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赵丽明:百年清华,百年季老

2009-07-31 |

“拉幕”与“谢幕”

711中午,我在厨房。正在看电视的儿子呼叫“妈,快来,季羡林先生去世了!”闻此噩耗,心痛无语,极想与语!无语无为,儿子接过去继续做饭。

20年前,让我拉开女书幕布的先生,当幕一道一道拉开时,他谢幕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季老关门弟子钱文忠看到刚刚逐字译注完成的《中国女书集成》时说,你向季老讲讲女书,先生一定很高兴。于是引荐我拜访季羡林先生,向老先生汇报了女书。季老看到神奇的女书,十分高兴,对扎扎实实从田野收集、解读、整理一份文化遗产的工作,予以肯定,嘱咐一定要出版,并写了推荐语;因为是一种新材料,学术界还不了解。不久又写了序。并鼓励我说,女书的幕一定要一道道拉开。也许是幕布?或许是铁幕?为什么这里会有女书?为什么会传下来?是怎么记录语言的?季老充分肯定了女书价值。在季老鼎力支持下(还有时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所长李学勤先生),清华大学校长拿出校长基金,支持了《中国女书合集》由清华出版社出版。19922月问世。有了先生的肯定与支持,前一年刚刚开过由清华牵头召开的全国女书考察学术会议,女书被正式提到学术平台上研讨。

15年前,95世界妇女大会,最后一位女书老人宣统元年(1909)出生的阳焕宜来到北京。季老亲自来清华出席中日韩联合举办的“东方女性文字报告会”。还有周有光先生、刘乃和先生、赵诚先生,与阳焕宜老人,同坐在主席台上。——我们拉开第一道幕:女书是中国劳动妇女的一个伟大创举。正如先生所言:

“女书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表现。众所周知,在旧社会劳动人民受到压迫,受到剥削,受到歧视。他们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大量的文盲就由此产生;而旧社会的妇女更是处在被压迫、被剥削、被歧视者的最下层。她们在神权、君权、族权、夫权的四重压迫下,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学习呢?她们几乎统统是文盲,连起一个名字的权利都被剥夺,但是她们也是人,并不是牲畜。她们有思想,有感情,能知觉,善辨识。她们也想把这些感情表露出来,把自己的痛苦倾吐出来;但又苦于没有文字的工具,于是就运用自己独特的才识,自己创造文字。宛如一棵被压在大石头下的根苗,曲曲折折,艰苦努力,终于爬了出来,见到了天光,见到了太阳。试想这是多么坚韧不拔的精神,多么伟大的毅力,能不让人们,特别是我们男子汉们敬佩到五体投地吗?这难道不能够惊天地泣鬼神吗?”

历史上在日本、朝鲜同样的儒家汉文化背景下也曾出现了东方女性文字现象。

10年前,1999年在清华召开了汉字应用与传播研讨会,我们又拉开了女书一道幕:女书是汉字传播中的一种变异现象。不但形体由方正变为斜体,更重要的是文字性质发生了变异,由表意变成表音文字——女书是音节文字。

8年前,先生90大寿。一天徐林旗老师打电话——他刚刚给先生出版了《季羡林清华园日记》——先生邀请你一起去山东老家过90大寿。我有些不安,应当请校长、院长、主任去呀。季老是清华老校友,与清华同龄,毕业于清华西语系,而后即赴德国留学。10年后回来被北大特邀为东语系主任。但是他一直关心清华。90年代末,亲自和几位老先生设计了清华文科实验班培养思路。常常在午后四点,季荷塘边——如同清华的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每每问起。这个班学生怎么样了,毕业都去哪儿了。我负责了两届。开往德清的火车上,与先生坐对面,谈了许久。讨论着一道道幕。我等你,一幕一幕不断拉开。

7年前,最后一次到那书山之中曲径通幽的先生书房。最宽大的地方是凉台书桌。先生有两个书桌,一个是做学问的,一个是写作的。两种思维交替,是一种休息。那时不用通报,不需经过批准,只要给先生打个电话约一下。就可以轻松地和先生聊上一两个小时,比如,您这样善良,德高望重,不会有敌人吧?有啊,三种。之类。女书的故乡有了一位中文系毕业的书记,季老兴致勃勃地亲自接待了他们,鼓励他们把女书保护好,传承下去。季老还嘱咐《中国女书合集》责编、清华出版社胡苏薇老师要及时申报中国图书奖。

《中国女书合集》要出版,责编说,最好请先生题字。一进门,李玉洁老师便说,你真是幸运,前几天先生还能写。当我捧着先生“中国女书合集”“中国女书研究”“女书博物馆”一连几行题词时,震撼着。深深知道,这是先生的教导、希望。特别是望着先生满是蚕豆大的结痂水泡的双手,更加心痛着。先生总是自己处理,挑破,结痂,不让我们做,怕我们下不去手,李玉洁老师说。先生不开空调,不开电扇。常常又有拍电视的用大灯泡烤。

