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清华

电机系主任曾嵘:克制焦虑,主动幸福

2018-07-10 | 曾嵘 | 来源 电机系校友会 |

电机系主任曾嵘教授在电机系2018年毕业典礼上致辞(2018年7月7日)

各位同学:

今天是你们的好节日。我们相聚在这里举行仪式,共同祝贺你们顺利完成学业,开启新的人生旅程。首先,我代表电机系的所有老师和在读的同学们,向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各位同学,向你们的亲友,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学们,过不了几天,你们中的大多数人将离开学校,奔向各自的工作学习岗位。每年的毕业典礼致辞,我都非常重视,希望把自己内心对你们的期待叮嘱给大家。前两年,我分别讲了如何把握大势做好人生选择、如何坚持专注做好事业等,应该说,都是关于如何发挥才干为国家社会做贡献的话题。不过,作为你们的师长,我不仅希望你们成为事业上的佼佼者,更希望你们首先能够做一个开心幸福的人。

其实,我也深深知道,你们今天毕业后会面对变革加速、选择多元、房价高企、竞争也更为激烈的社会。这些都会使得你们压力倍增,焦虑和不安甚至成为部分人的心理“特质”。刚刚迈出校园的你们,面对社会,如何克制内心焦虑,成为人生路上的一门新的必修课,只有获得这个学分,才算拿到了开启幸福人生大门的钥匙。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一个很著名的 “费斯汀格法则”,这个法则的基本意思是说,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而言之,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我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能掌控的;你选择用什么角度去看待社会、用什么心态去面对生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的人生体验。因此,今天我想送给大家的毕业寄语是: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能“克制焦虑,主动幸福”。

克制焦虑、主动幸福,第一点就是要心有定力、取舍有度。作为90后的一代人,尤其是清华的毕业生,你们在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成长,选择非常多。这看似是好事,但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很容易在诱惑面前迷失自我。面对诱惑,我们有时趋向通过一些所谓“捷径”,实现短期的功利目标;面对困难,我们又总爱以目标选择不当来慰藉自己,而丧失攻坚克难的斗志。给自己平添一份焦虑!

我的建议是,在众多选择面前,我们要做的不仅是“选我所爱”,更要“爱我所选”;在我看来,后者比前者需要更大的勇气,更能彰显清华人的大智慧。我们知道,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仅靠天赋异禀,没有一件成功的事“得来毫不费工夫”。强大的内心定力、持之以恒的坚守才是主动幸福的正道,爱我所选、取舍有度亦是克制焦虑的利器。

克制焦虑、主动幸福,第二点就是要心存敬畏、善待他人。大家步入社会后也许会发现,与校园相比,利益诉求更为多元,人际关系更加复杂。你一定会遇到与你的价值观相违背的情形,这个时候,你难保不心生杂念,甚至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同学们,如果将来真的遇到这种场景,请你千万要记住一句:损人利己不要做,善待他人经常做。

国学大师梁漱溟有个说法:“苦闷的来源,即在于心地不纯正”。心灵干净的人,做事坦荡,从不以损害他人来为自己谋利,这样的人,自然不畏人言,活的心安。所以,如果想要尽量少的焦虑,大可按照老系主任章明涛先生所提的“为学在严、为人要正”,内心有所敬畏,日常善待他人。这也是我们能立足于世、有所作为、受人尊重的基本前提。

克制焦虑、主动幸福,第三点就是要强大自我、塑造自信。

孔子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当下,同学们不要轻易怀疑自己的能力。你们是以高考成功者的身份走进清华,就要以成为社会精英的勇气走出清华园。要相信这些年你在清华的所学、所思、所想,一定能够在众多社会痛点中找到自己的价值,通过练就过硬本领,发挥聪明才干,为国家社会带来进步和改变。只有树立这样的目标,你才能真正成为强者,真正拥有自信;你的视野和胸怀才算匹配了你的心智和能力,你的内心也会少一些无谓的焦虑。

同学们,上面提到的三点,从逻辑上看,无非是要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首先是自己和身外物的关系,就是要“心有定力、取舍有度”;其次是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就是要“心存敬畏、善待他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就是要“强大自我、塑造自信”。

其实,要想修习好幸福人生学这门课并不易,需要我们穷尽一生去体悟精髓、探寻真谛。作为你们的师长,未来人生路上我们不能和大家一直形影相随、结伴而行了,你们中很多人就要离开清华园去独自闯荡世界了。今天临别之际最后叮嘱这三点,我是希望你们不仅带着本领和知识出发,更带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出发,在未来面对压力、困境时,能把控、调节好自己的内心,积极主动、有所作为的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并给身边人带来更多的幸福。

最后,我还是想说,将来无论你们在哪里、做什么,无论你们是处于事业的顺境还是人生的低谷,但请你们记住,在北京、在清华园、在西主楼和高压馆,还有那么一些曾经教授过你们学识与做人的老师,他们一直像父母守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在默默地注视着你们、时不时念叨着你们、随时在等候着你们!

