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李殿奎:六十清华龄

2018-03-29 | 李殿奎(1964届精仪) |

五八金秋进北京,清华六载学业成,

校训八字铭心里,如今六十清华龄。

我是1958年秋季入学的,现在,我可以骄傲地说:我已有60年“清华龄”,回首往事,我无愧于六十清华龄。

金色的季节激动的心

秋天,稻谷金黄,瓜果瓢香,是个令人喜悦的季节。邮递员将喜悦送到了我家——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是1958年初秋的日子。

我收拾行装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当我满怀喜悦走出北京前门车站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鲜艳的印着“清华大学”四个大字的红旗。红旗下面,几位接站的同学热情地把我们送上汽车。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首都,当汽车从前门向北行驶时,第一眼看见天安门的时候,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让我这样一个穷苦的孩子有机会进入闻名中外的高等学府,我一定不辜负他老人家的期望!

回娘家

汽车开进南校门。迎面从两旁的大树上拉了一条红色横幅,上面醒目大字是“欢迎您,未来的工程师”。一句话点燃了心中的火,我决心从此勤奋读书,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才。当时,马约翰教授提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号召,我们都从心眼里响应。新同学进校,自然要相约到处走走看看,特别是要看看朱自清《荷塘月色》原址,看看纪念闻一多的“闻亭”,还要看看“三一八断碑”,先师伟绩激励我们奋发进取。

火红的岁月火红的心

走进清华园,正值我国“大跃进”的年代。不久,我们就投入了火红的战斗。当时,全国正在为实现钢产量突破千吨而奋斗,我校师生自然要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也“请钢元帅升帐”,为1070而战。全校师生都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我和几位同学被分配到大高炉倒班炼铁。我们的手脸和衣服都被铁矿石染成了红色,我们决心在大炼钢铁运动中炼出一颗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红心。有一次,一座高炉的炉壁剥落,我们也顾不得炉膛的高温,立刻钻进去修复。那时,到底是青年人,每天大炼钢铁累得够呛,然而下班后,“满面红光”像关云长一样,还跑到荷花池去溜冰。

那时候,高年级同学都在向科学进军,搞科研人手不够,我被分配到金相车间参与钛制取的研究工作。为了从钛的氧化物中提取纯钛,高年级同学正在用玻璃蒸馏器对钛的氧化物进行分馏,急需有一种可靠的加热分馏设备。我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在高年级同学的支持下,自己动手,用耐火砖做炉体,用陶瓷管做炉膛,用镍铬丝做加热元件,制作了一台加热分馏炉,得到高年级同学的好评。纯金属钛和纯金属锆,球墨铸铁和输油管道等,都是那时候我们配合高年级同学一起研究开发的。

清华毕业留影及毕业证书

那真是一个火红的年代,我们既要上课学习基础课程,又要参加科研生产劳动,业余还参加学校的社会活动。我进清华以后,被“清华文艺社”和“清华文工团”录取。我在清华文艺社做汇编工作,搜集了“十三陵水库大联唱”等学生作品,跑出版科印刷厂(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前身),先后参加编辑出版了《清华文艺》第1期和第2期,刊物出来后又连夜画海报,第二天贴到布告栏里。每到周末,我还参加文工团话剧队排练话剧《在烈火中永生》。真不知道那时候从那儿来的那股子劲儿!

炽烈的运动烧焦的心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当时的教育方针。20世纪60年代初,一场教育革命在高等学校里展开。当时,我们正在学习“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等基础课,有的同学提出一个口号:“一穷二白穷光光,手捧毛选破框框。”叫嚷把课本统统踢开,什么牛顿•莱布尼兹公式,统统都是“框框”,都要踢开,不要管它,自己动手编写教材。党支部号召同学提改革建议,谁提得最多,谁就是“运动健将”。我提的改革建议最多,但没有成为“运动健将”,倒成了“批判对象”。

我认为“高等数学”也好,“理论力学”也好,我们都刚刚开始学,一窍不通,怎么动手编写?书本是前人经验的总结,要改革它们首先要掌握它们,什么都不懂怎么编写新教材?我提了一些被认为是“反改革”的意见,加上我先前有过两次“过错”,于是“老帐新帐一起算”——那是在前一年,在“反右倾”运动中,由于白天上课学习、生产劳动,晚上编辑《清华文艺》、画宣传海报,多日睡眠不足,我在一次下午的“反右倾”讨论会上打起瞌睡来,招来满寝室满床头的大字报。后来,在机械加工车间参加生产劳动时,我看到工件积压很多,在大家都下班走了以后,自己一个人留下来加班,不小心钻头碰在淬过火的模具口上,钻头碰折了。为此,党支部让我反省做检查一周。这次,我又成了教育革命的“对立面”,自然要狠狠地批判一通。

一片真诚的心,一再受到打击,无比困惑而沉重。多少个昼夜搞《清华文艺》编辑出版、画海报宣传,连续熬夜加上心情不愉快,我便害上了神经衰弱和头痛,每天校医院给我注射安基比林,有的医生说,我神经衰弱是因为缺少体力劳动锻炼。

