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郑庆云:永远的怀念——喜贺清华工物甲子庆

2016-09-09 | 郑庆云(1962工物) |

入学

一九五五年——

中央决定核工业在我国开创。

一年前——

广西杉木冲发现了新中国第一块铀矿石,

奠基之石为我国核工业发展插上翅膀;

一年后——

清华大学创办工程物理系,

成为核工业培养人才的殿堂。

我们是工物系全国统招的首届新生,

这是我们的幸运和骄傲,

这一届十六个班,

事业对他们寄予厚望。

从核物理、核材料、反应堆到同位素分离,

规模大、专业全、遴选严,孕育事业的辉煌。

那时,新兴的核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景象,

北京,开始建设研究反应堆与回旋加速器;

一批铀矿山核工厂精心选址定点,

大江南北掀起了核工业建设的热浪。

毕业

一九六二年——

我们毕业了,

国家制定两年规划决心尽早放响“大炮仗”。

中央成立了由周总理出任主任的专委会。

这是研制“两弹”最高司令部,

指挥我们奔向深山峡谷、戈壁荒原新战场。

先行者说,干这一行需要隐姓埋名,

我们回答“我愿意,我愿以身许国”,始终斗志昂扬。

老领导说,搞核科研生产要进入沙漠荒原,

我们表示“只要为了科学,就不考虑在什么地方”。

我们背起行囊来到位于荒野的铀矿,

为核工业寻找和开采急需的食粮;

我们背起行囊来到铀浓缩工厂,

那时,一望无际的扩散机群正在加速安装;

我们背起行囊来到机密的科研院所,

立志探索核工业发展的方向;

我们背起行囊来到核工业需要我们的祖国各地,

执着的激情燃烧起我们青春的火焰,闪闪发光!

耕耘

是党和人民——

为我们构筑了核的大舞台、大疆场,

无论在工厂、在基地、在院所,

我们都义无反顾敬业爱岗。

因为我们知道,这是紧系国家命运的事业,

这是托起民族进步的脊梁。

我们把事业高于一切、进取成就一切,

作为谋事的准则;

我们把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

作为行动的指南。

我们辛勤耕耘,没有一丝懈怠,没有半步退缩,

每一步都在庄严地谱写人生的篇章!

我们不是功臣,也非栋梁,

我们只是普通一兵,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们虽无功勋奖章,但在“两弹一艇”中都有我们的辛劳,

我们虽不能照亮四方,却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闪光。

在我们当中——

有参加第一批铀矿冶的探索者;

有参加第一座生产堆后处理厂的设计师;

有分析第一瓶高浓铀产品质量的技术员;

还有“两弹”研制、核试验的直接参加者……

人人都奋战在各自的疆场。

在我们当中——

有研制大型集装箱检测装置的主力军;

有“生命科学”教育体系的运筹策划人;

有合成滴线新核素的拓荒者;

还有培养核工程师、科学家的教授……

个个都同样在为国争光。

我们把个人兴趣、家庭幸福、人生价值,

都融入国家强盛、人民安康的篇章。

我们吃苦不叫苦,受累不埋怨,再苦再累也心甘。

革命乐观主义充满胸膛!

晚霞

跨入新世纪,迎来了我们人生的夕阳,

火红的晚霞,照映出一代核人的风光。

我们欣慰——

用我们的青春谱写了兴核强国之歌,激情豪放;

我们自豪——

用我们的心血编织了发展核能的蓝图,灿烂辉煌。

如今,我们虽已远离曾经奋斗的沙场,

对核事业的执着与关爱依然如常;

如今,我们幸福地生活,

享受国与家给我们带来的和谐与吉祥;

如今,我们快乐地生活,

同学与好友相互调侃与赞扬;

如今,我们健康的生活,

晨炼和健身给我们带来康乐与强壮。

回首60年——

母校 母系的恩情永不忘,

老师 学长的教诲记心上,

依依难舍是同窗!

在母系甲子喜庆的日子里,

让我们向母系 母校道一声:谢谢!

愿“理工结合 又红又专”的大旗高高飘扬!


庆祝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建系60周年(1956—2016)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