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王凤生:要动!要动!

2017-12-14 | 王凤生(1958级水利) |

王凤生,清华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北京电影学院原党委书记、院长。1958-1964清华大学水利系学习。本文是他作为校友代表在清华大学纪念"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年纪念大会上的发言。

诸位领导、嘉宾、老师们、同学们:

我是在1958年,那个大跃进的年代,跃进到清华的,是水利系的学生,从清华校车将我们从前门火车站拉到“新生签到处”那一刻起,我在清华学习工作了33年。1991年,调去北京电影学院,工作了11年。2002年,62岁,退休。

在宣布我退休的电影学院全院干部会上,我说了这样的话:“小女儿问我退休有没有失落感。人非草木,当然会怀念我工作了11年的这个地方。但我清楚地记得我的老校长蒋南翔要求我们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我才38年,还差12年未达标。我会继续为祖国工作,去努力实现校长的要求。但是,工作地点、工作方式会是以往不同的。”退休后,我继续做事。直到今年,工作了53年,期间很少跑医院,是“健康地”工作的。现在可以说,我完成了校长的要求。

清华有重视体育的传统,解放前的清华就有每天下午4点至5点为“强迫运动”时间的规定。那时,清华是把体育课列为必修课,规定体育课不及格不准毕业的极少数学校之一。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就是在这个讲台上,外交家薛谋宏做国际形势报告,他一开讲便说,他当初之所以没报考清华,是怕来了后体育不及格。可见,清华体育要求之严格确是声名在外、广为人知的。

60年前,蒋南翔校长要求清华学生“要争取至少为祖国健康地工作50年”。他常讲,“不懂体育,就是不懂教育”,“不重视体育,就是对学校工作还不入门”,“体育不好,就不能说是教育质量高”,体育不及格的就不能毕业等,进一步发扬光大了清华的这一传统。在这一口号的号召下,清华学生积极运动,锻炼身体蔚然成风。

在我读书时,每天下午四点半至五点半是体育锻炼时间。四点半一到,操场上的广播便响起:“同学们,课外锻炼时间到了,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去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争取为祖国健康地工作五十年。”于是同学们从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来到操场上,开始了体育锻炼。与此同时,流传很广的还有另一个口号“8-1>8”,就是每天拿出1个小时锻炼身体,工作、学习的效率是大于8小时的。

清华优良的体育传统,健康工作50年的目标,使广大学子,包括我自己,终身受益。

我刚入大学的时候,是一个瘦小之人,体育成绩不好。1958、1959年,学校要求学生一年级通过一级“劳卫制”,二年级通过二级“劳卫制”。体育锻炼标准,别的同学能够通过,而我却是被“挑灯夜战”、“加油助威”的对象。1959-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我患流感,住进校医院因患流感人比较多、校医院住不下而临时增设的西操场后体育馆的“大病房”一周有余,痊愈出院后,身体极度虚弱,曾担心身体会从此一蹶不振,自那以后,受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号召,蒋校长“健康工作50年”口号的鼓舞,我坚持每天下午4点半以后的体育锻炼,使身体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是面对年轻大学生提出的,着眼点却是在年岁大了以后,仍然能够健康地工作。在读的大学生,二十几岁,身体健壮、精力充沛,是处在为健康工作做准备的时期,鲜有紧迫感。真正检验是在五六十岁以后。

人生三阶段:学校读书、在职工作和退休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寿命在延长,许多人60岁仍然身体健康、精力旺盛、经验多、阅历丰,第三阶段还可以做事。有些人有可能做更多的事、有更大的贡献,但它的前提是必须身体健康。

在我退休以后,有人劝我写回忆录,说我是故事多的人。有年轻人,也有老年朋友主动提出帮助我写。但我仍然不想把时间花在回忆过去上面,而是继续做了一些事。这得感谢母校的体育传统,健康工作50年口号的感召,使得我在年岁大了以后仍然有一个比较好的身体。

