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承宪康:58年,平凡中累积的不平凡

2012-05-21 |

记者 程曦 特约通讯员 孙哲

  承宪康 193778日出生于江苏武进,1954年考入我校机械系铸造专业,1956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政治辅导员。1959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体育代表队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机械系分团委书记,校团委副书记,机械系副主任,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校长办公室主任,校务委员会秘书长,清华校友总会总干事、副会长等职,201227日因病逝世。

  在清华园,他一共度过了58个春秋。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58年,累积成了不平凡的高尚奉献。

  说起承宪康这个名字,今天在清华园里工作、学习的很多年轻人可能会觉得陌生。

  但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华体育代表队和文工团的成员来说,对遍布在全球、全国各地的清华校友会和广大清华老校友而言,承宪康却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想到他,就会感到温暖,就充满了感激、敬佩和毫无保留的信任。

每一个在清华园里学习、工作、生活的人,当你充满自豪地走进二校门,当你在校史馆读到1965年清华关于辅导员工作情况的报告、在档案馆看到一些著名校友的珍贵信件,当你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奖学金捐助,当你捧起温馨亲切的《清华校友通讯》,当你在绿草红花的4月与昔日同窗畅叙情谊……你其实已经在不经意间和承宪康这个名字产生了联系。这一切,都离不开承宪康曾付出的心血与智慧。走近这一切,也就走近了承宪康。

“承宪康教会我当辅导员”

  承宪康在清华工作的“第一站”,是政治辅导员。1959年毕业后,他在校团委做辅导员的管理工作和体育代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是在蒋南翔教育思想指导下成长起来的,也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牢牢把握“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人才”这个根本。

  当时的体育代表队有六七百名队员,大大小小的难题,往往都是由承宪康出面处理。在体育代表队的建设过程中,承宪康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重点:一是鼓励和积极发展优秀队员入团、入党;二是合理安排学习与训练,特别是要关心队员的全面发展。当时,女排队员的学习成绩比全校平均水平高出不少,代表队和体育教研室的关系也处理得非常好。在那一代的体育代表队队员中,涌现出蓬铁权等一批“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典型,并不是偶然的。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宋尽贤当时也是代表队的一名辅导员。每次向承宪康请教工作,他不仅会就该找谁、怎么做提出建议,还会针对代表队的特点总结处理原则,甚至提醒宋尽贤与各部门打交道时应该注意什么。宋尽贤感激地说:“是承宪康教会了我怎么当辅导员。”

  那时在饭厅吃饭,承宪康周围总围着不少代表队的队员,大家都愿意和他聊天谈心,因为他真正关心他们,是兄长也是挚友。清华首批国家运动健将蓬铁权就是在体育代表队中与承宪康结下了延续一生的深厚情谊,他深情地回忆说:“在当时普遍讲‘斗’的时代,他给予我的是温暖的阳光。我们心中的任何想法和难言之隐都想跟他诉说,包括找对象的‘机密情报’也愿意听他的看法和指点。”

在校团委工作期间,承宪康分管组织工作,是辅导员的“辅导员”。据时任校团委副书记、学校老领导方惠坚回忆,1960年前后,学校把辅导员队伍从150多人精简到80多人,这一工作是他和承宪康一起做的。19657月,学校向北京市和教育部递交的《关于我校政治辅导员工作的情况》的报告,现在已经作为珍贵的史料陈列在校史馆内,承宪康参与了它的起草。

创造性地为学校发展贡献力量

积极主动,充满创新精神,是承宪康做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他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学校的发展形势、中心工作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只要是对学校发展有益的事情,他从不分“份内份外”,一旦想到了就尽全力推动,完成了很多创造性的工作。

  90周年校庆前夕,是他向校领导建议由朱凤蓉将军代表校友发言,并且多次就发言稿的内容与朱凤蓉电话沟通。“仅仅因为我们投身到了一个伟大的事业中,仅仅因为我们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同国家的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体现了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朱凤蓉发言中的这句话掷地有声,至今仍在师生校友中广为传诵。在当时部分毕业生以进外企工作和出国为荣的大环境下,朱凤蓉扎根边疆、投身国防事业的经历,对广大清华学子无疑是一次深深的触动。

