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水木燕园沙龙系列之“当今中国投资前景漫谈”

2014-07-08 |

2014629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华盛顿校友会与北京大学华盛顿校友会共同举办的第三期水木燕园沙龙“当今中国投资前景漫谈”在清华校友田光启的府邸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的嘉宾邀请到了清华校友总会投资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顺和中国驻美使馆经济处一秘潘江,二位就当前中国经济环境状况展开介绍,与到场听众共同探讨了中国的投资前景等相关问题。沙龙由大华府清华校友会会长闫瑾主持。

张顺秘书长首先简单介绍了清华投资协会的成立以及从2011年发展至今的大致情况。对于中国投资前景这一话题,张顺认为有若干现象值得关注。例如,北京中关村逐渐成为全球数字新媒体产业(下文统称TMT, Technology, Media, Telecom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创新地,而位于中关村的鼎好、海龙等电子商城也逐渐演变成为孵化基地。又如,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首的巨型公司(下文统称“BAT”)在近几年开始积极购买最新技术且先后成为上市公司。再如,随着若干家位于北京海淀区苏州街的孵化器式咖啡厅的日益发展,苏州街正逐步成为一条创业街。此外,李开复创办的创新工厂和邓永强等人创立的创业魔法学院也为中国TMT的发展注入不少活力。

随后,潘江一秘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三百多条改革措施(下文统称“改革措施”)对中国转型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表了看法。他认为考虑中国当今的投资情况应当放在大的改革背景中考虑,而当届中国政府对改革的决心很大,每一条措施都有相应的时间点去落实,三百多条的改革措施最终将逐一实现,因此大的投资环境是乐观的。潘江指出,在改革措施中,关于市场经济的作用的文字描述由曾经使用的“基础性作用”转变为“决定性作用”,这意味着政府力图让市场经济发挥更大的功效。潘江以BAT介入“嘀嘀打车”和“快递打车”为例,进一步表明了百姓受益于市场经济的观点。潘江还指出,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的挑战需要时间来逐步解决。

新天域资本投研负责人黄郑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框架、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希望。在过去三十年中,中国的国家生产总值(GDP)增速举世瞩目,而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两大引擎——房地产与对外贸易——即将停转,中国急需寻找新的增长引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在于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中国的人口结构进一步趋向老龄化。因此,华尔街日报于2008年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会先变富还是先变老。此外,中国国内政策落实的滞后性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的严重性给国内经济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同时,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尽管有诸多挑战,中国经济的希望也同样存在。新经济的崛起便是其中一项。在股市中,中国新经济——尤其以TMT为代表——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已经超过50%。而中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财政收入能够持续保持稳定,同时伴随商业体系的创新以及政策执行效率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在未来能够继续发展的希望所在。

最后,与会听众与嘉宾们对于国企的体制改革、中小企业发展、投资与融资、中国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和中美风险投资公司的异同等议题展开讨论,讨论期间的思维碰撞为本次沙龙增添了独特的活跃气氛。

(王怡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