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成果入选2008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2009-03-04 |

  2009年第1期《科技导报》发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8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基于清华大学化学系邱勇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完成的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大规模生产线入选2008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

  2008108,基于邱勇教授课题组技术成果建设的中国大陆第一条自主设计的OLED大规模生产线在江苏昆山投产。《科技导报》在评选报道中特别提到:“这是我国大陆在显示产业领域第一次依靠自主掌握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标志着新型平板显示技术领域通过多年自主创新已取得重大突破,显示产业由‘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中国创造’。”

  《科技导报》1980年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中国办刊并正式建社,1986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这是《科技导报》连续第6年进行此项评选,本次共有10项技术进展、10项科学进展和10项工程进展入选。

  此次评选出的2008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包括:成功锻造出世界首件第三代核电蒸发器锥形筒体;发明控制转基因水稻“意外传播”技术;中国首艘自主设计、自行建造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交付船东;“一步法纺丝”新工艺问世;黄磷燃烧热能利用难题被破解;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投产;研制成功首台低温超导除铁器;中国曙光5000A高性能计算机进入世界前十行列;中国第一片8英寸键合SOI晶片研制成功;研制成功2210kW特大功率采煤机。

  (化学系 张雯)

相关新闻

  • 302020.12

    为人师表,为国树才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122020.08

    动态:动态

    动态:动态

  • 212009.01

    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入选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由55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出的2008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8日揭晓,由清华大学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入选“2008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012007.11
  • 222019.11

    清华大学6位教师9位校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6位教师9位校友入选。

  • 252010.01

    董瀚校友在2010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勇于担负国家自主创新的重任(2010年1月25日) 董瀚,1997届材料系博士毕业生,中国钢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兼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是我国钢铁材料领域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 302010.06

    勇于担负国家自主创新的重任

    ○董 瀚(1997博材料)按 董瀚,1997届材料系博士毕业生,中国钢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兼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科技部“973”项目“高性能钢的组织调控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2005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本文是董瀚学长1月25日在我校2010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回到了母校,参...

  • 302023.03

    “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2022年中国区入选者公布 清华5位教师6位校友入选

    2023年3月30日,由DeepTech 深科技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共同评选的第六届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在全球青年科技领袖峰会上正式揭晓,清华5位教师6位校友榜上有名。5位教师是:清华大学化学系长聘副教授杨杰、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助理研究员陈晓(2017-2022博后,化工)、清华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马冬昕(2008级化学)、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田禾(2010级博,微纳电子)、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陈诗(2017级...

  • 022009.06
  • 122022.04

    朱小燕|行稳“智”远,“能”塑未来

    朱小燕,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主任、加拿大国际开发研究中心(DIRC)首席科学家。她长期在智能信息处理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在人工神经元网络、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信息获取、智能问答系统、交互智能和人机交互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她研发的手写数字识别系统作为核心技术被应用到我国跨世纪人口普查中,验证了人工智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