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自强不息 求是奋进

2008-12-02 |

王补宣(1943)

岁月流逝,我们43级不觉已毕业六十年。在抗日战争的国难声中,我们在校几年的点点滴滴,依旧记忆犹新,终生难忘,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者,感触更多。

王补宣教授

1937七七事变,北大、清华、南开三校1938年迁至昆明建立西南联合大学。我们1939年入学的,学号不再延用P(北大)T(清华)N(南开),正式采用统一的A字号。我们大多来自被日军侵占的地区,是不愿接受日军皇化耻辱的热血青年。工学院一年级新生在大西门新建校区,接受国文写作、英语学习和接触人文教育,并由赵忠尧先生讲授普通物理、江泽涵先生讲授微积分课。每32人共住一幢茅顶土坯的简陋宿舍,晚上常停电,不得不三三两两去城墙内茶馆,为的是靠昏暗的煤油灯读书、讨论、做作业。每星期两个下午往返各步行45分钟去拓东路院本部上制图课和接受金工、木工等工程实际训练。容许转院系的申请,继续念工学院的,二年级起才迁至院本部,住进了盐行宿舍,但二年级仍住24人的通间。正好日本侵略者开始轰炸昆明,听到空袭警报,就带着作业本、计算尺直奔金马山,警报解除后,在1小时内照常上课或者考试。

工学院同样老师阵容整齐,有施嘉炀、刘仙洲、庄前鼎、陶葆楷、章名涛、李辑祥、张大煜、孟广、吴学蔺、王德荣、周惠久、黄眉、马大猷、王遵明、阎振兴、曹建猷、钟士模、董树屏等前辈与名师。基本上以清华为主流,由张青莲先生讲化学,赵访熊和徐贤修先生讲高等数学分析,并以课程繁重著称。星期日忙于完成作业,包括工程制图、预习并编写实验报告。非常重视培养一丝不苟的实际动手能力,预习报告不通过的不能进实验室,实验数据不齐备或者可疑的必须重做。工学院有定期编辑出版的墙报,引发对国事的讨论。也不乏马拉松式地去校本部参加晚间或周末名教授的形势分析讲演和救亡歌咏等文艺活动。工学院不只有每年都必修的体育课,在夏翔、黄中孚先生的指导下,也有自己的体育组织、如铁马,在弹丸空地上从事篮球、排球等锻炼。连同桥牌、口琴伴唱等,算是清贫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点綴,至今偶而忆及仍觉回味无穷。

我们这一代,自幼深受触目惊心的国耻教育,在抗日战争的战火纷飞下自五湖四海汇聚到西南边陲的春城,失去了家庭的经济支持,1941年起依靠贷金(助学金)和从事家教等活动维持衣食,患难与共,受到求生存、争民主、严谨治学气氛的熏陶,同窗数载,种下了独特的异姓骨肉之情。我们相约,不忘读书为救国,谨记校歌、校训,各自肩负起匹夫之责。我们在新中国诞生前的阵痛中经受历练与考验,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成长了起来。十年前的1993年,我们毕业五十周年时,都已到了古稀之年,机械系43级健在的级友约晤,包括通讯回忆,交流各自不同的际遇和在不同岗位上为还我河山和振兴中华奉献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谈起了许多趣事。一个共同的感觉是:艰苦朴素的学习生活磨练了我们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斗志,严格认真的学习风格培育了我们锲而不舍、求是奋进的毅力。为了国家的需要,我们中间甚至出现了改搞外交的里手,在校原名章宏道(文晋)和李智汉(汇川)的两位学长先后担任了驻美大使、中国外交协会会长和中苏谈判代表团副团长。不少级友参与了各部委的管理工作,例如苏有威(哲文)、张厚英(自清)、陈大鸿等,或者像杨南生、连培生(孟雄)分别成为航天、核能技术专家中的佼佼者,李镇潮是北京吉普车的创始功臣,

自然也有不少坚守在教育工作岗位上如严灏景、曹传钧、徐灏、凌振邦、张纪昌等。他们实践了清华人文日新自强不息奋斗奉献精神。

* 作者为我校热能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