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梁实秋著《我在清华》出版

2011-07-12 |

《我在清华》,梁实秋著,刘宗永、纪箟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4月出版

内容简介:梁实秋,民国四年进清华学校读书,民国十二年毕业,整整八年的时间在清华园里度过。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在宝贵的青春岁月?《我在清华》甄选了梁实秋记录这清华八年的点滴文字。《我在清华》通过他的耳闻目睹或者亲身经历,生动地再现了上个世纪一二十年代那个有读不完的书、有住不腻的环境的清华学校。其机智诙谐的文字,圆润洒脱的文笔,为读者展现了清华和清华人的那一段段散落在时间轨迹里的最美丽的年华。

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中国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15年就读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1926年回国后任大学教授、报刊主编等。19496月迁居台湾。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幽默机智。代表作有《雅舍小品》、《偏见集》、《秋室杂文》、《英国文学史》等,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目录

第一辑 清华八年

清华八年

清华七十

清华学生生活之面面观(节选)

清华学生生活与文学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

书房

讲演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南游杂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谈闻一多(节选)

忆周作人先生

悼念余上沅

悼朱湘先生

悼念王国华先生

同学

槐园梦忆——悼念故妻程季

淑女士(节选)

第二辑 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

清华的环境

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

短评一束

集稿余谭

短评二则

学生自治之讨论

对清华文学的建议

“灰色的书目”

第三辑 荷花池畔

荷花池畔(1921年)

荷花池畔(1922年)

尾生之死

最初的一幕

苦雨凄风

附:

青葱岁月——读梁实秋《我在清华》

○方麟

对于书我一直相信缘分。有些书还没有来,是你视野未及;有些书正在来,路转溪头忽见;有些书悄然离去,是你蜕变成熟。近来我一直在寻找人文清华,突然收到宗永兄寄来的梁实秋《我在清华》,那份喜悦,堪比“好雨知时节”了。

书的装帧简朴,是我喜欢的类型,白色背景上撒着清华二校门、大礼堂、科学馆和清华学堂几幅老照片。编者刘宗永和纪箟,钩沉出众多史料,将梁实秋的文章分为三辑:清华八年,国文堂秩序纷乱的真因,荷花池畔。这些文章或为梁氏少作,或为晚年忆旧文字。相对早年的工愁善病与头角峥嵘,我更喜欢梁氏暮年的素朴平和。正如梁实秋自言:“有人说,人在开始喜欢回忆的时候便是开始老的时候。我现在开始回忆了。”青葱岁月,可以是进行时的,也可以是过去时的。只是,追忆过去的青葱岁月,让人倍加怅惘而已。

梁实秋十四岁进清华学校,从中等科到高等科,整整八年。透过作者温暖的文字,我们似乎可以呼吸到早期清华的空气,触摸到那些活动的历史人物,这自然要远胜那冷静客观的校史。所以,无论是月旦人物,还是考察清华教育制度,该书都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他写梁启超来清华演讲,上来就说:“启超没有什么学问——”接着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梁启超演讲时长篇大段地背诵诗词,记不起来时会楞在台上良久良久,然后用手指敲头三两击,猛然记起,便笑容可掬的朗诵下去。梁启超敲头的时候,大家屏息以待,等他记起来的时候,大家也跟着他欢喜。梁启超讲到动情处竟涔涔泪下,大家则愀然危坐。那是民国十二年的事情,可惜当年的演讲没有录音,不过借助梁实秋的文字,我们还可以想象前辈人物的风流。我这才知道,许多研究清华传统的文字,原来都发轫于梁实秋的记载。

梁实秋性格相对平和,与创造社、新月社的朋友皆有往还,这对我们研究新文学史大有裨益。他去上海,惊讶的不是创造社友人生活的清苦,而是他们生活的颓废,犹以郁达夫为最。创造社诸人追野鸡,打茶围,逛窑子,很多时候他们写的其实就是自己的生活。梁实秋的好友闻一多,诗人气质浓郁,从来不肯向学术纪律低头,导致他读了十年清华。这多出的两年,一次是因为进校时英语不及格留级,一次是因为参加学生运动受处分推迟毕业。早期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八年学成后一律放洋,闻一多有感于清华的严重崇美倾向,撰《美国化的清华》加以抨击:“清华太美国化了!清华不应该美国化,因为所谓美国文化者实不值得我们去领受!美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据我个人观察清华所代表的一点美国文化所得来的结果是:笼统地讲,物质主义;零碎地数,经济、实验、平庸、肤浅、虚荣、浮躁、奢华——物质的昌盛,个人的发达……”这样一个民族情绪浓厚的中国诗人,一旦投身于物质文明极发达的蛮荒,只能在家信中相约回国后与家人“围炉絮谈,痛哭流涕,以泄余之积愤”。闻一多的倔强使得他在美国最终未修完学业。十年清华加上四年留美,培育出一个现代诗人与学者。梁实秋说:“一多作诗的时候拼命的作诗,治学的时候拼命的治学,时间根本不够用。”有了梁实秋的描述,我们就更能理解闻一多的“拍案而起”了。