大学二年级,开始分专业。填写专业志愿表格时,我填写的是光学仪器,这也是我报考清华大学时报考精密仪器及机械系的原因。但是,偏偏不让你如愿,把我分配到铸造专业班。那时,整天蹲着搞翻沙造型,又脏又累,有人把铸造专业看作“不是好人干的”行业,故而让我去?到大学三年级时,系党总支按照中央政策给我和其他先前“有问题”的同学“甄别”“平反”,撤消了档案中的批判材料,并把我调到光学仪器专业班。

饥饿的日子勤奋的心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天灾人祸,我国陷入了经济困难时期。每人每月定量30斤,还要节约2斤,喝玉米糊,吃“小二黑”。据说那是从加拿大进口的什么面粉,做出的馒头呈褐色,二两一个的馒头又小又黑,大家就叫它“小二黑”。系里和班里组织学生挖野菜,让食堂加工蒸熟吃;还用水池养“小球藻”,用来关照“犯过错误”的人,不吃就是思想有问题。

营养不足,学校设法减轻学生负担,要求同学多休息,各种活动大大减少了。于是,我们都一心读书了。大图书馆、近春园、东北部尚未建筑的荒草地,都是我钻研复习功课的好场所。可能是营养不足(每月除“节约”上缴外,还要给父母和弟弟寄去粮票)加上用功过度,我患上了肝炎。那是五年级结束的暑假,我在校医院住了一个半月。开学上六年级了,这是最后一年,功课无疑是很重的,如果肝炎累犯了,不但最后这一年坚持不下来,而且复发后的肝炎更不好治,因此,医生护士、老师同学都劝我休学,但是我没有接受劝告。老师和同学们对我十分关照,那年冬天,在去上海实习的列车上,何崇熙同学把折叠凉席给我铺在座位下地板上让我睡,在实习过程中,赵秉杰同学像个护卫总是跟在我身边照顾我,戚康男老师时刻关照我休息,就这样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爱护下,我坚持到毕业。

祖国的召唤跳动的心

水木清华寒窗六载,历经磨练终于毕业了。我听到了祖国的召唤,我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

1964年7月31日晚上七点半,我们清华大学2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和北京市其它高校应届毕业生一起,在北京市工人体育场听取了周恩来总理的报告,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我们以往届毕业生的事迹为榜样,联系实际进行了热烈讨论,明确了人生的目标、道路和价值。

学校组织早年毕业生回校作报告。有一位校友,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到国防部门工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解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雷达抗干扰问题做出了贡献。我想,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与工业的迅速发展,多与军事装备的需求有密切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两国科技与工业发展的“催生剂”,也是苏、美两国科技与工业发展的“助产婆”,因此,我决心立志为我国的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防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毕业生填表可以填写五个志愿。在第一志愿栏里,我填的是国防科委单位;在第二志愿栏里,我填的也是国防科委单位;在第三志愿栏里,我填的还是与国防紧密相连的五机部。当时,北京市要我们专业毕业生10名,我的对象在北京石油学院工作,专业教研组党支部照顾我留我在北京,但是,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思想支配下,我毅然决然地要求到国防科委去工作。很幸运,经过审查,我被国防科委选中了。我不顾自己身患肝炎刚刚恢复,便到了新疆戈壁大漠上去奋战,投入到了我国现代化国防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防建设事业中去。

恶劣的环境奉献的心

从1964年到1969年,我参加了我国的大规模的原子弹、氢弹试验,包括地面爆炸、空中爆炸、导弹运载核武器试验。核试验场区在罗布泊北面那片一望无际的戈壁大漠上。千里戈壁气候多变,环境恶劣,没有草,没有水,也没有路,被人们称为“生命禁区”。在新疆“生命禁区”,我经受了恶劣环境和艰苦生活的磨砺,经受了核爆炸光辐射、冲击波、贯穿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的生死考验。

参加两弹试验时留影

在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测试中,我所肩负的任务是从事核爆炸的实际当量和实际爆心方位的测试工作。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力,主要是通过光辐射、冲击波、贯穿辐射和放射性沾染的作用而达到的。这些作用的大小,与实际当量大小和实际爆心方位有关。在核试验中,各个参试单位的效应物数以万计,光辐射和冲击波等对这些效应物的作用如何,与实际当量大小和实际爆心方位有着密切关系。核爆炸的当量越大,爆心越近,对效应物的作用就越强。所以,实际当量和实际爆心方位的数据是最基本的数据。我在核爆炸的实际当量和爆心方位的测试工作中,创造了当量和爆心方位的速报设备和方法,还设计了摄影经纬仪等测试设备,荣立了作业组二等功。

平凡的工作赤诚的心

大规模核试验终于成为历史。1969年末,我被“复员”到地方,被安排当了工人,后来又改作技术人员。不论干什么,我总是想着不能玷污了“清华”二字。在那些岁月里,钻山沟打山洞搞战备也好,去农村当工宣队员和贫下中农“三同”也好,到省城办工业展览会打杂也好,在车间里当工人干活也好,到农场搞农业生产也好,我在自己的“三分地”上勤奋尽力地耕耘,每当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时,人们由衷地称赞说:“到底是清华大学毕业的。”我觉得这才是我所期望的结论,因为人们称赞的是“清华”。

