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大学举行新百年发展基金本科生“自强计划”校友导师聘任仪式

2017-11-01 | 学生记者 万宁宁 王旭阳 | 来源 清华新闻网2017年10月31日 |

10月27日下午,清华大学在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举办新百年发展基金本科生“自强计划”校友导师聘任仪式。校党委书记陈旭出席会议,并为22位校友导师颁发聘书。

本科生“自强计划”校友导师聘任仪式现场。石加东摄

陈旭在讲话中对校友导师表示感谢。陈旭说,各位校友曾经都有过一段在清华求学生活的难忘岁月,对母校一直保有深厚的情感,非常关心母校的发展与进步,期望看到母校人才培养再上新台阶,更期望学弟学妹们成为各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国家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自强计划”实施以来,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青春洋溢的学子步入清华,秉持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不断进取,砥砺奋进,追逐个人梦想。清华不仅要将他们“招进来”,还要将他们“培养好”,最大限度地提供实现理想的机会和平台,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竞争力。

陈旭在仪式上讲话。石加东摄

陈旭对“自强计划”的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树立自信、放下包袱、敢于梦想,确定大学计划和人生目标。二是要珍惜机会,充分发挥好校友导师的作用,信任导师、依赖导师,多与导师交流。三是要全面发展,不仅要完成学业,还要努力提高品德修养和身体素质。

陈旭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希望清华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成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榜样。

陈旭为校友导师颁发聘书。石加东摄

仪式上,陈旭为22位新百年发展基金本科生“自强计划”校友导师颁发聘书,并合影留念。

本科招生办公室副主任杨帆说,清华大学一直秉承“因材施招、寓教于招、重点扩招”的招生理念,2012年正式实施“自强计划”是清华大学“新百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长期学习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招收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高中毕业生,为更多优秀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新百年发展基金秘书长朱红说,“新百年基金”由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清华校友总会和308名校友、清华之友于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共同发起成立,本着“集资、集智、集力、集心”的宗旨,以“励教、励学、励业、励志”为使命,为广大校友、社会友人等搭建开放透明的交流平台。近年来,“新百年基金”设立“清华大学新百年基础教学教师奖”、支持“清华大学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实行“薪火班”暑期海外研修及国际会议支持计划、支持“一带一路”清华大学国际本科生奖学金项目,积极为学生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新百年基金校友导师代表、1983级电子系校友梁军发言。石加东 摄

新百年基金校友导师代表、1983级电子系校友梁军在发言中说:“清华是一个有爱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努力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勇敢地实现自我价值。我非常希望能够走入大家的生活中,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良友,一起沟通与分享。”

矣晓沅分享自己与校友导师的故事。石加东摄

在聘任仪式现场,“自强计划”老生代表、计算机系硕士二年级学生矣晓沅分享了与校友导师之间五年的点滴故事。他说,“自强计划”不仅仅是资助与受助,校友导师是生活上的帮助者,是广阔世界的开拓者,是筑梦人,也是家人。矣晓沅说:“清华是我们的家,校友导师就是我们的家人。”在校友导师影响下,他与同学们在去年成立了清华大学学生无障碍协会,推动清华和国家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用自己的知识能力为梦想而奋斗。“自给自立、强己强国”是矣晓沅对“自强”二字的理解。

魏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石加东摄

2017级新生代表、物理系学生魏祥说,“自强”就是遇到困难不逃避、不退缩。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阐释了对“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的理解,希望自己能早日学习成才,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将自强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聘任仪式结束后,“自强计划”学生与校友导师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自2012年以来,共有700余名学生获得“自强计划”认定、380名学生进入清华学习。

矣晓沅站立合影,陈旭、朱红一起为他点赞。石加东摄

学生部部长丛振涛、新百年基金校友导师代表及“自强计划”学生代表出席聘任仪式。活动由朱红主持。

部分导师和“自强计划”学生代表合影。石加东摄

清华新百年基金,旨在号召广大校友回馈母校、支持母校发展。鉴于校友所积累的成功经验、社会阅历、人生体验对在校学生的重要意义,基金积极推动有热情、有责任心的捐赠校友成为在校生的校友导师,帮助“自强计划”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自强不息的高素质人才。

与会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