来之不易,自然要节约省着花,能不花钱的绝不乱花,真是一分钱掰成两半花

我穿衣服很爱惜,但毕竟旧的容易破,就自己动手补,针线活从中学就学会了。后来有同学发明了用橡皮膏补衣服的办法,即用橡皮膏从衣服里面贴在破洞处,如果有露白再用墨水涂抹。这办法真是高招,补衣服又快又结实。那时线袜便宜却不经穿,我穿袜特别费,最怕的是袜子破了要补。记得一次中午顾不上午休补袜子,好不容易补好穿上,等到晚上脱鞋一看又破了,只能无奈地望“袜”兴叹了。后来我们参加“半工半读”每人发了一套蓝色工作服,因为是帆布做的特别耐穿耐磨,成了我一年四季不离的衣服。“人靠衣服马靠鞍”,穿上这套工作服人显得精神,所以这是我那时最喜欢的一套衣服。

再说“食”。清华食堂由于学校重视一直办得比较好,师生共有15个食堂,其中有回民、留学生食堂,后来还有女生食堂。每个食堂都宽敞整洁,主、副食花样不少。学生按系分别就餐,我们机械系和冶金系等在七饭厅,饭厅为清华建筑系设计的薄壳屋顶结构,是学校较大的饭厅。起初,每月伙食标准为12.5元,不久后就升为15.5元了。吃饭用学校印制的饭票,是用彩色纸按月份分为主食票和菜票,主食票又分为米、面和粗粮票一两、二两,菜票则按每日分早、中、晚餐票。这么多饭票真复杂,每吃一次饭要撕好几张票。饭菜票是由班伙食委员每月收齐同学们的钱和粮票后,到膳食科领取分发,每月吃不完的饭票可以退钱和粮票。

到了北方,我首先遇到的不适应就是吃不惯,这并非是因为我挑食,而是因为我是南方人饮食习惯不同。那时人们肚里油水少,特别能吃,而粮食是定量供应,国家照顾大学生每月36斤,能吃饱没问题。我吃不惯主要就在主食上,因为从小在南方顿顿是吃米饭,偶尔吃点面食。而北京按比例供应,大米只有20%,白面是55%,剩下25%是玉米面(俗称棒子面)。大米每月只有7斤多,我一顿饭可吃半斤,没几天米票就吃光了。于是平时不吃米饭了,改成集中在周六周日吃,自嘲周末改善伙食。不吃米饭,只有吃馒头了。白面馒头是细粮,可是吃到我嘴里就是老在喉咙眼打转吞不下去。原因是南方人唾液少,吃面食时嘴发干,必须一口馒头一口水才行。我觉得白面不如粗粮玉米面好吞咽,所以宁可吃玉米面窝头。当然,后来渐渐地总算适应吃馒头了。

在北方吃主食不适应,吃菜更不行,因为与南方花色品种繁多的蔬菜相比,北方的菜太少了,而且缺肉少油水的大锅煮菜令人没胃口。夏季蔬菜还行,水果也多,西红柿一角钱可买一脸盆。但到了冬季,蔬菜只有“三大一土”(大白菜、大萝卜、大葱和土豆),北京大白菜挺好吃的。食堂唯有饺子好吃些,可惜并不常有。好在我吃东西不是讲究人,这一切都慢慢地克服适应了。人很奇怪,现在米面随便吃,可让我顿顿吃米饭反而又不适应了,要隔天吃些面食才舒服。其实,食堂的大锅菜不好吃,北方饭店里的炒菜还是很好吃的。那时清华照澜院有一家小饭馆,铺面不大也就放下四五张桌子。一天,同学孙龙成热情邀请我在这里吃饭,点了木须肉、京酱肉丝等。我好久没有吃到如此美味的菜,吃得狼吞虎咽。这第一次光顾饭馆,让我记了一辈子。