全国国防建设征文二等奖

多彩的晚年充实的心

1997年,我从锦州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退休了。人退休了,思想未退休。退休以后,我来到一个新的起点上,迎接新的战斗。我认为,六十花甲,是人生第二个青春开始。还可以再干一番事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继续发挥夕阳正能量,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更多的贡献。

1.发挥技术专长,再为企业服务

退休以后,我找机会发挥技术专长,继续做一些技术工作,再为企业服务。先后为一家民营企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为另一家民营企业设计了一条生产线。特别是近几年,在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老科联桥梁和纽带作用。经常深入一家生物质技术开发公司调查研究,为这家公司送去了国家关于发展生物质技术的新政策和最新生物质科学技术,积极帮扶这家企业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此外,经常深入一家果仁脱壳机械公司进行调查研究,为这家公司送去最新科学技术,和企业共同商讨企业发展、科技创新方向、产品研发思路,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使这家企业不断取得新发展。

2.掌握电脑技术,应聘再做贡献

搞创作

退休以后,电脑出现,我立即买了一台电脑,用一周时间掌握了电脑使用和五笔字型,然后开始用写作。2001年,应锦州市计划委员会聘请编辑出版《信息参考》(月刊)为市领导提供内参。2007年,应锦州市工程师协会聘请编辑出版《锦州工程师》(季刊)。从2008年开始,我在锦州市工程师协会担任《锦州工程师》(季刊)责任编辑。这是一个人的编辑部,集记者、编辑、美工插图、版式设计,校对于一身,《锦州工程师》已经连续编辑出版十年多,按时出版,从未间断。十余年来,已经出版发行《锦州工程师》42期,总字数达210余万字。目前,这个刊物已经成为锦州市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喜欢的益友,成为锦城一份有影响力、受欢迎的刊物。目前,我仍然在做《锦州工程师》责任编辑工作。

3.退休老有所乐,坚持躬耕不辍

退休以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著书立说,为社会为人民创造精神物质,到目前为止,先后出版了科技专著、科普作品、长篇小说、长篇传记、散文集等18部。

科普作品、科技专著

主要科普作品和科技专著有:《在光学世界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光栅计量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89年5月出版)、《决策与软科学》(大连海运学院出版社1990年9月出版)、《智慧闪光》(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激光奥秘》(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在光学世界里》((台湾)凡异出版社民国87年7月出版(1998))《神通激光》(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智慧之光》(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

长篇小说、长篇传记

主要长篇小说、长篇传记、散文集有:《蘑菇云升起的时候》(长篇小说,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出版)、《忙神》(长篇小说,沈阳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蘑菇云升起的时候》(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02年1月再版)、《鲁迅》(长篇传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荷塘春色》(长篇小说,远方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清华岁月》(散文集,(香港)中国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出版)、《红梅韵》(警世小说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在80岁生日前夕,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了他的言情警世小说集《红梅韵》。这部小说揭示了当代男男女女的心态,展示了现代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恋爱和婚姻观念方面的悄然变化,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这部小说故事取材于朋友讲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关注现实是小说的特点,巧妙的构思和时尚的语言形成了小说的独特风格。

4.得到社会认可,连年获得荣誉

辛勤劳动得到了社会认可,退休以后,年年获得辽宁省和锦州市的多方面奖励。近几年,荣获的奖励和荣誉如下:2012年2月,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授予“锦州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2012年11月,散文《我与图书馆的不解情缘》荣获辽宁省文化厅授予的“我心中的图书馆”有奖征文活动一等奖;2013年8月,锦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中共锦州市委组织部、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锦州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联合授予“锦州市优秀科普工作者”;2014年2月,锦州市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授予“锦州市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2014年12月,锦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锦州市科协(学会)先进工作者”;2015年12月,辽宁省老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授予“辽宁省优秀老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2016年7月,锦州市全民读书节组委会授予锦州市第五届全民读书节“最佳人物”奖。

5.若问人生体会,为民多做贡献

我把“退休”当作一次岗位的转移,一次工作的调动,来到一个新的起点迎接新的战斗。我认为,六十以后是人的第二个青春的开始,还可以再拚搏一番,再干一番事业。正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应当在有生之年为社会为人民多做一些贡献。我认为,一个人所做出的成果不应当像流行歌曲只流行一时,而应当能够长期甚至永远为社会为人民所利用,以至死后仍然对社会对人民有价值。一个人从社会上消失了,但其智慧和创造的成果可以继续为人民服务。我的人生哲理是:古人叹曰:人生几何?但愿拥有更多的知识,用智慧和创造为后人留下一棵或可观赏乘凉或可作材成器的大树。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像雷锋说的那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六十多年来,我牢记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心里时刻想着为清华争光,始终不渝地沿着毛泽东、周恩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指引的道路前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