然而,对于一个普通读者,更关心的可能是梁实秋如何度过清华的这八年生活,往日的清华与今日有何不同。我们看当时的居住条件,国文部教师住古月堂,西文部教师住工字厅,美籍教师住洋房,就能发现教师地位极不平等。这种情形下,民族自尊心自然容易高涨,国粹派于是提倡孔教以对抗外国教师传教。当我们今天讨论清华中西会通这一传统时,不能忘记清华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建立的背景,美国人预备从知识与精神上来支配未来的中国领袖。彼时的清华学生,一面向往美国的文明,一面又耻辱于本国的落后。这种矛盾的心态,也许更能激发他们发奋图强吧。

撇开政治因素不说,八年的清华生活足以让梁实秋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小伙子。早期清华是一个纯粹的男性社团,学生活泼朴质。学校管理严格,学生身上不许带钱,走在路上不许吃东西;洗澡需签名,不洗要警告;要按时给家长写信。今天看来,他们都是乖乖崽了。潘光旦对于自己在寝室门外方便被记过一事,不但绝不讳言,而且奔走相告——简直抵得上魏晋人的扪虱而谈。清华重视体育,校际球类比赛如获胜利,照例翌日放假一天。梁实秋毕业时游泳不及格,只得参加补考,苦练了一个月,补考时翻江倒海直坠池底,好在沉到池底后还能连爬带游,喝了几口水,终于糊弄到终点。马约翰先生笑得弯了腰,挥手让他走:“好啦,算你及格了。”同样是这个梁实秋,编纂《清华周刊》,提倡国粹以保存民族性,约请名人赐稿、演讲,呼吁学生自治、男女同校,要将美国化的清华文学化。

这个小伙子喜欢徘徊于清华园里最幽绝的地方:“在留恋的夕阳、皎洁的月色里,我常独做荷花池畔的顾客,水木清华的主人。”

青葱人作青葱语,原是这般可爱。

转自方麟的BLOG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ff9f60100r30r.html

相关新闻

  • 162021.06

    水天同其人其学

    水天同先生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外语语言文学界老一辈的著名学者。他1909年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1923年进清华学校读书,1929年秋赴美留学。曾负笈哈佛大学,师从英美新批评派的先驱瑞恰慈(I. A. Richards)攻读语义学和古典文学,通晓英、法、德、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文字。水先生回国后,曾在北师大、北外、西外、兰大等校任教并担任北外图书馆馆长多年。由于海外留学和归国较早,水天同先生与西南联大外文系和中文系的诸君子如吴宓、温德、闻一多、刘文典等多有交往,他的文名也与一些文化大家有所联系,其中也传有不少的名士佳话。

  • 052008.11
  • 192007.04
  • 192007.04
  • 252009.05
  • 042015.12

    从多产译者到语言学家——王力与商务的大半个世纪

    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商务印书馆与上万名作者有过合作,为众多文人学者提供了著书立说的机会,令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加入了写作行列,成为20世纪中国文人学者的“....

  • 232021.03

    社会学家吴景超诞辰120周年:不该被遗忘的,少数人在旷野中的呼声

    学人君按:今天是吴景超先生(1901年3月5日—1968年5月7日)诞辰120周年。这位才华卓越的社会学先驱,在多个领域有开创之功,而其见解却极富前瞻性,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以及社会学方法的相关研究,即使今天看来也不过时。然而,斯人独憔悴,吴景超生前命途多舛,死后又被长期遗忘。今天学人scholar整理了吴景超先生的相关影像,以期缅怀这位不该被遗忘的前瞻性的社会学家。感谢吕文浩先生提供相关图片。吴景超在美国,约拍摄于1...

  • 132009.07
  • 022011.08
  • 112018.10

    掸去封尘始现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朱湘在文学上的盛名可与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相提并论。因在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基础上对中国新诗创作和外国诗歌译介的致力探索,他被不轻易赞....