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敬天爱人 和合身心——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中医与身心健康班一周年小结

2019-10-14 | 来源 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中医与身心健康班 |

自2018年9月清华校友学堂国学班于凤凰岭贝家花园开班至今已满一年。为了让校友们深入了解与思考“中医”,“健康”、“生命”,乃至“疾病”等重要课题,国学班开设了中医与身心健康课程。对不少朋友而言,中医,或许只是中药、针灸、拔罐、把脉,亦或是神奇玄妙的存在。“上工治未病”,陆广莘先生言:“中医为生生之道”。主班老师赵林冰和学友们一起在中医的生生之道中进行了深入地探索和实践。

中医班理论课

开课之初,老师并未直接讲述望闻问切、施针开药,而是授之以渔,从理、法、纲、要,以及逻辑思维等道的层面督促大家思考与探索,重点在学习方法的传授。所有师友都选择了一味中药,作为自己在班级的新名字,两人一组,结为搭档,方便大家互相交流和督促学习。迄今,共开展了“基本理论探索”、“重要经典研习”、“生命健康话题讨论”、“辨证治法”、“游园识药”、“国图国学系列展参观”等理论、实践、游学等方面的课程。

基本理论探索与经典研习

基本理论探索与经典研习课程,分“线下学习”、“线上积累”两部分。线下学习分三次课进行,分别是“初识中医”、“认识脏腑”及“脏腑合和”。线上学习主要是借助小打卡,每日诵读经典。

班主任萧伟光老师和中医班师友一起诵读《大医精诚》

中医班师友集体诵读《大医精诚》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关乎身心康健的中医更是如此。先贤皆重“以道御术”,《大医精诚》涵盖了二者精髓,被选为每日必读篇章。另外,老师重点为大家推荐了《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及《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并节选重点内容进行原典学习。学友们以此为日课,每日诵读学习。

中医班师友课上交流场景

天人合一是中医学重要的指导思想,人体自身、人与社会亦为有机体。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并受到气候变化、昼夜晨昏及人文环境的影响,且形、气、神相辅相成,互相影响。

如《针灸大成》所言:“人之一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体百形,表里相应,脉络相通。”《黄帝内经》开篇便提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经典的学习,让大家从源头上认识到中医以人为本,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的重要性。

经典研习课程

《神农本草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文字简练古朴,是本草学的精髓所在,亦为中医班学习药物的必读书目,学之可了解药物的五味、四气、毒性、制法及采时等。学习药物的过程中,学友们对自己的“学名”也有了更详细深入的认识。学习过程中,不乏学友根据当下健康状态与对本草的进一步认知,更换中药学名。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与乐趣,对于大家来说,这一味味中药不是遥不可及远在山间旷野,而是融入自己可触的生活之中。

生命健康话题讨论

话题讨论课堂

无论是中医、健康相关的概念,还是哲学命题,以及生活中直接面临的相关课题,话题讨论都是中医班重要的学习方法。对一些重要概念和内容的不定期的讨论,还会帮助大家发现自己对事物认知的变化过程和轨迹,以便更深切地指导日常的生活。

同聚“橘井灵兰” 琴萧萦绕、茶香四溢中共话养生

19年新年伊始,针对18年所学内容和主题,中医班专门开展了讨论课,学与未学皆含其中,以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课前,学友们各自选择、准备话题。课堂上,大家就选择的话题进行讨论,分别讨论了中医概念、中医思维方式、整体观、取象比类、藏象理论、经络理论、中医的辨证特色、中医治疗方法、中医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西医联系与异同等话题。各位学友围绕话题积极思考、分享交流,老师实时点评。其中,扬子通过引述历史人物对中医的反对之声、历史事件及个人态度三个方面讲述了中医曾遇到的历史考验,从医德、医术、观念等方面对中医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对待中医。

李秀梅学友分享中西医异同

李秀梅以“滕公栅栏墓地里的西医和中医”为题,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文化素材,就“中西医联系与异同”话题做了分享。她以翔实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介绍了与滕公栅栏墓地(位于北京市委党校校园)有关的庞迪我、邓玉函、罗德先等为中西医交流做出重要贡献的国际友人的事迹,阐述了《泰西人身说概》、《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西医故事”及这些中国最早的“西医”对中医的兴趣、误解,还分享了她学习中医以来与栝楼(瓜蒌)、无花果、银杏之间的趣事。精彩分享,给大家带来了亲身前往实地一探究竟的期待。结合其他话题的讨论,学员们对中医整体观、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以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均有了更深的思考与探索,对中西医学及文化的交融有了更全面立体的认识。

2019年第一次课

辨证治法

体质与四诊初探课堂

“辨证”就是把四诊过程中全面收集的身心资料,通过中医思维进行综合立体迅速地分析,辨清疾病的标本虚实,为后续施以正确的治疗方法做最重要的先头工作。接续之前“中医的辨证特色”话题讨论,“辨证论治”相关课程从四诊、体质与中医的治疗方法三方面开展,三部分内容交叉进行。

九大体质课程

首先是体质的认知课程。这里借用中医九大体质,帮助学友认知。每讲到一种体质,都由学友讲解,老师言简意赅的指引和解答。后续,学友们对自身情况做深入分析,老师善加引导,针对具体情况或详加阐述,或深入探讨。

四诊课堂

随后,是四诊实践课程,老师结合体质学习的认知,指导学友们深入观察,抓住特点,善加利用。比如其中“切诊”,张翠君学友踊跃上台为大家做了诠释和演示,老师做进一步的讲解、示范。学友们在了解基本原理及实践方法后,三两成组,互相闻声问安,望舌切脉,专注非常。接近尾声,学友们根据自己的“诊断”交流切磋,老师做最终的引导和指正。

