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代是时代的幸运儿,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机遇。1981年,我在清华大学学习化工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从事清洁燃烧技术研发。1992年,我考取了加拿大全额奖学金,前往渥太华大学留学。1996年我回到祖国,在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创业,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工作。
9月22日,清华大学正式成立碳中和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110周年校庆后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学校主动抓住工科战略转型重大机遇的积极作为,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贯彻国家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部署,发挥一流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创新引领作用的责任担当,也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的重要举措。碳中和研究院...
9月18日,为推动高温气冷堆制氢技术和产业发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打造世界一流产学研用结合的新型协同攻关联合体,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实现,高温气冷堆碳中和制氢产业技术联盟在清华大学成立。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述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宗、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建兵、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权等出席仪式。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
2024两岸碳中和论坛举行12月17日,2024两岸碳中和论坛在福州高新区举行。论坛由清华大学两岸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财团法人二十一世纪基金会主办,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和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承办,吸引两岸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近300人参会。与会嘉宾围绕“科技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在开幕式上,福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
六十年前入校,毕业工作后,我感受最深的是清华的学风:坚持继续学习,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和高效学习方法。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经常举行有关论坛。我在线上参加了第六期碳中和技术路线展望论坛。院士们介绍了很多最新的碳中和技术路线,如工业节能减排技术、零碳建筑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等,听后很受启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中之重是乡村振兴,而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7月28日,由清华校友总会碳中和专委会(筹)主办,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碳中和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数智碳中和联合研究中心协办的“产品碳足迹沙龙”活动顺利举行。来自国家电网、华能、德勤、绿色矿山专委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等企业或协会的近三十位校友齐聚,共同探讨产品碳足迹的发展和挑战。本期沙龙以“产品碳足迹”为主题,聚焦产品碳足迹相关前沿实践,邀请行业专家及科研人员,共同探讨产品碳足迹国内外政...
内容正在建设中
2021年9月25日,在双碳目标提出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响应国家碳中和战略,促进产学研合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校友总会电子工程系分会、电子系团委联合举办了以“数字生活,零碳未来”为主题的电子信息科技助力碳中和研讨会暨电子系校友论坛。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系主任汪玉以及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100多名嘉宾现场参与和3000多名嘉宾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电子工程系分会秘书长、高榕资本执行董事辛旺...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随着碳排放总量逐年增长,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碳中和”概念继而被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