还有“住”。当时清华是国内学生最多的学校,有一万多人,学生宿舍也就不少。除了原先的“清华八斋”:明斋、善斋、新斋、静斋、平斋、强斋、诚斋、立斋,还有后建的学生宿舍楼1—13号楼。我们系和冶金系男生住在7号楼,我班男生宿舍共有5间在第四层楼的西头,女生在北面6号楼,两楼中间是七饭厅。我住在423室,每室面积10多平米住6人,配备双层木床、双屉桌各3张,显得十分拥挤。大家朝夕和睦相处,宿舍就是一个小家。可惜,现在学生7号楼等已被拆除,我很遗憾没有拍张照片留下它的踪影。

清华学生住宿条件还是可以的,就是人多挤了一些。满意的是,北京冬天很冷但有暖气可太舒服了,在南方过冬是屋里屋外一样冷。而且清华很照顾师生,北京市规定1115日到315日为供暖期,清华则从11月初直到第二年3月底。北京的夏天虽也热,但一到晚上就凉快了,冲一个凉水澡入睡很爽快。可是我仍怕过夏天,因为每到晚上,天上的飞机(蚊子)、地上的坦克(臭虫)就开始联合进攻了,常被咬的到处是包,痒得无法入眠睡个好觉。

蚊子可以用挂蚊帐抵御,然而对付臭虫就没有办法了,因为它无缝不钻防不胜防。据说,臭虫是“清华一绝”,所以每到5月份必定要全校宿舍集中大扫除一次,即大家把被窝行李搬出楼外晒一天,在木床上涂抹农药敌敌畏并封闭门窗以灭杀臭虫。但是收效不大,年年杀年年还有,可以说这些臭虫是吸着清华学子的血传宗接代的。然而现在臭虫没有了,真成了清华一绝。臭虫为什么会灭绝了?我猜想,很可能是因为文革1967年夏清华发生百日武斗,同学们纷纷逃离学校,宿舍全空了无人住,臭虫也就饿死并且绝了代。

最后说“行”。在清华校园里,“行”就是步行,除了极少数同学有自行车外,我们就全靠两条腿走。清华校园比较大,上课没有固定教室,而教室地点分散,因此下了课就要往下一堂课教室赶,有时从东区焊接馆教室下课再赶到西区化学馆做实验紧赶慢赶也要10多分钟。说到校园里的,还得说到长跑。长跑是清华体育的一个特色,那时每天下午课后校园里到处可见长跑的人。我也常参加其中,有时在操场跑道上跑,有时在校园马路上跑。我还参加了民兵训练长跑,背着三八式大盖步枪,绕着校园围墙根的崎岖小路跑。长跑,既要有体力更要有毅力,所以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的运动。

当时清华校园是“一大、二乱、三脏”,除了二校门、大礼堂中心区景色尚好外,其余地方真不敢恭维。二校门前有条河万泉河流经整个校园,说是小河还不如说是条大水沟,河里淤泥堆积,两边杂草丛生,到上世纪80年代才整修为现在的模样。南校门进来到照澜院还是一条2米宽的弯曲土路,两边有高大树木犹如森林小道,也是在80年代为欢迎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访问才修成笔直的大道。西边,近春园荷花池也不见朱自清《荷塘月色》描写的优美风景,而是遍布杂草乱石、满地枯枝败叶,是人迹罕至的荒岛。

校园东边,那时东、西主楼早建好两年,中央主楼刚刚竣工,主楼前面还是建筑工地杂乱无章、有一大片坟地还没迁走。我到清华第一次迷路,就在这里。那天吃完晚饭天色还早,我就一人前往五道口,那里只有商场和工人俱乐部,转了一圈后往回走。此时天色已暗,快走到学校迷路了。远远看见主楼的身影,可是地面七高八低没有路,一片漆黑没有灯光,我只能摸索往前走。正在我一筹莫展时,走过来一个高年级的学生,见我迷路就带着我拐了几个弯来到了西主楼。我刚言谢还未问姓名,他已匆匆走了,遗憾没有看清他的模样。