中医治法课堂

汤剂、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是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学友们对这些治疗方法也是耳熟能详。老师为大家补充了揿针、导引术、食疗、情志疏导、整骨等其他治法,并告诫大家:不应当忽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要先走寻常路,避免刻意求新,对于一些安全简单的方法,鼓励大家自己实践。

部分学友手法初审结束后合影

遣方用药方面的学习重点是常见中成药。用药与个人体质、当下辨证息息相关,需静心仔细分析每一个人、每一个当下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成因,抓主要矛盾,分阶段,逐步解决问题。学友们根据自己及亲朋的用药经验,结合课堂所学,对药物的寒热温凉以及药效的强弱缓急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国图国学系列展参观

参观国家典籍博物馆

为了学友们能进一步体会中医与国学的内在关系。2019年元旦当日,中医班师友于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启一次线下集体参观游学的活动。以国家古典文化为轴线,学员们依次参观学习了“旷世宏编•文献大成——国家图书馆藏《永乐大典》文献展”,“从《诗经》到《红楼梦》——那些年我们读过的经典”,“问祖寻根——姓氏文化主题展”以及“甲骨文记忆”四个主题特展,收获颇丰。

游园识药

药用植物园游学中的师友们

班级于芒种前夕,组织了“北京药用植物园游学”活动。此次游园,邀请到北京药用植物研究所的许婉琦老师为大家进行了专场讲解,期间,师友积极互动,有问有答,问则寻根究底,答必详细严谨。园内游学,除了识药,还是体会“天人合一”的好时机,张薇学友还即兴于太极广场为大家表演了陈氏太极。

张薇学友在太极广场表演陈氏太极

游园识药后在李时珍雕像前合影

清华校友总会梅晓鹏老师应邀参加“游园识药”的游学活动,并深入参与了下午的课堂讨论,期间梅老师选定了自己的中药名字。

课后梅老师与中医班师友合影

一年的韶光,学友们学而思,思而行,收获的不只是对中医更深广的认识,还有学习中医、解读健康的态度与方法。如最初课程宣传时所言,“中医是华夏文化与东方智慧落地的厚土,是护佑中华儿女身心康泰繁衍生息的摇篮。这个中医不仅仅是天人合一的通透豁达,不仅仅是阴阳五行的先古智慧,不仅仅是诗书礼乐的教化外显……”

古之学者为己,无论是课堂讲授还是线下游学,学友们均受益匪浅。学习中医“道与术”的过程,同时也是提炼自己身心及内在的一个过程。期待后续的身心健康总结课程、金秋山野游学,以及中国医史博物馆参观课程,学友们将继续提升,为自己及亲友拿出更完美可行、立体全面的健康方案。

感恩校友会为大家提供的学习机会,也感恩赵老师一路陪伴。学友们借文字记录下了体会与收获:

崔志红学友:参加中医班的最初目的是养生,一路走来,赵老师为我打开了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经验和智慧的中医学科的一扇窗。时间不长的数节课,一课一个主题,老师循循善诱,学友们踊跃互动,从体质、经络、针灸、药学等多方面了解了传统医学知识,被中医的魅力深深吸引。一年转瞬即过,我们的集中学习也接近尾声,但真挚的师友情谊,快乐的研学时光不会结束。

贾成千学友:作为中国人应该了解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中医,中医可以让我们更加认识自己,给自己更大的自由。以后会不断学习中医,中医让我不断自省,不断进步。

李秀梅学友:当我去年开始中医班学习的时候,我身体的总体状况应该还算很不错,除了左眼在6月份被诊断为视网膜破裂之外。做了激光手术之后,根据医嘱,我就尽量休养、维护自己的眼睛。围绕保护视力,通过在中医班的学习,我主要获得了三项对策。

第一,调整作息时间。多年以来,我几乎一直是夜猫子。跟着赵老师学习,我真正明白了长期熬夜对自己视力造成的严重而且恶劣的后果。有错就改!现在,我尽量做到每天晚上12点之前躺下。另外,尽量坚持每天中午休息一会儿眼睛。

第二,多食(饮)用有利于保护视力的食品或者饮品,如枸杞、菊花茶等等。

第三,通过针灸、埋耳豆、按摩有关穴位等方法促进视力的维修或保养。

一年以来,我双眼尤其是左眼的视力并未明显继续恶化。对此,我甚感欣慰。非常感谢赵老师的指导(我希望曾用的中药名字石决明、石胆等皆有助于保护视力呢——意念的作用不可小觑啊)!感谢学友们各种各样的帮助和监督!

王婷婷学友:参加中医班一年的时间,说起来很惭愧,因为只上了几次课,但感受到了同修善友的热切求知心,感受到赵老师掏心掏肺的讲解,把我们像家人一样对待,每次上课都感觉到暖暖的爱,课程是体验式的,把体验带进生活,让生活更美好,而且在学习中真切的感受到中国古人的智慧,感受到作为中国的炎黄子孙,肩负着传承的重任,弘扬中国文化从中医入手,我要继续努力精进!感恩老师!

张薇学友:中医课的学习,对个人的冲击比较大。把我们从学校的学术派拉了出来。开始关注与自己身体密切相关的、更加实用的知识;反过来还能指导自己的思想逻辑。非常受益。中医班不光是理论学习。赵老师还组织了很多的实践课堂,这些实践,也把国学的相关知识融入结合进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中国的中医学科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中国的国学文化并行发展的综合学科。我们通过中医班的学习,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医的传统思想,而不是全盘西化。希望通过我们可以让中医得到更多的传承与理解。

苗士赢学友:感谢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感谢各位学友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感恩国学班让我们收获了知识和友谊。

文字:周丹丹

图片:中医与身心健康班师友

审阅:赵林冰老师

审校:贾成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