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邱仁森:毛泽东的旗帜飘扬在核试验场上空

2014-10-16 |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校友的心声

邱仁森(1966工物)

茫茫的沙漠深处,一片绿荫环抱的绿洲。为了执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建立我国的有效核自卫力量,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正在严酷的环境中默默工作。

除了一望无际的黄沙乱石,伸展至天际的还是沙石,荒漠连天,黄尘滚滚。在这严酷的环境中战斗着的,有我军的高级将领,有资深的科学家,有部队的指战员和我们这些离开校门不久的大学生。

这鸟儿也不飞的无人区,夏日骄阳似火,沙石滩上热浪滚滚。人走在发烫的沙石上,熔化了的军用胶鞋把一层层的沙子都粘了起来。冬天,冷风似刀割人的脸。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双手一碰钢钎立即就被粘住了。

人们在这里喝的是沙漠盐碱湖边的苦碱水,吃的是夹沙的馒头,咀嚼时上下牙不能碰着,咬起来发出清脆的响声。

此刻,同学们蹲在掩体里,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准备执行各自的任务。

大家的心情既紧张又激动,不禁想起每次奔赴核试验场前年轻战友们与年幼的子女依依惜别的情景,想到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奉献的青春年华。一切都为了“国家和民族脊梁骨”的国防科技事业,一个振奋民族精神,气壮山河惊天动地的事业!

同学们每次都会想起,参加第一枚原子弹核试验的情景:

为了参加试验,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着防毒面具,在烈日曝晒的沙漠中进行“天天练”。这样高温行军下来,从防护服中倒出的汗水有几斤重。尽管这样,大家想到这一切都是为了执行一项崇高而壮烈的历史性任务,激情中充满豪迈。

同学们知道,在核反应堆的控制大厅内,物理实验室里,核燃料厂的车间中,矿山深井下,许多同学都在激动地注视着这一庄严时刻的到来。这个时刻,大家都有同样的兴奋激动,为所从事的工作,感觉那份崇高,那份光荣,那份壮怀激烈。作为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大家受着同样的教育,为着同样的目标,从事着一个共同的事业,多大的困难都要咬牙闯过去……

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几乎同时横扫万物的冲击波刚过不久,蘑菇云还在高空中翻滚着,战友们就准备出发了。

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军乐声中,一辆辆坦克载着全副防护装备的战士往试验场区隆隆驶去,军用卡车运送科研人员向着场区的监测点前进。

车队进入试验场区,人们看到:扫荡一切的冲击波已把现场所有的构筑物荡平,飞机、坦克、大炮已经焚毁,被冲击波吹得七零八落,房屋变成一片瓦砾,砖木结构建筑已经烧焦,路沟被砂石填平……

抱着赴死的决心,战友们一个个跳下军车,奔向各个监测点采集数据……

青春撑起民族脊梁——献给核试验场的校友(水彩画 邱仁森 2014年作)

傍晚,同学们走出营地,爬上东边一座小山。

站在山上回望,营房的灯光一点一点亮起。四野空旷寂寥,只有远处的哨所,孤零零浸在朦胧的暮色里。抬头仰望,星斗一颗一颗从天幕闪了出来。戈壁吹来的夜风,吹拂着脸颊,感到丝丝凉意。

这无人区,没有一声鸟叫,一息虫鸣,只有从沙砾中偶尔发现的动物骨骼,才证明这里曾经有过生命。骆驼蹄印早已无踪无影,只在不远处尚存一片枯死多年的胡杨林。天气极度干燥,粗大的树干千百年不倒,似一群不屈的勇士,在夜色中依然挺立执勤。

望着这些景色,有同学念起一首古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毛泽东时代青年从事的伟大事业,感召出的壮烈情怀远远超过古人!

作者简介:

邱仁森,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66届毕业生,先后到法国、比利时、英国、德国和意大利考察、留学和工作,国际上第一位完成液钠过渡态传热规律研究,先后获布鲁塞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法国核电工程指挥长证书,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学会理事,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荣誉院士,中国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中国文艺家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有突出贡献回国留学人员”,“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人物”。

曾任核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期间任工程现场总指挥,此后在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任基建经理、总工程师。

2005年起,五年完成四部长篇小说(一百二十万字):《大漠涛海未了情》、《情陷地中海》、《魅影情侠》、《神魔双刃剑(核科学史话)》等,获“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中国艺术-时代人物”等称号。美术作品入编《当代华人艺术经典》《当代诗书画名家典藏》《世界文艺名家大辞典》等,获全国首届文化艺术创新优秀成果奖评选“最佳创作奖”、“首届世界华人文艺先锋奖金奖”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