说到“行”,还不得不说到外出校园。清华位于北京西北郊的海淀,通往城里只有一条公路。那时北京城区就到新街口、西直门,再往北是农村农舍、小麦和玉米地农田。清华四周也都是农村为东升公社,地处郊外僻静是个学习的优雅环境,所以到天安门去叫“进城”。解放前,城里到学校只有骑驴和人力车,清华有校车每日来往一次。解放后,进城可以乘火车,郊区列车从西直门到南口,清华园到西直门只需5分钱。更多还是乘公共汽车31路(现为331路),从清华园到平安里,北大那边有32路汽车。那时物价便宜,坐汽车进城车费是2角钱,加上吃顿饭只花几角钱,身上有一元钱就可去城里逛一趟了,而如今一元钱连一瓶矿泉水也买不到。这些年来,清华周边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原来荒凉的郊区已成为繁忙的闹市车水马龙,与当初已是沧桑巨变面目全非,我有幸目睹了这一历史变化的进程。

岁月渐渐远离,但那一年永远停留在我的心里。大学生活是美好的,我尤其怀念初到清华时的情景和往事。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动荡后,更感到平静的学习生活是那么让人留念。那一年冬,我是第一次离家在外过新年,在清华西大饭厅与同学们一起听新年钟声响起,与众多相识的、陌生的同学一起忘情地欢呼新的一年开始。从此,我和清华开始连在一起,真想回到那一年,因为那是一段令我最难以忘怀的岁月时光。

那一年,我还清楚地记得,冬天的雪很大,头回领略到银装素裹的北国风光洁白的世界,清华园的雪景真的很美。


202012


相关新闻

  • 112022.11

    西域边城的科研探路人——访1998级水利系校友孙福宝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022016.03

    张晴:水样人生,宁静致远

    清华:个性张扬的青春年华 1988年的夏天,一封南开大学生物系的保送通知让张晴面临选择。成绩优异的她考试成绩经常比第二名高出几十分,家人和老师对她都寄予厚望。“考入南开就差不多了吧,而且我也挺喜欢生物的。”张晴对父亲说道。曾经在清华任职的父亲皱了皱眉头:“南开再好也没法跟清华比吧。”一番沉思后,张晴决定放弃南开大学的保送资格,并在父亲的指导下一举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父亲当年的决策实在太英明了,这...

  • 042023.07

    百年以前,棒球与清华还有这层渊源!

    纵观清华百年历史,体育的开展几乎与学校开办同时起步。而要论哪一个运动项目与清华最有渊源,恐怕就要属“棒球”了。

  • 232022.05

    滕藤:自称“学究气”的老科学家

    这个自称“学究气”的老科学家,也是公认的“跨界专家”。他在清华大学学习工作了37个年头之后,还被调任国家科委、中宣部、教育部和社会科学院等多个部门。一生的辗转奔波,使他后来不得不脱离了科研一线,但他对科研的初心却从未更改。他将这份执着,归结为融于血脉的“执拗”本性。

  • 232016.09

    甘做国家发展铺路石——袁乃驹学长访谈录

    袁先生说,他这辈子对国家科学发展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但是做了很多基础性的工作,就像是铺路石,国家需要就第一个冲上前。

  • 012008.02
  • 022018.11

    专访首批留美学者总领队柳百成

    在中美正式建交前夕,在邓小平访问美国前夕,在中国科学技术研究几乎停滞了20年的大背景下,新中国首批赴美留学的访问学者在万众瞩目中踏上了行程。作为留美学....

  • 172018.09

    钱锺书 杨绛 钱瑗 最好的爱情 最深的亲情

    如果有个地方能承载他们仨的感情,那必然是清华大学,爱情从这里开始,亲情在这里相依。如果有个词语能诉说他们仨的人生,那必然是“读书”,生命中的一切都与之....

  • 052012.05

    清华大学1987级校友纪念毕业20年

    同学们还记得吗?20年前,我们自动化系毕业班的同学就站在这个舞台上,唱了一首《永远是朋友》;拉起一条横幅,横幅上写着‘青山在,人未老,共祝愿,祖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