母校的教育,使我重视锻炼身体。在职时,有时下班后,从电影学院直接到清华西体育馆,在室内游泳池里游几个来回,再回家吃饭,但不能每一天都做到。在退休前后,我开始了每天早晨的长跑锻炼。在清华西操场开始一次只能跑步2圈,800米,就气喘吁吁。后来逐步加量,到能跑马拉松。从2005年到现在,总共参加了9次全程马拉松比赛:1次10公里,7次半程;2013年,在北京跑了一个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PM2.5超过150、坏天气和因事早出,是我的自然休息日。其余,早晨都坚持外出锻炼,现在每天早晨跑8-10公里。

我参加了一个校友的跑步微信群,由全国各地、世界各地爱好跑步的校友组成,群里有263人,群名就是“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是其中的最年长者,被呼为“大师兄”。大家相互鼓励,坚持长跑,其中有不少能跑的“大神”。差不多每周六,群里北京的校友都来东操场集体跑一次。

坚持15年的长跑,使得衰老的速度变慢,身体状况并没有随着逐渐老去而明显地变坏。相反,某些方面比上班时还有了改善,血压、血糖、骨密度、脂肪肝等都改善明显,体重减近10公斤,原有的膝盖疼痛也消失了。

体育锻炼要讲科学,“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偏于积极,持之以恒”,这16字是我遵循的基本原则。“偏于积极”主要是对老年人说的,不能只是讲这个不能吃、那个有碍健康,只能走、不能跑,漆盖省着用,而是要更多地讲积极锻炼,强身健体。马约翰老师在我们1958年新生入学时,在西大饭厅的舞台上,向左右用力挥拳,对我们大声疾呼“要动!要动!”他那充沛的精力、健硕的形象、洪亮的声音,至今仍活跃在我们的脑海里。

持之以恒也颇为重要。要坚持,没有坚持就不会有成功,成功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长跑的效果是三五年、十年才可以显现的。前几年,早晨有雨,我也要在西操场体育馆看台下廊子里跑小圈。逐渐的,跑步就坚持变成了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晨五点多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向校园,跑上操场。饭可以少吃一顿,晨练不能少。

我劝年轻朋友,身体健康这件事要早抓,免得将来悔之晚矣!年岁大的朋友们,要积极地动起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让我们共同来发扬光大清华的优良传统,努力达到蒋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要求,记得马老师的声音时时在你耳边回响:要动!要动!


相关新闻

  • 042024.01

    胡胜发: 在芯片领域跑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12017.12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提出6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冬日阳光下的清华园,天朗气清,一场清华体育精神60年的“接力”正温暖进行。

  • 062017.05

    2017(首届)清华校友影视作品联合展映开幕

    4月29日,2017(首届)清华校友影视作品联合展映开幕式于清华大学蒙民伟楼多功能厅举办。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凤生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胡....

  • 232018.02

    清华跑协2018年冬季勇士赛

    一个月的活动,世界各地校友参加者过千,跑步总数超过十六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四圈多。大家纷纷表示:这个校友活动,太有意义了,让大家真正成为了“为祖国健康....

  • 012012.11

    1995.西南联大希望小学捐款活动总结及捐款名单

    6月20日,在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青基会)捐款的仪式上,我们作了一个“捐款情况汇报”。这个汇报已印发给海内外3000余名校友。现在这个总结....

  • 132009.04
  • 232024.02

    王东杰:思想史要“动”起来

    一个人会选择哪种研究方向或职业,受性格影响比较大。不同的道路同时摆在你面前,一个人会本能地选择和自己心灵比较切近的那条道路。你问到的这个问题,我想,答案可能与我成长的八十年代的氛围有关。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的年代,过去的很多桎梏纷纷倒塌,甚至是老师刚刚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立刻就可能成为反思的对象。我们自己也会觉得,除了已经知道的,还有其他的思考视角或可能性,我们的认知不止那一条道路。此外,青春期不仅是一个叛逆期,也是寻找意义的时期,是人第二次成长的时期。在那个年龄段碰上这样一个时代,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感。各种不同观点在胸中激荡缭绕,让我意识到“观念”或曰“思想”是令人感奋的。后来选择专业时,就很自然地就选择了思想文化史这个方向。所以,这可以说是八十年代“文化热”带给我的一个影响。

  • 082008.09
  • 052019.08

    王涛:呵护生命 他一心要搭建出地震中最坚固的堡垒

    王涛要解决的难题,关乎每个人的“身家性命”。身为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防震减灾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房屋坚固是他毕生所要达成的目标。

  • 11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