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颜宁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解析NAT家族蛋白结构

2011-03-23 |

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

  320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生命学院兼职教授颜宁和生命学院王佳伟副研究员合作领导的科研小组,在《自然》(Nature)发表了名为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uracil transporter UraA(尿嘧啶转运蛋白UraA的结构和机制)的科研论文,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NATNucleobase/Ascorbate Transporter,核苷碱基-维生素C转运蛋白)家族蛋白UraA的晶体结构,由此解决了困扰广大生物学家的一大难题。

  各种核苷碱基(nucleobases)以及维生素C的吸收由一类跨膜转运蛋白家族NAT蛋白介导。而他们通过怎样的机制完成跨膜转运,一直是个谜。核苷碱基-维生素C转运(NAT)蛋白家族,又称为核苷碱基-阳离子同向转运载体2NCS2)蛋白家族,在各种生物核苷碱基摄取的生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核苷碱基作为DNARNA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各种生物必需的分子,而维生素C则在人类健康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众所周知,维生素C的摄入不足会导致坏血病。因此,知晓NAT家族蛋白的三维结构信息以及其发挥生理活性的机制结构至关重要。 颜宁研究组此次解析UraA的晶体结构及其机制则揭晓了这一谜底。

图为UraA三维晶体结构

图为UraA转运机制模型

  该科研小组研究人员经过结构分析,发现UraA在空间排布上呈现两个明显的结构域,即核心结构域和门控结构域。在已有的结构基础上,他们通过大量的体内体外生化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该蛋白特殊结构的生理意义:蛋白底物尿嘧啶在跨膜转运的过程中首先被准确地定位在两个结构域之间,进而通过核心结构域和门控结构域之间的构像变化完成整个转运过程。他们还发现了在底物识别共转运中起关键作用的数个氨基酸。科研小组根据序列比较,进一步提出了NAT家族利用钠离子或质子共转运底物的分子机理。

  颜宁教授率领的科研小组自建立以来即致力于对膜转运蛋白结构,特别是营养物质——质子共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分子机理的研究。他们在2007年开始了对NAT家族蛋白的研究,首先选取了大肠杆菌尿嘧啶-质子共转运蛋白(Uracil:proton SymporterUraA这一该家族代表性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现代结构生物学的方法,终于在20104月首次获得了UraA与底物尿嘧啶高达2.8埃的高分辨率三维精细结构。通过对三维晶体结构的分析,他们惊喜地发现:在拥有由14个跨膜片段形成的两个反向重复序列的UraA蛋白中,存在着一种全新的蛋白折叠形式。在第3号和第10号跨膜片段间存在着一对反向平行的beta-折叠片,它们在蛋白结构的维持和蛋白底物的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发现基本颠覆了一直以来对于膜整合蛋白结构的认知。过去25年的膜蛋白结构生物学研究似乎表明,膜整合蛋白的跨膜区或者只有alpha螺旋,或者只有beta折叠。唯一的例外是S2P蛋白,其在膜边缘处还有三个beta折叠,由于是出于蛋白边缘,还一度被专家质疑是否是由于体外结晶造成的结构变相。而UraA的结构毫无疑义地证明这alpha螺旋和beta折叠两种蛋白二级结构可以在膜蛋白的跨膜区中同时存在,这一发现为研究膜蛋白的折叠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据悉,这是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中心自20094月以来,作为通讯作者发的第10篇《自然》、《科学》、《细胞》论文。

  附:文章发表链接: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full/nature09885.html

转自 清华新闻网 2011322

相关新闻

  • 112020.08
  • 132020.10

    清华校史上最牛的家族,从清代兴盛至今,却如此低调

    清华从建立之初作为留美预备学校,就是出了名的难考难进。平常人家出一个清华的学生,就觉得光宗耀祖,但清华校园里有些几代都是清华人的“清华家族”,让人不得不赞叹不已。唐氏家族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家族出过首届...

  • 192013.11

    清华在国际上首次证明热休克蛋白90α为肿瘤标志物

    自主研发定量检测产品已获准上市   清华新闻网11月18日电(记者 顾淑霞 刘蔚如 通讯员 付彦)11月17日,清华大学宣布,生命学院罗永章教授研究组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为一个全新的肿瘤标志物...

  • 072011.09

    一个家族的五代清华人

    唐氏家族是一个显赫而低调的大家族,唐家五代人中都有清华学子,且与辛亥百年史有着极深的关系。最早的留美幼童唐绍仪、唐国安——前者为民国首任总理,后者是清华第一任校长;作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的唐悦良是唐家祖父辈,而执教清华五十载的清华图书馆副馆长、我国机电学专家唐统一和现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的唐虔则是父子俩,还有今天的第五代“海归”唐宛枫,他们历经了一百三十多年的风云跌宕、时代更替...

  • 242007.12

    清华学生在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上获首届“新世界数学奖”

    【新闻中心讯 记者文清】12月17日在杭州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首度颁发了“新世界数学奖”。

  • 182020.08
  • 222013.02

    清华大学聂建国团队:赶超世界结构工程新潮流

    赶超世界结构工程新潮流——记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聂建国教授及其团队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3-01-19 高靓 赵姝婧 赵聪  2013年1月18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聂建国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荣获2012年度国家...

  • 152024.05

    颜宁荣获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当地时间5月14日公布了2024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5位获奖者。中国科学家颜宁是获奖者之一。颁奖仪式将于5月28日举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发现了多种介导离子和糖跨细胞膜运输的膜蛋白原子结构,揭示了跨膜转运的原理。她的卓越研究推进了癫痫和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的相关研究,并指导了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为该领域的...

  • 262021.03
  • 182025.08

    首次!清华大学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前20名

    近期,全球较权威的大学排名之一,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简称ARWU)正式发布“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在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清华大学首次跻身世界前20强,位列全球第18位,蝉联亚洲高校榜首。至此,清华大学成为我国首个在QS、THE、U.S. News和软科四大世界大学排名中都是全球前20名的高校。在2025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清华大学位列全球第18位,首次跻身世界前20强2021年-2025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