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联络

出版人李昕:我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2021-12-02 | 李昕 | 来源 澎湃新闻2021-12-01 |

大约从2005年开始,我在三联书店和商务印书馆为了编辑出版杨振宁先生几部著作,和他有些联系,乃至近距离的接触。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我陆续写过三四篇文章,介绍他的事业和成就,同时展现他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每次我的文章在网络刊出,都会众多读者留言发表评论。其中,对杨先生表达景仰的读者占大多数,但也有些人对他抱有误解,还有些人对我的文章表示质疑。我以为,有关杨先生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他当初决定留在美国、晚年重新加入中国国籍的选择,他对中美关系正常化所做出的努力,他对促进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他在物理学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力等,都是需要进一步撰文说清楚的。

杨振宁

有些人喜欢把杨振宁和钱学森 、邓稼先做比较,讨论他们谁对于中国的贡献更大。钱和邓都是民族英雄级别的科学家,功劳自不待言,特别因为邓稼先是杨振宁的“发小”,两人曾有同窗之谊,在美国留学时也常在一起,然而邓回国,杨则留美未归,邓后来成为中国的“两弹元勋”,而杨却未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中国的科学事业。这样一比,似乎就比出了两人的差距。而且,有些言辞偏激的网友,喜欢动不动就把事情上升到政治层面,把能不能为中国搞科研归结于爱不爱国的问题,这观点就未免狭隘了。

据我所知,杨振宁当初也曾有过回国的考虑。他父亲杨武之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就是读了博士学位以后回国教书的。杨振宁最初的打算是和父亲一样。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1948年得到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49年受邀到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他原想研究结束后回国,但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制定了一条政策,禁止在美国拥有博士后学历的中国留学生回国。而与此同时,他与曾经是自己学生的杜致礼重逢,两人恋爱并结婚。杜致礼的父亲杜聿明是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中共列在战犯名单里面。虽然,当时他们两人还不知杜聿明战败后的生死情况,但是杜致礼是肯定不能回国了。这一特殊情况自然会影响到杨振宁的决定。

至于杨振宁与他的家庭,因为战乱也有一段时间失去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杨振宁第一时间发电报探询,接到父亲回复“平安”二字,他欣喜若狂。此后他与父亲的联系一直没有间断,哪怕是在两国完全隔绝的时期。杨振宁是非常遵从父命的孝子,父亲曾教导他“有生应感国恩宏”,“血汗应洒在国土上”,但是父亲从来没有强求他回国,因为父亲知道,美国的科研条件对于杨振宁的学术发展非常重要。

杨振宁与邓稼先

当然,我以为影响杨振宁做出与钱学森和邓稼先不同选择的,最根本的一点,在于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大家应该可以认同一个基本事实,就是现代自然科学是有分类的,它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组成。钱学森在火箭和导弹方面的突破,邓稼先在“两弹”研究中的发明,都属于技术科学领域的成就,而杨振宁所擅长的“凝聚态物理”“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和“场论”都属于理论物理的范围,包括他所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规范场”理论,都要归之于基础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虽然在广义上说,钱、邓、杨三人的学问都和“物理学”“力学”相关,但是实际上隔行如隔山。钱和邓能做的,杨不一定做得了,反过来说也一样。但是不能否认,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有两个重大的区别。首先,基础科学是技术科学的根基和前提。如果没有基础科学,任何技术发明都没有了依据,所以这方面的研究更值得重视;其次,技术科学可以无国界,也可以有国界,它可以仅为一国服务,而基础科学总是无国界的,它总是为整个人类服务的。

经过这样的分析,再回到五十年代钱、邓回国而杨未回国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看出他们各人的选择,其实是各有道理。钱和邓掌握了技术科学的专业特长,要报效祖国,回国自然是不二选择;然而杨振宁专攻基础科学理论,这是为人类做贡献的研究,自然是哪里的研究条件好,就在那里工作。这还只是针对一般情况而言,还没有考虑五十年代中国的特殊情况。当时的情况是,中国为了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必然要优先发展“火箭”“导弹”和“两弹”,所以钱、邓回国,是可以大显身手的;但是对于杨振宁所主导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国家在经济落后、“一穷二白”的状况下,既不具备也不可能提供相应的条件。所以基本上可以预见,如果杨先生当初回到中国,那么且不要说他那一系列举世震惊的学术成果是否可以问世,连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学者也一定不是他和李政道。那么他对于人类的重大贡献,也就完全谈不上了。