后来听说,先生也在蓝旗营有房子,我想一定得给先生大一点的房子,先生的书怎么放呢?先生也不用开辟凉台做书房了。常常希望在院里碰到先生的身影。

后来听说,先生住进了301医院。想去看看先生。不容易了。

5年前,中国女书研究会成立。我们想去向先生报告,特别是要请先生写女书进入世界纪录遗产名录推荐信。几番周折,联系上李玉洁老师,得知先生已经永远站不起来了。我心很痛。先生再也不能漫步在他心爱的荷塘边了,再也不能来蓝旗营了。先生已经带上心脏起搏器,以防万一。我又一次深深内疚,是不是太残酷了,还向这样的老人索文。先生却说,没关系。不要等我死了来纪念我。趁我在世,能做些有用的就好。先生总是为社会需要着想。

先生写道:

女书作为一种在旧制度下,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的民间普通劳动妇女,运用自己独特的才识,创造出来的女性专用文字,实在是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表现,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女书文献以及相关的文化,具有语言文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价值;其社会功能,至今为现代文明所运用。目前只有一个半自然传人(阳焕宜1909出生、何艳新1940出生),濒临灭绝。这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完全符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所要求的各项条件。用敢竭诚推荐。

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部学部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中国女书研究专业委员会顾问

季羡林(签字)

2004430

3年前,最后一次见到先生,五卷本《中国女书合集》终于由中华书局出版了,去医院给先生看。先生很高兴。很好,不错。我们还把刚刚做好的《女书用字比较》也向先生汇报。先生在他医院特殊的病房加书房的书桌前,兴致勃勃地看着,听我讲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看着先生很开心,我心里稍稍好受一些。

2007年初,在央视“感动中国”节目看到先生。先生精神很好,他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文化振兴的世纪,这就是我最后的心愿。我要争取活到150岁。我最钦佩干实事,不说空话的人。”在那个学期的开学第一堂课上,把这位老学长的话讲给我教的每门课的同学。

后来,都是在电视上见先生,温总理去看望先生;已成气候的钱文忠给先生跪拜祝寿。最后一次,则是在网上,看到饶宗颐看望先生的照片。饶宗颐先生亲自出席了1999年在清华召开的“汉字传播研讨会”,并做了《造字与解字》的主题报告。两位当代大师、当代圣贤会面的历史镜头,我把它下载下来珍藏。

女书的幕一道道拉开,几代清华学子呕心沥血,终于从65022万字的原始文本中,穷尽性统计、比较,最后得出女书基本用字只有不到400个。并成功提交进行了ISO国际编码,收到WG2组织成员的肯定,好评“十几年来,中国提案中最好的最神速的。”“可作为范本”,并正在进行女书电子方言词典的研制,实现数字化。

女书的神秘面纱一层层揭开,女书的幕布被一道道拉开。而且又有新的另类女书“坡芽歌书”等等被发现。一直想去先生汇报。尽管不能面呈,我总是在默默告诉先生;现在尽管永远不能面呈,我们会坚持下去,用扎实的工作告慰先生。

今年暑假,在为先生送行的日子里,清华学子又出征了,走向田野,走进学术。跟着您,拉开人类文明的一幕一幕。

先生,2011,我们将和您一起,百年清华,百年季老!

赵丽明 09-7-14凌晨,敬书于蓝旗营

赵丽明,女,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相关新闻

  • 022017.11

    赵仲兴:百年丹心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百年风范,山高水长。祝贺赵老师“百寿”初度,“茶寿”可期。

  • 212021.05

    百年清华的精神品格

    走过110年历史的清华大学,沉淀了拥有自身个性和特色且一以贯之的精神品格。品格在历史中淬炼,也在时代发展中升华。透过谢维和等新著《清华的风格》一书,我们可以鲜明地感受到,拥有深厚学术文化积淀的百年清华,一直以其永无止境的教育探索与中国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紧密相连。换句话说,清华大学深刻地参与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清华的风格》,谢维和 叶富贵 李珍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4月版习近平总...

  • 292010.12
  • 042023.07

    百年以前,棒球与清华还有这层渊源!

    纵观清华百年历史,体育的开展几乎与学校开办同时起步。而要论哪一个运动项目与清华最有渊源,恐怕就要属“棒球”了。

  • 192011.01
  • 132011.10
  • 022018.11

    百年精彩 ——清华学长李诗颖的故事

    百岁老学长李诗颖于2018年7月1日去世。波士顿校友会前任会长林巍在清华第20次校友工作会议上发言,介绍李诗颖学长的精彩人生。

  • 292011.01

    体育代表队老校友热议清华百年体育

    1月26日,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陈旭召集学校体育代表队老校友座谈,就校百年校庆设立“清华体育荣誉室”征求意见。

  • 162018.05

    顾苹:百年沧桑尽,一湾清华情

    光阴似箭,一晃我从清华工物系毕业已整整五十年了!回顾在五十年前, 六年紧张而快乐的母校生活,回忆踏上社会以后五十年来经历的各种风风雨雨,打心底里说,没....

  • 29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