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张燕平:难忘清华的学习生活

2020-10-28 | 张燕平(1974级电子) |

2021年是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作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入学的工农兵大学生,由衷地感谢清华大学,感谢所有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

我是1974年9月份入学的,从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六团来到了心中的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度过了一生中难忘的三年半的宝贵时光,1978年1月份毕业离校。

感谢清华的老师们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年代顶着各种的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培养了我们。因材施教,没有教材,都是老师们自己编写教材,至今,我还保留着当年清华大学外语教研组编的英汉电子电力常用词典。老师们兢兢业业修改教案,以适应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同学们。当时教我们的有周立柱、史斌星、房家国,汤志忠、周维坤、石岩、卢义明和刘淑芝等老师。在他们那一代教师的身上,我看到了睿智、淡泊、执著和勤奋。

记得每天的早晨上课前和中午下课后,清华校园里老师和同学们组成的一道道特殊的自行车风景线,奔向课堂、奔向食堂。我也捡了爸爸一辆退休的28自行车,汇入了清华园特殊的车流里。

入学后,我和杨素娥两个人和外班的同学住在一起。由于当时从兵团回来的前一周出了车祸,大概一周后出了县医院就回到北京,当时没有和家里说,就到学校报到了,身体还是不太好,并且经常地生理期肚子疼等等,给同学们添了很多麻烦,尤其是同宿舍的杨素娥同学,当时是我们班的团支书,非常热心,除了帮助我就医,还帮助打饭、送饭到宿舍。陈静大姐知道后,也从家里给我拿来了药。在大学的学习生活期间,得到班里的同学和老师们的多方关心和帮助,从心里衷心感谢我的同学和老师们。

开门办学到录音机厂实习,住在解放军报社,前一天在学校参加劳动搬砖,不慎砸到了脚面,感染得了丹毒,只好回家看病,错过了实习的机会,自己心情很不好,记得刘淑芝老师和班里的同学到家里去看过我,这些点点滴滴我永远记在心里。

毕业后,我分到了电子部第十五研究所。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时时激励着我在工作岗位上努力拼搏。

1982年,参加并通过了单位的工程师任职考试,通过了数学和英语考试。后又参加了北京市组织的高级职称的外语考试。80年代中期参加了大型机的研制,当时进口了美国的一台70年代的大型机,所有的设备有几个房间大,我在电路组,负责样机芯片的解剖。和上海交大、无锡微电子所合作,解剖芯片。大概有一到两年的时间,在上海和无锡之间奔忙。当时我所在的大型机研究室分为几个研究小组,回来后轮流到香港进行大型机图纸的逻辑设计。在香港工作期间,天天早起晚归翻译大型机的资料,靠着我的两本英语字典,一本是清华大学外语教研组编的,一本是在清华开门办学时在保定买的(这两本字典已经翻烂了,但是我一直保存着),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因为芯片的制造不过关和小型、微型计算机的出现,项目最终还是下马了。

大型机室解散后,我到了太极计算机公司网络系统事业部,它是电子部太极集团的前身。改革开放的开始,我承担的第一个项目,是新外交部大楼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对我来说十分陌生,我是边学边干。首先是学习看建筑图纸,我找来建筑设计院的同学到公司教大家看建筑图,学用autocat画图。学习画计算机网络布线图,交给工人施工。那段时间,经常加班到晚上8、9点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工作,完成了整个楼群的工程设计,弱电间的设计,计算机网络布线系统,网络设备选用和网络地址的设计,光缆的熔接和测试,网络设备的安装。当时这方面的书也很多,记得有一本计算机网络协议方面的书,大家在一起,边看边学边讨论边干。通过外交部项目,收获颇多。大约持续了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楼群的网络配置。外交部大楼网络工程的实施锻炼了我。直到2010年退休,我一直在做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负责完成了北京理工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承担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富盛大厦的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以及光大银行的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参加了上海高等法院弱电系统的总包项目,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安防系统、消防系统、庭审系统等。参加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负责山西太原市中心楼裙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山东省德州、夏津、栖霞等地毛纺厂的计算机网络和弱电项目等。一直工作到2010年从单位退休。

在我工作期间,还得到了多名同学工作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心,在此一并致谢!

回首往事,我们这一代人艰苦奋斗,兢兢业业为工作忙禄,无怨无悔。

也祝愿老师和同学们在退休的日子里,放松身心,保重身体,幸福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历:

张燕平,女,1951年2月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

1964.9—1969.4 北京市第四十九中学 学生

1969.4—1974.9 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六团 兵团战士

1974.9—1978.1 清华大学电子系计4 1班学生

1978.1—2010.2 电子部第十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