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从清华园到卡梅

2009-06-03 |

[]陈世敏*1992级计算机)

光阴荏苒,回首清华园和卡梅的学习生活,忙忙碌碌,平淡而温馨,就像饮茶,初尝觉得味苦,渐渐觉得清甜。

成长在清华

从小学到中学,能够入读父亲为之骄傲的母校——清华大学,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1992年夏天,这个梦想成为了现实。此后,我在清华园中度过了七年难忘的时光。1999年,我硕士毕业那年的纪念T恤衫,至今仍在我身边。上面有一列列黑色的小字:

高数 七食堂 荷塘月色 马杯 占座 流星雨 露天 普物 西大狂欢 照澜院 马哲 军训

砂锅饭 清华女生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学服 老馆 主楼后厅 模电 甲团 九七恋曲

献血 荒岛 BBS 紫荆 三教平台 梦中草原 大之……

这件T恤衫上的每一个关键字都会让我追忆起在清华的岁月。课堂上,老师们总是细致地讲解原理,耐心地推导公式和作图。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大一高数的马振华老师学识渊博,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时常讲一些数学史上的奇闻轶事,活跃课堂气氛。讲授高等代数的李文汉老师,讲述数值分析的张再兴老师,会把定理公式总结成顺口溜和诗歌形式,方便同学们记忆。王尔乾老师教的数字电路设计简明扼要,纲举目张。老师还特别讲解了如何把电路图绘制得简洁美观。此外,吕映芝老师讲的编译原理,吴建平老师讲的计算机网络,殷人昆老师讲的数据结构,马少平老师讲的人工智能导论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计算机系的课程一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验、编程作业和工程实践、毕业设计等各种实践环节,使我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时的上机条件和现在无法相比,我们先后使用过计算中心的DPS8终端、COMPAQ机房的386机和NEC机房的UNIX终端,分配到每人的机时非常宝贵,调试很多时候需要在程序中加打印语句来完成。数据结构课的编程作业要求最为严格,教学软件中每道编程作业题,只有三次编程机会,如果三次都没有通过,账号就会被锁住。于是,在上机前我都会认真地在笔记本上编写好程序,争取上机时录入后很快能够编译运行通过。这种严谨的编程和调试习惯,对我后来编制系统和内核程序有很大的帮助。

体育自始至终贯穿在清华的教学之中,我长跑的习惯就是在清华养成的。从小学到中学,体育一直是我的弱项,大一时三千米长跑被列为新生达标项目,不达标体育课就不及格。为此,我开始硬着头皮,每天坚持长跑。一段时间后,渐渐体会到了锻炼的好处:上课自习精力充沛,身体也很少生病。

加入计23班我觉得非常幸运。全班32位同学在清华园聚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钱美英老师是我们的慈母。大家互相关心,互相鼓励,共同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五年时光:从宿舍到教室,从春游到联欢会,从三教到荷塘月色,从大一的中秋晚会到大五的毕业聚会。大学毕业之前,全班同学共同制作了一张毕业光盘,收录了每位同学的照片、自我介绍,全班五年所有集体活动的记录,班日志,还有珍贵的视频录像。每当观看时,大学时的激情就又会在心中激荡。毕业后全班同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间在不停地改变着我们,从容貌到人生的轨迹,但是纯洁的同学情谊,永远也不会忘记。

两年的硕士研究生期间,在应用教研组郑纬民老师的指导下,我从事了机群高可用性系统的研发。清华园无疑是我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里,我开阔了视野,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完成硕士学业后,我决定继续出国深造,以便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

求学在卡梅

对于卡梅,我同样慕名已久。它和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在计算机领域名列前茅。19998月,我来到匹兹堡市,开始了在卡梅的求学生活。

卡内基梅隆大学坐落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就校园环境而言,和清华相比,卡梅的校园不大。初到匹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公寓。我和一位来卡梅电子系就读的同学,合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公寓,步行到学校大约1520分钟。出租的公寓很少带家具,于是我们每人先买了一个睡袋在房间里打地铺。床和桌椅等必需的家具都是逐渐购买的。清华和卡梅都有入学教育,但内容各异。卡梅为新入学的留学生安排了一周的新生教育(Orientation),最重要的是讲解移民局的法规,介绍在匹兹堡和卡梅学习和生活的常识和注意事项。计算机系也安排了两周的新生入门课程(Immigration Course)。除了讲博士生的学业要求和系里设备的使用方法,最主要的内容是教授们讲述正在从事的科研项目。

研究生课程9月初正式开始了,但这个月最重要的事情是选定博士导师。在清华,博士导师大多在录取前就已基本选定,但卡梅计算机系鼓励师生在进一步加深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导师,这即使在卡梅各系中也是很独特的。学生们根据之前的入门课程和教授网页上的自我介绍,选择感兴趣的老师,教授们根据学生的简历和课程中的作业和讨论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学生。然后,我们和多位教授一对一地面谈,进一步了解彼此的情况和意愿。最后,在9月底,学生教授提交自己的备选名单,由系里专门的委员会进行匹配。这个双向选择过程被戏称为“找对象”(Marriage Process)。“找对象”的结果公布时还要举行一个象征性的“婚礼”,由一对师生扮演“新郎”和“新娘”,颇富浪漫色彩。全系师生都会参加这个一年一度的活动,来认识新同学。卡梅计算机系对博士的要求包括课程、表达能力、博士论文开题和答辩几部分,中心是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