可以说,杨振宁当时留在美国,是一种献身科学的理智选择,其中也包含着一些身不由己的因素。而后来他加入美国籍,更是在百般无奈之下的“一个很痛苦的决定”。正是因为这样,他在201594岁高龄时放弃美国国籍,才会感到欣慰和满足。他说自己感谢美国,因为美国“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但是毕竟,“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事实上,虽然半个世纪身在美国,祖国一直是杨振宁梦萦魂牵的地方。

但是,作为一个埋头于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原本并不热衷于社会活动。爱国,只是在他的心里。

不过,1971年的中国之行改变了他。

此时,他离开中国整整25年。临走前中国的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此时中国已经发生的巨变令他感到振奋和欣喜。

合肥一家宾馆墙壁上悬挂着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使他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特别是见到了老友邓稼先。他早听说邓参加了中国的原子弹研制,此时又得知这研制工作是中国人独立进行的,没有外国人参加,更是感动莫名。

还有他的老父亲,在病中对他殷殷教诲,让他“把眼光放远,看清历史潮流”,这些话对他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

此时杨振宁大约50岁,距离今天也正好50年。从这时开始,他的人生有了重大转变。读者应该都注意到,不久前杨先生在清华大学为他举办的百岁华诞庆祝会上演讲,他提到自己人生的后50年,是和邓稼先“千里共同途”,此语所指,就是这个转变。转变后,他不仅作为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而且也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一位身居海外的爱国者,一直在助力祖国的事业。

1970年代,他频繁往来于中美之间,会见过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总理多次长谈,直接促进了中美科技文化交流。例如1971年作为第一个回国的华人科学家,在和周恩来总理的会谈中,不仅介绍了美国社会的有关选举、政党、民权、法律等等制度性问题,帮助周在中美关系改善之前,深入了解了美国的政情和舆情,而且特别重要的是,他建议中国要加强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大力培养理论人才,这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之言。

杨振宁与周恩来总理

后来,杨振宁多次对中国的科技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他总是实事求是,直抒己见,并不在意个人的荣辱毁誉,不怕得罪领导人和同行。例如对于中国是否应该投入巨资建造高能加速器,他四十年如一日,力排众议,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立场,从中国国情出发,为高层决策提供参考意见。他曾经先后向周恩来和邓小平建议引进美国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使其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引进的第一本西方期刊;他曾对邓小平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并对邓小平说“搞计算机软件,15-18岁开始学习比较有利”,从而影响到邓小平做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指示;甚至,是他向邓小平建议,要宣传邓稼先、钱学森、于敏等两弹元勋的事迹,才使得这些隐姓埋名多年的英雄人物广为人知。至于他帮助中山大学建立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帮助南开大学建立理论物理研究室,帮助清华大学建立高等研究院,这些都是读者耳熟能详的事情了。

在为中国科学培养人才方面,有些人喜欢把杨振宁和李政道做比较。觉得李政道做得多,而杨振宁做得少。这是一个错觉,原因是改革开放之初,李政道先生曾经策划和实施过中国青年学生海外留学计划,这个计划经过大张旗鼓的宣传,非常有名。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杨振宁先生几乎是与此同时,也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他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筹措资金,策划和资助了CEEC计划(中国学者访问项目),帮助大批中国高端学者到美国著名大学进行为时半年到一年的深造。这个计划的实施对象和李政道的计划不同,杨振宁关注的是高端人才的深造。我曾看到一张表格,上面列明仅在1981年到1992年间,参与这项计划到美国访学的学者就达上百人。此后仍有学者在杨先生帮助下分批出国进修。这些学者原本就是科技精英,访学归来后,无一例外地成为了我国自然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带头人,有多位当选两院院士,其中就包括后来担任过北学京大校长的陈佳洱,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以及担任过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谷超豪,以及著名物理学家葛墨林、孙昌谱,著名数学家王元等。

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物理学家周光召说过,仅仅就中美科技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来说,杨振宁的功绩就无人能及。这是很客观的评价。不过,还需要补充一句,在中美之间,杨振宁所做的,并不限于科技文化交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同时也参与了很多社会政治活动。

刊登杨振宁演讲的《石溪通讯》

1971年,杨振宁访问新中国之后,在美国发表了题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象》的演讲,以极大的热情宣传新中国。这篇演讲,不仅帮助美国政界和文化界重新观察和审视中国,而且还唤醒了整整一代在美华人的爱国情感。当时中国留美学界正在掀起保钓运动热潮,杨振宁对新中国的肯定和赞颂对于爱国留学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很自然地被公认为保钓运动的精神领袖。近些年来,我在港台两地的学者中,结识了几位当年美国留学生中的保钓运动积极参与者,他们后来或是大学校长、教授,或是作家、官员。闲谈时,他们总是深情地回忆起自己在美求学期间不平凡的经历,而对杨先生当时发挥的作用十分推崇。

