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载梦黔行——清华思源骨干十期师生赴贵州实践调研

2016-09-09 | 来源 贵州校友会 |

8月1—13日,由33名清华大学师生和2名北京大学学生组成的思源骨干十期实践团,赴贵州省进行了主题为“载梦黔行”的考察调研活动。13天的行程中,实践团的足迹遍布了贵阳、遵义、安顺三地及其下属的区县、村寨。师生走访了当地政府和农户,并与清华在黔校友进行了多次交流。通过此次实践,团队对贵州基层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当地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树立了“服务基层、奉献青春”的理想抱负。

今年是思源骨干计划第四次将“国情之旅”实践地选在贵州,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同学们自主完成了7天集体考察和6天分组调研的设计与联络,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践团成员合影

发现多彩贵州,把握省情现状

实践团在集体行程中以“大数据”、“扶贫民生”、“生态文明建设”、“循环经济发展”为关注点,先后与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贵州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管委会、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贵安新区管委会等政府部门进行了座谈,并参观走访了贵州民族文化宫、贵阳市城乡规划展览馆、贵阳孔学堂等地。团队师生从中感受到了西部人民盼致富、谋发展的迫切愿望,也为贵州省近年来取得的显著成效感到鼓舞和振奋。

实践团在贵阳孔学堂参观交流

体验基层生活,触摸乡土中国

围绕“载梦黔行”这一主线调研课题,全团按照劳动力就业、农村家庭农场模式、农村礼物交换、农村“空心化”与养老问题4个子课题分为4个小组,奔赴贵安新区马场镇、遵义市高坪镇、绥阳县大路槽乡、息烽县鹿窝镇等4个地方的基层村寨,进行了入户访谈和田野调查。同时实践活动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部分小组还与所在县区的主要领导进行了交流。6天的分组行程中,各小组深入基层乡村,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走进基层部门,了解乡村现状与发展瓶颈;迈入大山原野,调研当地家庭农场模式。在一些村寨里,同学们自己动手,劈柴、生火、摘菜、做饭。大家体验了山区百姓的真实生活,收集了大量的调研素材。

实践团成员走访村寨

感受基层能量,学习清华榜样

在黔期间,实践团还受到了清华大学贵州校友会的热情接待。13天内,师生与校友会面十余次,并与清华贵州校友会会长伍祥华、贵州理工学院院长龙奋杰在内的近十余位校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校友们扎根基层、奉献祖国的事迹和情怀给予大家莫大的精神鼓舞,也激励了更多同学发扬清华风格,为国奉献青春。

“思源学生骨干培养计划”是清华1981级校友邓锋学长支持的学生培养项目,始于2007年,旨在为在校学生骨干提供更多的培训交流机会,培养中国未来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