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点点滴滴清华情

2010-12-27 |

○盛智龙 (1966动力)

离开母校40多年了,不知不觉已步入了古稀之年。人们常说,青年人向往未来,老年人则常常回忆过去。40多年来,那些与清华有关的人和事,深深地留在记忆的海洋中。

铭记一生的清华来信

在1959年入学的2079名清华新生中,我是一名差点要与清华失之交臂的学生。

1959年9月,我从江南水乡绍兴的一个村庄,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来到了清华园。开学不久,赶上祖国的十年大庆,我们2000多名大一新生,有幸作为清华大学的代表,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国庆群众游行和晚上金水桥边的广场狂欢活动。班上来自天南海北的20多名同学,很快就融成了一个温暖的集体,使我愉快地度过了大学的第一学年。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1960年暑假回家时,发现母亲得了严重的肾炎,全身浮肿得已不能走路,她为了让我在学校安心学习,一直不让弟弟写信告诉我。我在3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我们兄弟两人,现在母亲病倒了,使我手忙脚乱,整个暑假期间,我陪着母亲在医院里住院治疗,出院后,一系列的困难摆在我的面前:母亲出院后要定期到医院复查,平时要有人照顾,她病倒后家中无经济来源,加上看病期间向亲友借了不少钱,面对这一切,我已经无法按期回学校继续学习了,考虑再三,不得已向系里写信提出休学一年的申请。这一年,我在家乡先做农村会计,这样可以随时照顾母亲,后来她慢慢恢复后,我又争取到在中学做代课老师。

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为了使家里能生活得好一些,我决定不再回清华复学,继续好好教书,争取能尽快转为正式中学教师,这在当地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工作了。回家一年来,我与同学已失去了联系。没有想到1961年的8月初,我意外地收到了一封来自清华大学的信,拆开一看,竟是系里教务科王繁先生的信。她在信里写道(大意):盛智龙同学,你提出的休学一年即将到期……你在大一一年的学习中,学习成绩优秀,你千万不要放弃在清华珍贵的学习机会。考虑到你的困难,我与系里商量,决定给你补助两个月助学金,作为你返校的路费和生活费用,望你准时回校学习。看到这封信,一股暖流顿时涌上心头。我们系里同学都知道,王繁先生是国内著名的数学家赵访熊先生的夫人,她在系里是负责日常教务工作安排的职员,平时工作很忙,一个普通的大一学生,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农村,能收到她写来的信和她为我申请的33元钱(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少的钱),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母亲非常感动,促使我和母亲改变态度,决心克服家中的困难,继续回校学习。这样于1961年8月底我又重返清华园,编入6字班完成了后5年的大学生活。

今天回忆起来,王先生的一封信和她帮助我申请的33元助学金,对我完成大学后5年的学习,起到了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每每想到这一段情况,心中时时升起对王繁先生和动力系的感激之情。

影响一生的清华基本功

我们60年代毕业的大学生,把专业是否对口当作参加工作一件大事,而我的工作经历,偏偏又走了一条业务大改行的道路。

1970年,我从武汉解放军农场锻炼回来,正好赶上建设大三线的高潮,我被分配到三线建设组,负责三线的试车台测量和控制系统设计。为了使三线建设达到先进水平,领导提出了要在三线建设项目中应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测量和控制技术,可当时我们参加三线工程设计的150多名技术人员中,没有一个是学计算机专业的。经领导研究,决定从我们测量和控制组抽调5名同志组成计算机小组,并指定我为负责人。对于在学校没有学习过一点计算机知识的我来说,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可想到未来的三线试车台将成为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先进系统,又感到面前的任务振奋人心,决定边学习边工作,完成这项艰巨任务。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我们选定了当时性能价格较好的DJS-8(108乙)计算机作为测量和控制用的主机,这是一套庞大的晶体管计算机系统,由运控器、存储器、外部设备等8个大机柜组成。为了尽快掌握它的原理,我与另一位同志到738厂去跟班学习。一边自学,一边向技术人员请教。在学习电子计算机线路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是在校时的电子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课,帮助我较快地掌握计算机知识,虽然计算机各个部分很复杂,但把每个部分独立分析,基本上都是由“与或非”电路组成,这样运用电子技术课的基础知识,使我在短短的两年中,较好地掌握了操作时间表、运控逻辑图、指令部件逻辑图、代码总线、开关存储器、中断系统、检测程序等计算机主要部件的原理,并初步掌握了调试方法,从而跨进了高深的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大门,帮助我走上了计算机应用的道路,实现了我技术道路上的大改行。后来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有幸参加了M6800微处理器在发动机试车台应用的研究任务,与一机部自动化所合作,于1978年在国内首次开发成功微型机控制的发动机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80年代初,国内各部委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我又参加了航天信息管理系统工程建设,从担任科学情报分系统的设计师开始,到1997年成为航天工业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在航天计算机应用道路上奋斗了30多年。

回想我的工作改行经历,我感到学校开设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是技术岗位上的基本功,有了它,就可以克服业务工作中的种种困难,完成各种技术任务。

激励终身的清华号召

时光流逝,跨入21世纪大门时,我已到退休年龄,2001年,我从航天信息中心主任位置退下来,这时我已在航天系统奋斗了30多年,获得了“航天奖”,享受了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按说可以安度晚年了。然而想到蒋南翔老校长当年给我们提出的“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的号召,我还远远没有达到目标。到哪里去健康工作呢?在航天部门为了实现干部新老交替,我应当主动退下来,把位置让给年轻人,但在社会上发挥科技人员余热,则是国家和社会提倡的精神。我当时是北京市科协委员,根据自己长期在国防科研部门工作的特点,开始参加一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产业方面的专家咨询工作,在最近的10来年中,我通过科协的“科技工作者建议”渠道,向北京市政府提出过十来次专家建议,其中有半数建议都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其中在1999年提出的关于“发挥在京国防科研院所力量,为首都经济服务”的建议,受到当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贾庆林,北京市市长刘淇,国防科工委主任刘积斌等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分别批示给国防科工委科技司和北京市科委,要求他们重视这条建议,落实合作事宜。我的建议提出不久,刘淇市长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市长恳谈会,听取在京的十来家国防大院大所领导意见。随后在同年11月15日,北京市政府和国防科工委签署了高层科技合作协议,决定以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为主线进行长期合作,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该协议促进了在京的国防科研院所与北京市有关区县、企业进行了多项合作,对国防院所参加首都经济建设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由此,我被国防科工委科技司领导称为“委市合作的发起人”。2002年我与原丰台区科技园陈家林副书记提出的“关于将北京航天微电子所纳入北京微电子基地建设”的建议,当时主管科技工作的林文漪副市长很重视,不久市科委决定投入1500万元启动资金,推动航天微电子研究所与北京测试技术研究所联合,在航天微电子研究所建设北京微电子孵化器,成为国内第一个国防科技工业与地方共建的高科技孵化器。2007年12月,我又被选举为新成立的北京数字科普协会第一届理事长,几年来,与秘书处同志一起,组织和团结北京地区科普工作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开展数字科普学术交流,实施数字科普活动,促进数字科普资源的开发,推进数字技术在科普工作中的应用。我们先后举办了3次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举办了“数字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应用”等多次科技沙龙,今年又与中科院研究生院一起,承办了科学与艺术国际研讨会。

退休近10年来,通过参加北京市科协的活动和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我担任副理事长)的各种活动,结交了北京各方面的诸多专家,接触了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家,参加了各种科普活动,感到退休生活很充实。通过活动和交流,开阔了思路,增长了知识,促进了身心健康,为实现“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号召,创造了工作和活动的空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