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先生曾依据一句不删、一仍其旧的原则出版了自己在清华园读大学的日记。时至今日,这本《清华园日记》已经成为研究季羡林生平经历和学术道路,以及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校史的重要资料。此外,季羡林留德时期的日记也曾以《季羡林日记:留德岁月》的书名出版,完整呈现了季羡林留德十年的生活面貌。两本日记之间有一段时间被隔过去了,即1934年8月12日至11月23日。这是季羡林刚刚步入职场、走马上任国文教员的时期。可惜的...
□ 本刊记者 陈晨 7月11日,98岁高龄的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北京301医院辞世,尽管由于身体原因,季羡林已经在医院度过几年的时间,但他的离开,还是在社会各界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生前不愿接受“国学大师”的称号,但“国学大师季羡林辞世”还是成为当天各媒体的头条。季羡林曾谢绝“大师”的称号,但谢绝不了世人对他的敬重。季羡林先...
又到了一年毕业季。1934年春夏之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也面临着本科毕业的诸多问题。论文写作、人际关系、求职深造……《清华园日记》真实地记录了他1932—1934年间在清华大学三年级、四年级的读书学习经历,其中既有迷茫和忧虑,也有坚守与无畏。隔着90多年的光阴,回望青年季羡林的读书生活和志业追求,仍可为今日之青年提供激励与启示。季羡林先生不但通英文、德文、俄文、法文,也研究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在语言...
7 月13日 上午,清华大学校长、清华校友总会会长顾秉林,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清华校友总会秘书长郭樑,前往设于北大百年讲堂纪念大厅的季羡林先生灵堂进行吊唁,敬献了花篮。 季羡林学长是清华大学1934届校友,于2009年 7月 11日晨八时五十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
2008年8月2日,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学长。清华大学1934届校友季羡林学长于今晨八时五十分左右在北京301医院病逝。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
水木清华九十年(一)文:阿忆 遥远的清华园在中国,无论是官员学者,还是车夫小贩,"清华"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在它成长的早年,它是国运衰败中的一个希望,一个梦想,一个中国人为之的动情的故事。如果说俄国圣彼得堡起源于一展帐篷,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这工字厅。彼得大帝在帐篷里开拓了一座城市,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 【主持人陈晓楠:我身后这片房子是清华工字厅。它的大小房间到底有多少,谁也说...
牢记责任 独立思考 诚信为人(2009年7月15日)同学们: 毕业的钟声已经响起,你们即将告别大学本科生活,走入新的学习或工作岗位。
在宁静中创造美好未来——在清华大学2016级本科上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清华大学校长 邱勇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3300多名2016级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成为这里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