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科技强国 从我做起

2016-10-09 | 来源 央视网 2016年10月5日 |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用了10年,从留学生成为世界著名大学的终身教授;但却用短短一夜,为了一个梦想放弃优厚条件毅然回国。他说,用科学报国才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耀。

1989年,施一公从清华大学毕业,选择出国留学,后来成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但这事业上的巅峰,却并没有让他的心里更加舒畅。

施一公:我有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回去做一些事情,每次坐飞机回国,我都挺激动的,但是离开中国的时候,我都挺惆怅的当时,在回国之前,觉得自己不是中国变化的一部分。

2006年5月,施一公回国参加学术会议,母校清华邀请他全职回国工作。第二天一早,施一公就一口答应。仅仅在一夜间,就决定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有人劝他这不值得,但在施一公心里,能为生他养他的国家做点事儿,比什么都重要。

施一公:我们不去攀比个人待遇的高低,因为每个人已经丰衣足食了,我们更应该攀比科学贡献的大小,攀比对国家贡献的大小,在生活上知足常乐,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上,在对国家贡献上不知足而常乐。

两年的过渡期,施一公关掉了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放弃美国国籍,全职回清华任教。他组建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出任院长,下决心要为国家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打下一根扎实的“地基”。

施一公:就像是你要盖一个高楼,盖的大楼越高,基础要越深,越扎实,完全是这个道理。对一个泱泱大国,如果没有很扎实的基础研究,他的应用研究,转化研究和技术,一定不会成为世界最领先的。

回国第二年,施一公就瞄准了结构生物学最值得期待的研究之一——解析“剪接体”结构,这是控制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物质。由于它动态、多变、不必捕捉,施一公就借助于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中心在清华投入3亿元建设的冷冻电镜系统,把样品冻结后采集图像。终于,施一公在3.6埃——相当于人头发丝百万分之一的距离,在世界上第一次解析了“剪接体”的结构,这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当年最震动世界的突破之一。

接连取得世界级重大成果,也让施一公在回国后,带清华生命科学快速冲到世界一流。

施一公:2009年之前的25年,在清华的生命学科,我们有两篇世界级的文章发表,2009年以后到现在,不过6、7年的时间,已经有超过50篇发表在世界顶尖级科学和自然上。中国变化的速度和清华崛起的速度,远远超过我的预期。

如今,施一公团队的课题,全是难啃的“硬骨头”。他们和“肿瘤”作对手,研究抑制肿瘤的因子,将成果转化为抗癌新药应用临床实验;他们也是“老年痴呆症”的敌人,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导致这种疾病发生的γ-分泌酶结构,未来可能据此研发治疗药物。这些研究,也让施一公团队中平均年龄二十六、七岁的博士生,成长为国家生命科学领域的“生力军”。

施一公:师傅把自己的所学全部交给自己的学生,学生尽全力吸收,再尽全力超过自己的师傅。回国以后最骄傲的一件事情就是,培养了一批负责优秀的青年科学家,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国际学术界已经开始亮剑了。

回国8年,施一公还面向全球,为国家招揽了80多名世界顶尖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放弃国外教职,回国内全职工作。《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在清华1985级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上,再次让施一公和同学们饱含热泪。

施一公: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的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大家饱含热泪的时候,大家真的心里会这样想,觉得中国要实现四个现代化,中国肯定会崛起,我们能做什么呢?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做出最一流,超一流的成果,我毫不怀疑中国的基础研究,会大踏步地,一步一步地赶上世界。


相关新闻

  • 052020.02

    校党委书记陈旭:师生同心战疫情,从我做起卫家国

    师生同心战疫情,从我做起卫家国——2020年全校师生同上一堂课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旭(2020年2月3日) 陈旭现场讲授 摄影 石加东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大家好!这些天,我们度过了一个不同寻常、极其特殊的春节。

  • 052019.12

    从我做起,接续奋斗|李继定:担当责任,传递薪火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由此成为那一代青年表达爱国主义热情、抒发献身祖国豪情壮志的共同记忆。

  • 062019.12

    穿越40年的青春回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左二)与清华大学化72班的辅导员和同学们一起。

  • 092019.12

    清华大学举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口号提出40周年纪念座谈会

    11月30日下午,清华大学举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口号提出40周年纪念座谈会。

  • 302022.08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努力发光发热——化工系“春化秋实”支队社会实践纪实

    1979年,清华大学化工系1977级化72班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成为一个时代青年精神的象征。2022年,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一周年之际,清华师生再次喊出“实现伟大复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强音,学校党委团委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为进一步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在化工系党委和化工系校友分会指导下,化工系团委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到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努力发光发热”为主题,组...

  • 222017.02

    杨振宁、姚期智转为中科院院士

    中科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和姚期智已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正式转为中科院院士。

  • 232011.04

    化工1977级校友捐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理念墙

    2011年4月23日下午,由化工系1977级校友捐建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理念墙的揭幕仪式在清华大学工物馆422教室举行。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

  • 222025.01

    记都昌籍中科院院士高镇同

    “多年前,您怀揣梦想,带着亲人的期盼远赴他乡,勇攀科技高峰,书写精彩人生,成为顶尖人才、国家栋梁。您一直心系故土,造福桑梓,为家乡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您是赣鄱大地的骄傲,家乡人民的自豪!我们谨代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4500万家乡人民向您致以崇高敬意、衷心感谢!”2022年3月,一封由江西省委、省政府寄出的慰问信从南昌发出,直达京城。收信人不为寻常百姓所熟知,但在我国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研究领域,他是当之无...

  • 052019.12

    从我做起,接续奋斗|李金英:铮铮强音,必有回响

    作为高考恢复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尽管当时校内的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但是李金英老师和那时化72班的同学们学习热情都十分高涨。在深夜里,不少人用手电筒照明、坚....

  • 122021.10

    中科院院士张杰谈李政道先生:他全方面推动了中国科教事业发展

    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举办了“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会上,被李政道视为“忘年交”的中科院院士张杰,讲述了李政道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国科技人才培养的故事。他要打破不重视基础科学人才培养的状况1974年5月,李政道回国访问时,发现中国没有系统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