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澜:我在第一届清华国旗仪仗队的经历

2017-03-29 | 王澜(1992级水利) | 来源 微信公号“THU毕业廿年”2017-03-23 |

转眼之间,我这个92级二字班同学,从清华本科第一学位毕业已经二十年了。四月校庆征文,忽然想起2014年底,参加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建队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我作为第一届队长上台发了言。当时没有讲稿,但自己用手机录了音,后来两年多再也没碰过。现在把它整理成文,好像当时说的话,当年做的事又都活了起来,就权当一段口述小史吧。

搜合影时微信给当时的第20届队长白浩,晚上他用清华人特有的认真劲说:“师兄,我现在西藏支教,登录网盘没成功,明天我让队里同学帮忙找。”第二天发了80M原图给我,还追着问我是否收到了。这就是我们清华国旗仪仗队的棒小伙儿,正是好男儿志在四方!希望我能在每一个秩年回到母校,也希望能够在清华国旗仪仗队建队30周年、40周年、50周年庆祝大会上再见到一届届行胜于言的清华人。

————————————————————————————————

(2014年12月7日,清华大学蒙民伟楼)

尊敬的校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国旗仪仗队的战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叫王澜,是二字班的同学,1992级水利系流体机械专业,后来又念了中文系编辑学双学位,1998年毕业。我现在一家跨国医药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我周五接到电话,让我参加这个庆祝活动,当时特别激动。我转身在我的书柜里面找到了这样一个文件夹。这是咱们学校专业摄影郭海军老师,为第一届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拍的照片,发表在1995年3月《中国大学生》杂志的封面上。这两叠发黄的A4纸,是我在1994年10月底写的清华大学国旗班建设设想,还有在1995年3月份写的第二学期的工作计划。我把他们从书柜里找出来,经过了20年,纸张已经发黄了,但是没有一点皱褶。为什么呢?因为我珍视这个荣誉。经过了20年,站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我感到非常自豪。

我想跟大家说三点:

第一,我们在国旗仪仗队建队之初,经历的事情。

第二,我怎么看待这个集体。

第三,清华国旗仪仗队给我的三个礼物。

我们这样一个集体是在1994年10月1号正式亮相的。当时为庆祝建国45周年和迎接94级新生,清华大学在大礼堂前举行了“高扬一面旗,共唱一首歌”大型升旗仪式。当时9月份,我们二字班跟三字班,刚在大兴的学生军训基地完成军训。校团委、校武装部从军训的优秀学员中选拔出来11名同学组成国旗仪仗队,一个旗手,两位女护旗员,八位队员。我1米78,个子最矮,算是招聘门槛线,但口令喊得好,正好站在队尾指挥,就这样被指定为队长。当天在大会上,陈希老师来给大家致辞。我们在上千名同学面前圆满完成了第一次任务。清华国旗班被媒体广泛报道,成了“全国高校中第一支学生国旗仪仗队”。

在那之后,从94年的第一学期第8周一直到第16周,我们每周周一组织同学参加升旗活动。那时候的升旗仪式,大家知道有多少位队员参加吗?只有5位,一个旗手,二位护旗,二位队员在后面。我们在8周里,给35个本科班,1个博士生班,总计1000人次,举行了升旗仪式。就像王老师刚才说的一样,那时候的升旗,条件是很艰苦的。我清楚地记得,每周一的早上,我们提前到达大礼堂,要先搬出木梯子,爬上东边的旗杆座,把绳子解下来。7点钟同学们列队站好,仪仗队从大礼堂出旗。把红旗栓好在旗绳上的时候,需要有一名队员,再跑进大礼堂,跟传达室大爷说要放国歌。那位大爷,来参加升旗仪式的同学们都没有见过,但我们亲切地把他叫做“我们国旗班的第6人”。升好国旗,同学们都离开了,一直立正的国旗班队员,会把梯子从两米高旗座的后面搬出来,再爬上去,把国旗栓好。