由此我们不能不说,杨振宁在打破中美关系的坚冰方面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大家都说中美关系解冻始于“乒乓外交”,其实在美国内部,特别是在美国华人中间,杨振宁所唤起的中美友好的呼声,同样促进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呼吁中美建交的《纽约时报》整版广告

为此,杨先生在这一时期投身于爱国的社会活动,花费了很多精力。后来,他与历史学家何炳棣甚至还共同发起成立 “全美华人协会”,他亲任会长,何炳棣为副会长。这个组织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团结和凝聚华人,在他们中传播热爱新中国的思想,并敦促美国政府正视新中国。1977年,他曾经以全美华人协会的名义,在《纽约时报》刊登整版广告,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为大幅标题,呼吁和规劝美国政府尽快与中国建交。相信很多年长一些的读者会记得,19791月中美建交,邓小平赴美访问,全美华人协会设宴接待,由何炳棣主持宴会,而在现场致欢迎词的正是杨振宁。

所以,那些因为杨先生没有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归国就对他加以指责的人,实在是对他的经历和人格都太缺乏了解了。杨先生说得不错,从身处异乡建造中美关系的桥梁时开始,他就是与邓稼先、钱学森等回国的科学家“共了同途”。

也有人说闲话,议论杨振宁在美国度过了自己最好的年华,只是到了81岁,才定居清华大学,住在一栋花园洋房里面,给人当当顾问而已,那简直应该说是来享福和养老的。

其实这些人没有弄清楚,杨先生回清华,是因为清华太需要他了。

事情起初是清华大学希望建立高等研究中心,需要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大师来主持其事。时任清华校长的王大中在1997年向杨振宁发出邀请,而此时杨先生在美国还没退休,不能回国担任全职教授。他回到清华任教是2003年,但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从1997年就开始为建立高等研究中心筹措资金,在美国注册了清华大学北美基金会,接着又在中国香港注册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基金会有限公司。他不仅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海外募集大量资金,而且带头捐出了自己在美国的一栋别墅,还将清华大学向他支付每年100万的年薪也多半都捐献出来。据统计,多年来杨先生和翁帆向清华捐赠的钱款,总数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他没有向清华索取什么,但是他却几乎是倾其所有地奉献给清华。

在杨振宁筹资建造的清华大学专家公寓前

筹措到资金以后,便要落实科研发展计划。首先,高等研究中心需要延揽人才。杨先生便利用募集到的资金,盖起专家楼公寓楼。人们说,杨振宁在清华住花园洋房,好像是享受了破格待遇,其实那建筑是杨先生自己盖的,而且产权属于清华。有了这样的专家公寓,相当于所谓“筑巢引凤”。国际上的多位著名学者,例如力学和数学家林家翘,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到清华讲学,就住在这里。后者还和杨先生一样,定居清华,加入中国国籍。

杨振宁对于清华的重要性,还表现在他帮助清华大学物理系完成了脱胎换骨的改造。他以科学大师高瞻远瞩的思维和智慧,为该校这一学科发展指明研究的方向、重点以及突破口。可以说他的指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短短十几年,清华大学的物理研究水平迅速提升,不仅整体上进入世界一流的行列,而且在几个领域里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清华大学前校长王大中曾高度赞誉了杨先生对清华的贡献,他说:“没有杨振宁,就没有清华物理系的今天。”

更为难得的是,杨振宁在清华并不仅仅是做顾问、当参谋,他这个教授,是要亲力亲为地上课堂讲课的。2004年,杨先生已是82岁高龄,但他有感于一些名教授不肯直接给本科生上课,决定自己亲自开设大一物理课程,以身作则。整整一个学期,他给清华物理系和数学系的200名本科生讲课,每次课讲两个45分钟,每周安排两次课程。为此,他需要专门编写教案,每堂课都不惜花费精力,用两个小时备课。像他这样高龄的科学大师,直接在大课堂面对莘莘学子谆谆以教,不仅在国内绝无仅有,而且可能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了解了这些,人们就会知道,清华大学邀请80岁的杨先生回校任教,是多么明智之举!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百岁华诞庆祝会上

