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召听闻苏联突然撤走所有在华专家后向国内打报告,要求立刻回国
21日,杨振宁、姚期智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的报道引发热议。他们为什么选择放弃外国国籍?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通过清华大学联系到了杨振宁和姚期智。
3月3日晚,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名单公布。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人格力量震撼人心。在这之中就有两位清华人,他们是杨振宁先生和江梦南同学。他们用至真的故事温暖着我们,以力量予光阴,以感动予岁月。让我们一起怀着敬意,去走进他们的人生。
据新华社消息,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9月22日到清华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代表习近平赠送花篮,转达习近平对他百岁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长寿。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
94岁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依然活跃在中国科学圈。在专访中,杨振宁爱举例子,他想从科学史的故事中传达的是,颠覆性的科学成果有时就在一个细小的想法中萌生了,有....
大约从2005年开始,我在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为了编辑出版杨振宁先生几部著作,和他有些联系,乃至近距离的接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我陆续写过三四篇文章,介绍他的事业和成就,同时展现他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每次我的文章在网络刊出,都会众多读者留言发表评论。其中,对杨先生表达景仰的读者占大多数,但也有些人对他抱有误解,还有些人对我的文章表示质疑。我以为,有关杨先生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他当初决定留在美国、...
编者按:为庆祝杨振宁先生百岁诞辰,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特刊登全文,以飨读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在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上的讲话杨振宁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亲戚:我非常感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跟中国...
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在1970年代末结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19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随杨振宁开展研究。近日,葛墨林口述史《我知道的杨振宁》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记述了葛墨林院士与杨振宁近半个世纪的交往,其中很多内容和照片都是首次发布。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寿辰即将到来之际,澎湃新闻转发该书第九章《对杨先生的一些认识》,略有改动。从1977年到现在,我结识杨先生,与杨先生共事、交往已经超过40...
纽约挥手一别,半个世纪过去,寒春和杨振宁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之路。得到不同的评价和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