  承宪康的“独具慧眼”,是因为他对校友情况有充分的了解,也因为他深知在朱凤蓉身上闪耀着清华精神的光辉,凝聚了值得向后辈学子传扬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仅是一个朱凤蓉,在朱凤蓉所在的核试验基地来校招聘的过程中,承宪康也给予了很多帮助。时任校办主任的他并不直接负责就业引导工作,但他主动和有关部门联系,专门制定特殊政策,允许核试验基地招聘人员与学生直接见面座谈、全面介绍情况,很快打开了招聘工作的局面。现在担任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的刘国治院士,就是在那时被选送到核试验基地工作的。

  承宪康在校友会工作期间,有两件最让他自豪的事:推动成立清华校友基金会(后发展为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并开设美元现汇账户,以及为《清华校友通讯》申请到全国高校校友杂志中第一个正式刊号。

  基金会的成立,离不开承宪康的积极奔走。后来,为了解决不让海外校友捐款“缩水”的问题,又是他主动请缨,承担了申请开立外汇账户的工作。当时国内只有少数涉外单位才有外汇帐户,清华是全国高校中最早申办的,无章可循,连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都不清楚,只能多方打听。

  为了给学校节省经费,承宪康总是乘坐公共汽车往返学校和有关部委办局之间,从来没有用过公车或打车,整整跑了一年,有时候饭都顾不上吃。

  说起这些事,老校长张孝文难掩激动之情。他说,他知道承宪康把这些事办下来有多辛苦,办成之后又有多么高兴。承宪康做了很多这样的工作,他从这些工作的成果中得到乐趣,得到一个共产党员献身革命事业的动力,也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张孝文深有感触地说:“清华能够发展到现在,要感谢一大批像承宪康这样的同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但却是尽全力、创造性地去工作,他们才是清华大学的脊梁。”

“最可信赖的同志”

  对工作,承宪康“极端的负责任”,他做事扎实细致,一旦认准目标,就会矢志不渝地向前推进。

  作为清华象征的二校门在十年动乱期间被毁,80周年校庆前夕它的重建提上议事日程时,最大的困难是资金。当时全校一年的预算只有6000多万(包括教职工住宅建设在内的很多项目还都需要大量资金),重建二校门就需要7万元,是个很大的矛盾。

  学校找到承宪康,询问是否能通过校友会发动捐款重建二校门,承宪康毫不犹豫地承担了这项工作。他充分发挥各地校友会的作用,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重建资金的筹集过程可以说是“盛况空前”,19901月发出倡议,到9月底已有3000多名校友捐款65000多元,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华人团结爱校的精神。

  承宪康曾许下“永做一只鸿雁”的志愿,致力于把海内外广大校友和母校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他主持工作期间,清华校友总会与中断多年的海外各地校友组织恢复了联络,同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友会也建立了联系,每年接待多批新竹清华校友来校参观访问。他还周到细致地完成了顾毓琇、张宗植等老校友交办的事宜。和他有着很深交往的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曾经说,承宪康是“最可信赖的同志”。

  承宪康以出众的记忆力著称,其实他有一个小“秘密”———几十年坚持记日记,把工作中的活动、校友的有关资料乃至同事的生日都分门别类记录得清清楚楚,形成宝贵的资料库,人称清华的“活字典”。

  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长兴化工公司董事长高英士先生曾向学校捐献了一笔奖学金,10年后高英士提出,想看一看奖学金10年来的发放情况。这下可给学校出了一道“难题”——近年来学校机构不断调整,干部和管理人员变动,两个受资助院系记录的资料都不完整。多亏有了承宪康这个“有心人”,他通过查看自己的记录和档案,把10年来的奖学金发放情况清清楚楚地交给了高英士。高先生非常感动,觉得清华做事非常认真,值得信赖。

20多年来,承宪康在与高英士的交往中始终热情周到、工作细致,出于多年来积累的深厚感情,高英士表示要再为清华做点事。这一次,他捐出了3000万元,其中2000万捐给化工系建系馆,1000万捐给图书馆做图书基金。承宪康去世后,高英士又提出捐资设立承宪康纪念奖学金,寄托他对老友的感激和缅怀之情。

毕生的奉献,毕生的爱

  航院退休教授王学芳说:“在我们这一代人中,他是我们的纽带,他常常到我们中间通告各位的情况,关心他人,很少有人没得到过他的帮助,人们在最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到他,求助于他。”