熟悉情况的人都知道,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并不局限于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更在于规范场理论和杨-巴斯特方程等的提出,有人说,杨振宁在凝聚态物理、统计力学、量子物理、场论四个方面有13项尖端的研究成果,其中许多都达到诺贝尔奖获奖的级别,这种广博和深刻的结合,当今国际物理学界几乎无人能及。据此,他作为20世纪物理学界树立风格、引领潮流的人物之一,其卓越地位在国际上早已得到公认。他的成就,不仅被科学界敬仰,而且被同样作为物理学大师的多位学者敬佩。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杨先生70岁生日宴会上曾这样说:提到20世纪的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相对论(爱因斯坦),二是量子力学(狄拉克),三是规范场(杨振宁)。这表明,杨振宁这个级别的物理学家,20世纪100年里仅得3人。古人以30年为一世,杨先生可谓“不世出”的人物。

另有科学史著作总结近300年来国际物理学界的9个重要理论精髓,这些精髓都可以用基本方程式来表达,打头的是牛顿的运动与万有引力方程,后面则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统计力学基本方程,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薛定谔的量子力学方程,狄拉克方程,最后就是杨-米尔斯方程,也就是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所以有专家认为:“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20世纪堪称物理学世纪,物理学家繁若群星。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旗手,那么下半叶当推杨振宁。”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这意味着,杨振宁是目前在世的最为杰出的物理学家。他的加盟,直接提升了清华大学物理学的国际地位。所以说,清华请回来的杨振宁先生,绝对不是仅仅作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思想和智慧,他的前瞻性理念和敏锐洞察力,包括他的荣誉和声望所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都使清华受益多多。

我以为,只有从这样的角度认识杨振宁先生,对他才是公平的。


初稿于20161

202111月修改增订


相关新闻

  • 262024.01

    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纪录片《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关村举行。纪录片全面还原了杨振宁的科学追求和家国情怀。“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揭示杨振宁的研究成果对于每个普通人的意义,也希望这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励年轻一代。”制作团队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据介绍,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

  • 262021.09

    亦师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杨振宁先生

    施一公校长与杨振宁先生相识于2007年。在杨先生百岁生日之际,施一公校长撰文回顾与杨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说:“杨先生对于中国最重要的贡献,不仅是帮助国人改变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观念,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务实地参与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及至今日,他还在用他近一个世纪的经验与阅历,指引着中国科学界的未来。”

  • 152021.10

    “我为杨振宁先生塑像”

    我们将真性比喻成天空,云之上,一片澄明。杨先生,一个世纪走过来了,这是无数次吐故纳新的生命历程。他在自己的汉白玉像前伫立、凝神,那微笑可算是这世界上返璞归真的最纯真、最灿烂的笑!

  • 232021.09

    杨振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

    编者按:为庆祝杨振宁先生百岁诞辰,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特刊登全文,以飨读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在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上的讲话杨振宁各位首长、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亲戚:我非常感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跟中国...

  • 242021.09

    百岁杨振宁

    据新华社消息,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委托,教育部负责同志9月22日到清华大学看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代表习近平赠送花篮,转达习近平对他百岁生日的祝福,祝愿他健康长寿。9月22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杨振宁亲临现场,与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1922年9月22日,杨振宁出...

  • 292007.08

    杨振宁先生为清华新生做成才报告

    【新闻中心讯 记者 程曦 摄影 郭海军 编辑 襄桦】8月28日晚,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走进清华大礼堂,为2007级大一新生做了首场成才报告。

  • 182017.05

    杨振宁:我不是反对中国做加速器,是现在不要做

    5月11日上午,在清华大学科学馆的办公室,面对超过100万观众的直播镜头,杨振宁就中国该不该建大型对撞机之争再次表达了自己鲜明的反对观点。

  • 212022.09

    《我知道的杨振宁》:杨先生一直积极促进中国与世界科技交流

    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墨林在1970年代末结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1980年代多次赴美跟随杨振宁开展研究。近日,葛墨林口述史《我知道的杨振宁》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记述了葛墨林院士与杨振宁近半个世纪的交往,其中很多内容和照片都是首次发布。在杨振宁先生百岁寿辰即将到来之际,澎湃新闻转发该书第九章《对杨先生的一些认识》,略有改动。从1977年到现在,我结识杨先生,与杨先生共事、交往已经超过40...

  • 282022.02

    杨振宁先生,生日快乐!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062021.10

    翁帆|与杨振宁先生一起走过的日子

    9月22日,依旧俗,杨振宁先生喜迎百岁大寿。商务印书馆出版《晨曦集》(增订版),作为生日贺礼。翁帆女士为这一版《晨曦集》写了后记,中华读书报获得授权内地独家刊发,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