希望大家常回来看看他们,也多回来看看电机系!

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 132023.07

    曾嵘副校长访德期间与在德清华校友亲切座谈

    2023年7月3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教授一行访德期间,与来自德国慕尼黑、法兰克福、柏林和曼海姆地区的近20位清华校友亲切座谈。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刘奕群教授、副院长李水清教授,科研院海外项目部主任姜永镔博士参加座谈。曾嵘副校长向校友们介绍学校发展情况曾嵘副校长在访问德国合作伙伴的紧张日程之余,利用傍晚的休息时间与校友们座谈交流。座谈中曾嵘副校长与校友们分享了母校科研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情况,清华大学不断...

  • 102021.06

    曾嵘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曾嵘 男,汉族,1971年11月出生,陕西旬阳人,199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教授。1990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1995年7月本科毕业,1995年9月免试推荐攻读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博士...

  • 272025.08

    曾嵘副校长一行与北欧校友代表交流座谈

    8月24日,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曾嵘率代表团抵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启为期两天的学术访问行程。访问期间,代表团专门安排时间与北欧地区校友代表共聚交流,畅叙母校情谊,展望未来发展。校友们分享了在北欧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与感悟,曾老师及随行教师认真倾听并予以精彩点评。双方围绕“新时代海外校友发展与祖国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曾老师强调,国家的繁荣强盛离不开青年一代的不懈奋斗,学校及校友总会将始...

  • 132016.04

    电机系分会

    电机系于2018年6月正式成立清华校友总会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分会(简称“清华电机系校友会”)。

  • 292023.04

    副校长曾嵘率团访问日本 推进与日本高校和企业务实合作

    4月19日至24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率团访问日本,与名古屋大学及大金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大金”)、丰田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丰田”)、罗姆半导体集团(以下简称“罗姆”)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内容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推进《清华大学2030创新行动计划》《清华大学2030全球战略》的深入实施。曾嵘访问大金工业株式会社4月19日下午,曾嵘一行访问大金,与社长十河正则等公司高管举行会谈。十河正则充...

  • 132023.07

    瑞士清华校友会组织夏日户外烧烤欢迎曾嵘副校长一行到访

    2023年7月6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曾嵘,科研院院长刘奕群教授、副院长李水清教授及海外项目部主任姜永镔在访问德国之后,来到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进行了一天的访问,并与ETH分管科研副校长沃尔夫鲁姆(Christian Wolfrum)教授、王京教授、王华教授以及科技转化部法律顾问David Suter博士进行了会谈。沃尔夫鲁姆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整体情况,重点分享了学校如何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均衡发展,以及学校对人才引进和科...

  • 282017.04

    【图片报道】电机系1967届校友聚会清华园 庆祝毕业50周年

    2017年4月28日,电机系1967届85名校友在学校106周年校庆之际,再次回到美丽的清华园,重温那段令人难忘的青春岁月老校友50年后再度重温电机系“为学与为人”的人文精神系主任曾嵘教授与电机系1967届校友李立浧院士亲...

  • 182018.09

    纪念顾毓琇先生巡展首站在清华大学电机系开幕

    9月14日上午,“清风、明月、劲松——纪念顾毓琇先生展览”系列巡展首站开幕式在电机系西主楼一楼大厅举行。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综合部主任申彦红,特聘顾问李超....

  • 072017.05

    1957届电机系校友返校 共同缅怀青春岁月

    4月30日, 40余位1957届电机系校友返回学校,共庆母校106周岁华诞,共缅60年前的青春岁月。

  • 012019.04

    “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院士做客清华电机系“景德讲坛”首讲

    3月28日上午,清华大学电机系“景德讲坛”第一讲在西主楼217报告厅举行。电机系校友、“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院士受邀作了题为“抢抓电磁能时代发展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