如果在刮风下雨的时候,国旗有时降下来10公分20公分,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国旗没有栓好。所以我们每次都要去检查国旗栓得是否结实,绳扣是否准确。这样一学期下来,到了第二学期,我们又去招新的同学。我们在1995年的5月份,第一次走进天安门,和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们,一起学习联欢,请他们给我们训练队列。我们后来还专门办了一个队刊。队刊的名字只有一个字,叫“擎”。擎天柱的擎,上面一个敬礼的“敬”,下面一个旗手的“手”。我们觉得这个“擎”字,这个高高举起的动作,它代表了国旗仪仗队的精神,也代表了我们的意志和使命。我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清华国旗仪仗队的第一年。

我今天中午来到清华的时候,一点半,我忽然有一个冲突,想去大礼堂看一下。我走到大礼堂,站在大礼堂正门的台阶上,面对下一组台阶前的大平台。按照当年的出旗规定,我踢正步往前走,连踢12步,我的右腿正好又落在了平台尽头的台阶边。我想大礼堂前面的这个平台,一寸都没有改变,旁边的国旗,没有改变,我自己的正步,也没有改变。我为此感到由衷的自豪跟骄傲!

今天我站到这里,跟大家分享这些,不是想说我们当年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我想跟大家讲,我们都是相同的。不论我们是第一届还是第二十届,不论我们是在大礼堂升旗还是在主楼升旗,不论我们是队长还是队员,也不论我们是清华大学的国旗仪仗队还是其他兄弟高校的国旗仪仗队。我们都是由这些热爱国旗,护卫国旗的同学们组成的。如果选择一个名称来称呼我们大家的话,我觉得它应该不是同学,也不是队员,它应该是,战友。为什么这么讲?任何一面旗帜,都是一个组织灵魂的象征。国旗是我们这个国家灵魂的象征,它应该由谁来护卫?它应该由这个国家最勇敢、最强壮、最忠诚的人来护卫。我想我们的天安门国旗仪仗队,就是这样的一个组织,他由军队中的最优秀的战士组成。在清华学生国旗仪仗队,大家虽然不是战士,但穿起这身军装,也应该用战士的要求来对待自己。我想最恰当的称呼,还是一个“战友”。

面对这样的战友,我想谈谈我的三个礼物,这是清华国旗仪仗队带给我的,我也想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礼物,就是一个强健的身体。大家可以看到我今天站在这里的样子,我觉得我没有辜负国旗仪仗队的荣誉。作为一名老队员,我也恳请大家,永远不要让这样的情况发生:当你和你的同事朋友说起,你曾经是一名国旗仪仗队队员的时候,不要让他们用诧异好笑的目光来看你。我们加入这样一个组织,首先有身高的要求。身高是父母给的。我们穿上这身军装,会看起来更加高大英武,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在军装之下,你有没有一个挺拔的身姿,你有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我相信,挺拔的身姿和强健的体魄,才是你永远不会脱去的军装。

第二个礼物,就是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国旗仪仗队感动大家的,其实不是每周一踢正步出来的那个样子。真正感动大家的,是刚才王老师说的,不论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每天早上,国旗要高高地升起,每天傍晚,国旗要缓缓地落下。在天安门国旗仪仗队,这个升降旗时间,会跟每一天太阳升起地平线和落下地平线的那个时刻相吻合。我们都知道清华的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说的就是我们的行动要向天上的太阳一样,刚健有力,永不停息。我觉得这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国旗仪仗队给我留下的第二个珍贵的礼物。

那么第三个礼物是什么呢?在这段时间,我在工作中,经常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人的成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可能同学们会想,人的成就是从能力中来,就像你们考上清华大学,是作为学生,学习能力很强。暂时的阶段性的成就,可能和你的能力与资源相关。但如果看到你一生的成就,看到一个组织一个国家长久的成就,我相信它只跟一件事情相关,它跟你的信念相关。昨天我在跟我们的一个外国同事探讨问题,他说,“我做的事情,别人可以模仿。但是,我想的东西,他们很难模仿。”这个“What”“How”是什么怎么做,是容易模仿的,但是“Why”为什么,是非常难模仿的。就是一个“Why”,定义了你自己,让你跟别人不同,让你能持久的表现卓越。这个“为什么”,往小里说,是一个人的希望、愿望;往大里说,就是一个人的信念,跟他的使命。清华国旗仪仗队,给了我这样的信念作为礼物:就是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永远要以祖国和更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为起点。