  2004年春节期间,王学芳的先生、机械系退休教授吴肇基突然查出急性重症肝病,需要立即转院治疗。当时临近傍晚,校医院门口找不到出租车,承宪康就在从医院到西湖游泳池的路上帮他们拦出租车,又想办法联系到老龄互助会的救护车,把两位老师载到较好打车的照澜院邮局附近,终于及时赶到地坛医院进行抢救。地坛医院的大夫说:“这么重的病,这么大的年纪,死亡率是97%,他能救过来多亏清华大学送来得及时。”

  精仪系退休教师李平林回忆说,200950周年系庆时,承宪康逐一给老同学发信,尽量安排他们在京的住行。他还强忍着肝部的剧烈疼痛,自己垫钱为同学们取预订的火车票。即使在身体极其虚弱的情况下,每次到校医院输液,他也不愿麻烦学校安排照顾他的同事,从不打车。那时,承宪康走路已经非常非常困难,“我就那样看着他一步一步地往前蹭”,老同学举步维艰但执著向前的身影永远留在李平林的记忆中。

  20117月底,承宪康向来探望他的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校党委原书记贺美英交代了自己的后事:一是希望过世后遗体捐给医院,不要开追悼会、追思会、告别会等;二是把住房交给学校,希望优先租给青年教师,租金和他自己的存款、债券、基金等也都捐给学校,纳入蒋南翔奖学金。贺美英动情地说:“当时我跟他谈这些事,心里是很感动、也很难过的,最后他把所有的东西全部捐给了学校。他一生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待遇上的要求,却把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他的工作,贡献给了清华。”

  承宪康走了。在清华园,他一共度过了58个春秋。他在平凡的工作中兢兢业业58年,累积成了不平凡的高尚奉献。

转自 新清华 第1879 2012-05-11

相关新闻

  • 222010.03
  • 022015.11

    坚守在高原的平凡劳动者——记58届校友陈安仪

    “人民送我上大学,我上大学为人民。”这就是那个时代的口号,这也是从陈安仪学长口中说出来的朴朴实实的话中的一句。

  • 122018.07

    谢邦鹏校友在电机系2018年毕业典礼上致辞: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

    我的工作很平凡,但我相信,只要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超越自己,就可以让自己的知识更有价值,就可以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262023.06

    于平凡中成就不平凡︱清华大学召开2023届本科毕业生座谈会

    6月20日下午,清华大学2023届本科毕业生座谈会在二教会议室召开。校长王希勤与30余名本科毕业生代表欢聚一堂,畅聊在清华园学习生活的收获和感悟,感怀大学时光,共话未来发展规划。校党委副书记过勇参加座谈。王希勤讲话听到同学们分享的成长故事和思考感悟后,王希勤深受感动。他表示,疫情改变了大家的校园生活节奏,但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带给了同学们别样的收获和体悟。他向毕业生们顺利完成学业表示祝贺。王希勤围绕“平凡...

  • 092009.06

    马联弟:“平凡”的高度

    马联弟,清华大学1984级校友,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94年起任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无机室副主任,2003年任室主任。2005年12月至....

  • 092009.06

    马联弟:“平凡”的高度

    马联弟,清华大学1984级校友,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94年起任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无机室副主任,2003年任室主任。2005年12月至....

  • 132021.05

    赖长青:初心是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

    赖长青身在一线,不忘来路,“可以说,是学校对博士生的高质量培养让我毕业后更快融入基层。母校和学院的培养,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我会继续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一日清华人,一世清华情。今年是母校110周年校庆和经管学院37周年院庆,希望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我也会以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讲话为指引,工作中不断学习、爱国爱民,将个人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 122010.02

    于慧敏:自强不息 在平凡中缔造卓越

    于慧敏,清华大学副教授,199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96年直读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名列本科生综合排名班级第一名、研究生综合排名年级第一名,并获清华大学第三届学生十杰、清华大学第五届“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十佳优秀研究生”、科技兴化、北京市理工科优秀学生、东方通信一等奖、宝钢一等奖、宝洁一等奖、联信一等奖、清华大学“一二九”辅导员奖、学生实验室建设贡献一等奖及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 292022.09

    张程:平凡中点亮星河璀璨

    如果您无法在线浏览此 PDF 文件,则可以下载免费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免费的 Adobe Reader PDF 阅读器,安装后即可在线浏览 或下载此 PDF 文

  • 262015.10

    邓稼先之子:父亲让我学会平凡安静地生活

    “或许在别人的眼里,我的父亲是一个英雄人物、一个领导,但是对我来说,他只是一个平凡的父亲、一个普通的老百姓。”邓稼先的儿子邓志平24日在香港接受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