在卡梅,我们每人一共要学习8门课程,以达到对计算机领域当前发展情况广度和深度的认识。而在清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相对较轻松。每门课程,每周4小时的上课通常只是课程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时间要花在阅读课程要求的学术论文和作研究项目上。项目开题、中期报告和期末报告占课程总成绩的50%以上。

由于清华本科期间扎实的课程学习基础,以及硕士期间大量的项目锻炼,我在卡梅的课程学习中,能够较快适应。卡梅对表达能力的要求十分有特色。表达能力包括作学术报告的能力、文章的写作能力和编程能力三方面。比如,在学术报告表达能力方面的考核极为严格。系里由十几位教授和有经验的高年级同学组成评审组。学生必须作一个公开的学术报告,邀请评审组中至少三位成员参加。报告的听众都具备计算机领域的基础知识,但对于报告的具体研究领域却并不熟悉。考核的要求是学生必须深入浅出地讲解自己专业科研的一项成果,让听众听懂和理解。

博士学习最主要的部分是跟着导师作科学研究。在开始的几个月,导师指导我阅读了大量学术论文。一篇129号字的文章,大致要花2~3个小时才能细读一遍。要彻底理解文章内容,还必须阅读与文中的概念、设计、实验等密切相关的引用文章。日积月累,我逐渐对研究领域的发展情况有了透彻的了解。每周,我和导师都会开一个讨论会:由我讲述一周的收获和新想法,导师根据我的说明提问,我们一起讨论,最后决定下一步的方向。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决定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导师和我一起讨论文章结构和实验设计。我完成初稿后,导师从头到尾地帮我修改文章。对于比较大的修改,导师总是给我讲解原因。我非常感谢导师,虽然已经是国际知名的教授,他们仍然能够手把手指导我论文的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论文被数据库领域主要的国际会议录用,并且根据创新性、内容深度和写作水平被评为最佳论文前三名。首次参加国际会议,要在上百人的大会议厅里作报告,我十分紧张。为了准备论文报告,导师和我一起出谋划策,力求在分配的30分钟时间内,明确我们的研究成果,清楚地回答提问。导师和几位师兄师姐,耐心地听我练习论文报告,并提出很多中肯的修改意见。我的报告最后非常成功。

2005年底,我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取得了博士学位。我觉得我很幸运。清华的学习和生活为我在卡梅求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家人、同学、朋友的关心、帮助,导师耐心的指导,使我勇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挑战和挫折,终有成果。我已走上工作岗位,将再接再历,展开新的研究工作。

2008914

*陈世敏,现为英特尔研究院匹兹堡分院研究员。

相关新闻

  • 232008.10
  • 142022.09

    王子光︱珍品藏书:《联大八年》

    我面对书桌上的一本《联大八年》。这本封面残破,纸张粗糙发黄,印刷拙劣的旧书,却是我藏书中的珍品。因为这本书联系着我敬爱的两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老师闻一多和吴晗还有两位当年共同学习、共同战斗过的同学严令武和西奎安。《联大八年》汇集了国立西南联大(有人称之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的一些珍贵的原始史料,它珍藏着我们那一代人青春的足迹。1978年秋,我因编辑《闻一多纪念文集》和协助苑兴华同志编辑《吴晗和〈海...

  • 162007.10
  • 012021.11

    纪念陈省身诞辰110周年展览在校史馆展出 丘成桐等首日观看展览

    10月28日是陈省身先生110周年诞辰日,“我是‘与校同寿’──纪念陈省身诞辰110周年展览”在校史馆举办。当日下午,著名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的学生、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主任丘成桐教授,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的学生、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副主任郑绍远,数学系主任邹文明和系党委原书记李海中,校史馆馆长、档案馆馆长范宝龙等一同参观展览,表达对陈省身先生的深切缅怀与敬意。

  • 202016.04

    1946级校友陈章:清华是一生的牵念

    虽然陈老在校就读的时间很短,但他一生不懈的奋斗、对祖国和人民的奉献,都是在践行着清华精神。

  • 052010.08
  • 112013.04

    清华校友总会百年历史简介

    清华校友总会百年历史简介孙哲(1970工物) 今年是清华校友总会成立100周年,现将清华校友总会100年历史简要介绍如下。

  • 272008.09
  • 112011.11

    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在清华视察

    秋末冬初的清华园,天高云淡,气候宜人。

  • 182021.06

    何兆武:上班记

    他说,20世纪下半叶的 历史和现实政治纠缠太深 千呼万唤的“上班记” 终于还是没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