这三个,我想就是国旗仪仗队带给我的珍贵礼物。

我今天开车来到校园的时候,从东校门进来,我在20米以外,看到一个穿绿军装的人笔挺站在马路中间。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肯定不是保安。后来我猜到他应该是一个国旗仪仗队的战士。然后我顺着行车路线,经过我们的二校门,一路开过来,看到7个国旗仪仗队的战士。他们在寒风中挺拔地站在那里。我在想,这个主意出的太棒了,让我们这些老队员远远地就感受到了国旗仪仗队的精神。这些同学,他们在想什么呢?他们是把这当成一个任务,还是当成一个考验呢?所以我在想,我今年41岁,和我加入仪仗队时21岁相比,已经走过了20年的时间。我在想如果有这样一道填空题:人生是一场( ),我愿意成为一个( )。每个人会做出怎么样的回答呢?我觉得,人生,是一场考验。如果每个人可以给自己一个定位的话,我最想说,我愿意,成为一个战士!在这场人生的考验中,每个人都要不断去战斗。如果你能够永远挺起强健的胸膛,永远带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永远追随你的信念,那你一定能活出独一无二,精彩无悔的人生。

最后,我想祝福,清华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茁壮成长。在每一个清晨,让鲜艳的五星红旗,经由我们的双手,在清华园上空高高飘扬!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 152025.01

    正步青春 “仪”路前行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12008.03

    清华学生国旗仪仗队将出征北京奥运会承担升旗任务

    学生国旗仪仗队是清华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 152025.01

    言之有“物” —关于清华国旗仪仗队你应该知道的事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52025.01

    高扬一面旗 共唱一首歌——庆祝清华大学学生 国旗仪仗队建队 30 周年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52022.07

    黄尔诺:我为国家护国旗!

      黄尔诺,1990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现在是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国际合作高级主管。他是清华大学国旗仪仗队自1994年创队以来首位港人旗手,他说,“作为一个香港人,能亲手升起国旗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 052019.11

    第一届清华—协和校友医疗产业投资论坛(上海)举行

    11月3日下午,第一届清华—协和校友医疗产业投资论坛(上海)在上海徐汇区环贸广场隆重举行。

  • 252008.12

    第一届清华大学校友网球俱乐部杯赛鸣金

    2008年12月21日,第一届清华大学校友网球俱乐部杯赛鸣金。

  • 112023.04

    第一届“清华之友——徐葆耕纪念奖学金”颁奖典礼顺利举行

    4月6日,第一届“清华之友——徐葆耕纪念奖学金”颁奖典礼于清华大学图书馆音乐讲堂隆重举行。副校长、教务长、“清华之友—徐葆耕纪念奖学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彭刚教授,校党委原副书记、原人文社科学院院长、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胡显章教授,奖学金捐赠者刘俊君(自86、编86)校友,日新书院院长、人文学院王中忱教授,人文学院解志熙教授,中央电视台制...

  • 152022.04

    尹鸿:一开始,就已经那么美好——我所经历的清华新传

    1999年春,当时我还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工作,接到时任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中文系系主任的徐葆耕教授电话,“戏言”我曾经答应过但一直没有兑现清华一门电影课,随后邀请我来清华聊聊,说清华正在筹建传播系。于是,我来到此前并不太熟悉的清华校园,见到兼任筹建传播系的代理系主任徐葆耕教授,他还邀请了曾经也在北师大中文系工作过的清华著名学者蓝棣之教授,也是第一次见到主持筹建传播系工作的常...

  • 222024.04

    北美清华校友第一届匹克球大赛在加州湾区成功举行

    硅谷四月,春意盎然,蔚蓝的天空下一片清华紫。由北美清华校友会联合会 (NAFTHAA) 主办、北加州清华校友会承办的2024年首届北美清华校友匹克球大赛于4月20日在旧金山湾区 Evergreen Valley College Pickleball Courts 拉开战幕。此次大赛共有来自北美的39位校友参加了比赛。比赛设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和男子单打4个项目。其中男子双打有12个队,女子双打有5个队,男女混合双打有12个队,男子单打有7位选手。比赛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